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北方典型四合院(下图)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朝南开。四合院各房屋有主次之分,均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四合院的结构布局体现的传统文化是 ( )A. 平等团结 B. 长幼有序C. 御外凝内 D. 开放进取2.从气候角度考虑,四合院大门布局在东南角有利于 ( )①夏季遮荫②夏季通风③冬季防潮④冬季御寒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打造海上“能源岛”、海洋新能源建设等涉海建议,并有代表提出“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对我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关键矿物资源进行全面测查研究”的建议。完成下面两题。3.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包括多方面战略布局,代表、委员的建议,体现的战略布局思想是( )A.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B.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 坚持海陆统筹发展 D.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4.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确表示专属经济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全球45个国家共投资了两百多个耕地项目,俄罗斯与东南亚是我国目前海外耕地投资的重点地区。表为2000~2018年我国海外耕地投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我国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地区投资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广 B. 国外市场潜力大C. 土壤肥力高 D. 投资成本低6.在俄罗斯投资耕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有 ( )①冰雪封冻,可耕地少②纬度高,热量不足③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④高温天气多,光照不足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黄河流域多浮桥,古代浮桥用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而现代浮桥则用钢铁浮箱,可以随时进行拆装。武惠浮桥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如下图),连接焦作市武陟县和郑州市惠济区,单趟行程比原先绕行黄河公路大桥节省20多千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与长江相比,黄河流域多浮桥的主要原因是黄河( )A. 沿岸土质松软 B. 流量较小,河道较窄C. 沿岸人口较少 D. 泥沙量大,为地上河8.浮桥在现代并没有完全被淘汰,主要是因为浮桥( )①成本低 ②灵活性好 ③荷载大 ④稳定性好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①④9.武惠浮桥的建成开通( )A. 缓解了郑州市内交通拥堵 B. 加大了两岸地区经济差距C. 加速了黄河流域航运发展 D. 缩短了两岸地区出行时间下图示意我国2010~2020年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规模。完成下面三题。10.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 )A. 黑龙江、青海、广东、北京 B. 北京、青海、广东、黑龙江C. 青海、北京、黑龙江、广东 D. 广东、北京、青海、黑龙江11.与其他省份相比,流入江苏的人口多为安徽户籍。这反映了人口流动具有 ( )A. 经济差异性 B. 空间邻近性C. 环境复杂性 D. 历史依从性12.制约新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是 ( )A. 水资源 B. 矿产资源C. 土地资源 D. 森林资源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它是我国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将为我国持续提供稳定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下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及其游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养殖工船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主要考虑( )A. 海水温度 B. 海水盐度C. 海水密度 D. 海水透明度14.“移动的海洋牧场”主要涉及( )A. 海洋政治权益 B. 海洋经济权益C. 海洋科学利益 D. 海上安全利益下图示意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5.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 )①东部季风区②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区③高原山地地区④内陆盆地低洼地区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 D. ②④16. 我国洪涝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社会经济原因有( )①防洪抗洪技术水平落后②洪涝发生区经济发达③洪涝发生区人口众多④防灾抗灾社会管理水平低下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情况(1)绘制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折线图。(2)与发达国家相比,简述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成长起大批工业城市,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20世纪下半叶,英国伦敦城市中心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主要迁往周边村镇。(3)推测英国伦敦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往周边村镇的主要原因。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材料二:刘东生(1917-2008)被誉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过程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鹅卵石。(1)如用图示意黄土高原“风成说”,则图中风向主要是____风;在戈壁、沙漠、黄土中,图中A应代表____,B应代表____,C应代表____。(2)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县发现的黄土剖面中,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这个120米厚的黄土之前,这里曾是( )A. 荒漠 B. 草原 C. 森林 D. 