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上历史学情调研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1843﹣1858年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不断下降。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B.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2.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他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中上书道光帝的历史人物是(  )
A.戚继光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4.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点正式开通,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70多年前香港岛被割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5.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于1860年10月被外来侵略者抢劫并纵火烧了三天三夜。犯下这一滔天罪行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6.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左公、先贤、遗爱、遗泽等,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收复了新疆。这个历史人物是(  )
A.曾国藩 B.奕 C.左宗棠 D.张之洞
7.马克思指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是指(  )
A.割占我国香港岛 B.强占我国北方的大片领土
C.大肆劫掠圆明园 D.获得兵费赔偿白银2亿两
8.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次战争的条约签订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它坚持斗争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是(  )
A.洪秀全 B.张角 C.洪仁玕 D.石达开
11.钱穆先生在谈到太平天国时曾说:“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发动金田起义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提出《资政新篇》 D.定都天京
12.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分清“史实”和“史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 B.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D.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13.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革命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的统治
14.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的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的主张并开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下列属于这一主张付诸实践的民用企业是(  )
A.成立安庆内军械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开办轮船招商局
16.“19世纪60年代起,靠着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大清王朝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下列属于这些杰出人物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湖北织布局 B.开平煤矿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7.“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创新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材料旨在强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  )
A.学习西方的思想与文化 B.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
C.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D.发动人民的广泛参与
1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9.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光绪帝为哪一位民族英雄而作(  )
A.陈化成 B.左宝贵 C.丁汝昌 D.邓世昌
20.如图是近代一次重要的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21.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海军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于(  )
A.丰岛海战 B.黄海海战
C.旅顺战役 D.威海卫战役
22.“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这一情形发生在(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中法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3.他是临沂费县人,在平壤战役中,他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成为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清军最高级别的将领。其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坚强不屈的爱国精神,永远铭记于中华民族的史册。这里的“他”是(  )
A.关天培 B.丁汝昌 C.叶志超 D.左宝贵
24.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5.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的“救国之道”是(  )
A.引进技术,自强求富 B.学习西方,维新变法
C.解放思想,唤醒民众 D.暴力革命,推翻专制
26.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特别是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拉开这一改革序幕的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时务报》的创办 D.《时局图》的发表
27.公车上书失败后,梁启超、严复、何廷光等人创办了《时务报》《国闻报》《知新报》等近代报刊。这些近代报刊(  )
A.有利于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B.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C.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D.实践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28.在戊戌政变中,愿作为变法牺牲的第一人的人物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29.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他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黄花岗起义
30.1900年前后,在清政府的默许下,义和团民打着旗号,大量涌入京津地区。其中义和团的“旗号”是(  )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扶清灭洋 D.反清复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1.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    、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英、中法签订的《北京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    为商埠。
32.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老将江南提督    牺牲。抗击八国联军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____________壮烈殉国。
3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1851年的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34.   年,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35.1895年,《   》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   》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题(20分)
36.近代中国饱受屈辱。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今日幸颐园,明日幸南海,何时再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四万里封圻日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林白水《警钟日报》1904年
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
材料二中“六十割台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之后?(2分)该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2分)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清政府屡战屡败带给我们的启示。(2分)
37.(10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勇开先河】
材料一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从“师夷长技”思想到“采西学”“制洋器”为学习西方的发端,而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僵化模式。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是指什么运动?(2分)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如何?(2分)
材料二 张元济写诗赞誉道:“南洲讲学新开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广东教育出版社《经典广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梁”分别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三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2分)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情调研
三、(20分)
36(10分)
准考证号
(1)
考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
0]


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且
2

考场


3
3
座位号
按正确填涂方式填涂:■非选



5
(2)
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

6




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缺考
8
晰。
9
(3)
(30分)
1
LA [B [C][D
6
D
11
B四D
16 BD
2ABCD□
7BD
12B
1四
17BD四
3AB□CD
8DB□D
13AOB□CD□
18 BCD
4四B四
9ABCD
14A□B□C四D□
19AB]C]D]
5 LA [B [C LD
10B D
15BC□
20B D
(4)
21四B四□
26ABCD]
22 AB C][D
27B D
23 B四
28B aD
24BCD□
29AB]cD]
25 B四 □
30 四D四
37(10分)
(1)
二、(10分)
31(10分)
31.
(2)
33
34
35
(3)
0
第1页
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