2025年四川绵阳元三维大联考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四川绵阳元三维大联考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10月30日9:00一10:15】
“元三维大联考”2023级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
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图是黄河下游汶泗流域在不同时期遗址中出土的渔猎采集工具数量对比图。据此推知,
该地区
个数量/个
300
250
200
北平文化时期(距今7000-6100年)
150
大汶口文化时期(柜今6100-4600年)
100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600-4000年)
50
网坠
石球
类别
A.经济形式逐步转型
B.人口流失现象严重
C.石器制作技术进步
D.自然环境依赖加深
2殷商时期,上帝是股人至高的神,作为商王不能直接祭祀上帝,必须通过祭祀祖先神间接与
上帝沟通。周人将“天”作为普世性精神主宰,切断了“天”与祖先神之间的血缘关系,
并且认为天命将到哪个族群身上,是看统治者的德行。这一认识的转变反映了
A宗法血缘观念淡化
B.族群整合动力增强
C神权政治日益巩固
D.仁政思想影响广泛
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
3春秋时期,不筑是被写入列国公约,要求各国统一遵守。到战国中期,反对筑堤的理念发
生转变,齐、赵、魏等国纷纷大规模筑堤,并且出现了白圭等筑堤专家。这一变化可佐证
战国时期
A.诸侯之间竞争加剧
B.农业生产日益进步
C.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D.水利技术得到发展
4.睡虎地秦简中有律法条文记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泉)。夏三月,
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靡卵,毋杀其绳重者,毋毒鱼雕(整),置井罔(网)。到七月
而纵之。唯不幸死而伐绾(棺)享(椁)者,是不用时。”这说明了
A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
B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
C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D礼法并用的司法原则
5.十六国时期的国史在记载君主事迹征时往往存在一些“模式化叙事”,如前燕幕容皝身高、
体貌与刘邦相似,后燕慕容垂身高、体貌与刘备相似,南燕慕容德身高、体貌与周文王相
似。另有一些君主是因其母“感神异”而生。这些“模式化叙事”体现了
A.著史传统接续传承
B.区域文明交流互动
C.同源共祖观念兴起
D,华夏文化辐射周边
6唐代在广州设置蕃坊作为蕃商集中居住的地点,由唐政府设立的蕃长来管理蕃坊内部事务。
蕃坊内来自于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各地的蕃商在此“列肆而市”,蕃坊内万商云集,店
肆林立,形成了一个热闹繁华的商业区。据此可知,蕃坊的设立
A.助推了市镇经济的发展
B.巩固了朝贡贸易的地位
C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D.导致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7.元祐四年(1089年),右丞王存言:“京师之地,四达而平,威制夷狄,为根本之固者,
以营卫严也…兵冗费广,京师兵籍益削,于是三路添籍民兵,能内亦置保甲,四时教阅,使
人为胜兵,平日不费钱粮,缓急得为武备,此先帝之意也。”王氏此言基于
A阶级矛盾的尖锐
B,重文轻武的国策
C地方割据的威胁
D,军政需求的考量
8.1288年,元世祖下令对“江南公田、荒闲田”第一年免地税,第二年交纳一半,第
三年正式交纳但不负担其他差发。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开始,官田租额上升,
历史武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