水乡(3)黄土疏松,容易受到侵蚀,在____作用下,黄土高原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由此,再结合其它相关信息,科学家认为,不同于黄土高原的“风成说”,华北平原地表深厚的黄土是____作用形成的。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夜雨是指晚八点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点以前下的雨。“巴山夜雨”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地)。下图为四川盆地某山谷夜雨形成示意图。(1)图示环流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常形成山风和谷风,分析山谷风的形成过程。(2)从图示环流角度,简述该山谷夜雨形成的原因。(3)说明夜雨对该山谷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高二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北方典型四合院(下图)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朝南开。四合院各房屋有主次之分,均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四合院的结构布局体现的传统文化是 ( )A. 平等团结 B. 长幼有序C. 御外凝内 D. 开放进取【答案】B【解析】四合院封闭独立,不同的房间居住家庭里不同身份的人,体现了上尊下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AD错误,B正确;传统四合院单户居住,相对独立,没有体现御外凝内的集体主义思想,C错误。2.从气候角度考虑,四合院大门布局在东南角有利于 ( )①夏季遮荫②夏季通风③冬季防潮④冬季御寒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我国北方位于北半球,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夏季盛行东南风,有利于夏季通风,②正确;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南面朝阳,有利于冬季御寒,④正确,①错误;四合院大门布局在东南角无法起到冬季防潮的作用,③错误。故选C。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打造海上“能源岛”、海洋新能源建设等涉海建议,并有代表提出“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对我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关键矿物资源进行全面测查研究”的建议。完成下面两题。3.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包括多方面战略布局,代表、委员的建议,体现的战略布局思想是( )A.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B.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 坚持海陆统筹发展 D.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答案】A【解析】代表、委员的建议主要涉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会影响海洋经济发展,A正确;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题意无关,B错误;海陆统筹发展是在时间维度上关注海洋与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的代际公平分配,在空间维度上关注海洋和相邻陆域经济布局的优化整合,与题意无关,C错误;根据材料“对我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关键矿物资源进行全面测查研究”是面向我国的海洋,不是参与全球海洋治理,D错误。4.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确表示专属经济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C【解析】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内海是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读图可知,图中海洋中最西侧的虚线为领海基线,①为领海,②为临接海域,③为专属经济区。故选C。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全球45个国家共投资了两百多个耕地项目,俄罗斯与东南亚是我国目前海外耕地投资的重点地区。表为2000~2018年我国海外耕地投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我国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地区投资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广 B. 国外市场潜力大C. 土壤肥力高 D. 投资成本低【答案】D【解析】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这些地区耕地面积都比较广阔,A错误;我国在全球45个国家共投资了两百多个耕地项目,意指国外市场潜力大,但并不是我国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地区投资耕地比重高的原因,B错误;单论土地肥力,南美洲要逊色于北美洲,C错误;亚洲、非洲、南美洲地区投资耕地主要是这些地区集中分布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土地租金和劳动力都较为廉价,投资成本低,D正确。6.在俄罗斯投资耕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有 ( )①冰雪封冻,可耕地少②纬度高,热量不足③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④高温天气多,光照不足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A【解析】俄罗斯纬度位置高,气候较为寒冷,冰雪封冻期长,可耕地少,①正确;俄罗斯纬度位置高,气候较为寒冷,热量不足,②正确;俄罗斯人口过亿,③错误;俄罗斯纬度位置高,夏季温暖短暂,④错误。故选A。黄河流域多浮桥,古代浮桥用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而现代浮桥则用钢铁浮箱,可以随时进行拆装。武惠浮桥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如下图),连接焦作市武陟县和郑州市惠济区,单趟行程比原先绕行黄河公路大桥节省20多千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与长江相比,黄河流域多浮桥的主要原因是黄河( )A. 沿岸土质松软 B. 流量较小,河道较窄C. 沿岸人口较少 D. 泥沙量大,为地上河【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位于北方,降水少,长江位于南方,降水量大,黄河流量相对较小,河道较窄,搭浮桥容易,B正确;沿岸土质松软和泥沙量大与搭建浮桥没有必然联系,AD错误;沿岸人口较少,主要应体现为桥梁较少,而不是多浮桥,C错误。8.浮桥在现代并没有完全被淘汰,主要是因为浮桥( )①成本低 ②灵活性好 ③荷载大 ④稳定性好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①④【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现代浮桥则用钢铁浮箱,可以随时进行拆装,浮桥在现代并没有完全被淘汰,主要是因为浮桥成本低 ,可随时拆卸,灵活性好,①②正确;荷载小、稳定性差,③④错误。故选A。9.武惠浮桥的建成开通( )A. 缓解了郑州市内交通拥堵 B. 加大了两岸地区经济差距C. 加速了黄河流域航运发展 D. 缩短了两岸地区出行时间【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武惠浮桥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连接焦作市武陟县和郑州市惠济区,单趟行程比原先绕行黄河公路大桥节省20多千米,武惠浮桥的建成开通缩短了两岸地区出行时间,D正确;不能缓解郑州市内交通拥堵,A错误;缩小两岸地区经济差距,B错误;黄河本身航运价值不高,故浮桥对黄河流域航运发展影响小,C错误。下图示意我国2010~2020年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规模。完成下面三题。10.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 )A. 黑龙江、青海、广东、北京 B. 北京、青海、广东、黑龙江C. 青海、北京、黑龙江、广东 D. 广东、北京、青海、黑龙江【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甲2010~2020人口增长超过两千万,乙人口增长约250万,丙人口增长规模小,丁为负增长,广东省和北京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中广东人口增长规模最大,甲是广东,乙是北京;黑龙江属于东北地区,2010年~2020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大量人口迁出,丁是黑龙江;丙增长规模小,是青海,D正确,ABC错误。11.与其他省份相比,流入江苏的人口多为安徽户籍。这反映了人口流动具有 ( )A. 经济差异性 B. 空间邻近性C. 环境复杂性 D. 历史依从性【答案】B【解析】安徽与江苏相邻,与其他省份相比,流入江苏的人口多为安徽户籍。这反映了人口流动具有空间邻近性,B正确;并没有反映经济差异性、环境复杂性和历史依从性,ACD错误。12.制约新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是 ( )A. 水资源 B. 矿产资源C. 土地资源 D. 森林资源【答案】A【解析】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制约新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是水资源,A符合题意;新疆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矿产资源丰富,B不符合题意;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C错误;新疆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位居全国第11位,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它是我国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将为我国持续提供稳定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下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及其游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养殖工船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主要考虑( )A. 海水温度 B. 海水盐度C. 海水密度 D. 海水透明度【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养殖工船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养殖工船游弋路线涵盖我国的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因此主要考虑海水温度,A正确;海水盐度、密度、透明度对其影响较小,排除BCD。故选A。14.“移动的海洋牧场”主要涉及( )A. 海洋政治权益 B. 海洋经济权益C. 海洋科学利益 D. 海上安全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移动的海洋牧场”将为我国持续提供稳定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因此“移动的海洋牧场”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收益,因此该行为主要获取海洋经济权益,B正确;未有体现海洋政、科学、安全权益,排除ACD。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5.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 )①东部季风区②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区③高原山地地区④内陆盆地低洼地区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①正确;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区,②正确;在高原山地地区分布极少,③错误;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低洼地区,在内陆盆地分布较少,④错误。A正确。16. 我国洪涝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社会经济原因有( )①防洪抗洪技术水平落后②洪涝发生区经济发达③洪涝发生区人口众多④防灾抗灾社会管理水平低下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B【解析】.我国长期受洪涝灾害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关防洪抗洪技术水平并不落后,且防灾抗灾社会管理水平高效,①④错误;据上题分析得知洪涝发生区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区,这些地区人口众多,且经济较发达,所以洪涝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②③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情况(1)绘制198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折线图。(2)与发达国家相比,简述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成长起大批工业城市,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20世纪下半叶,英国伦敦城市中心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主要迁往周边村镇。(3)推测英国伦敦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往周边村镇的主要原因。【答案】(1)(2)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增长速度快。(3)城市中心环境恶化、地价升高、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等问题严重;周边村镇环境优美,地价便宜,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汽车的普及等以及城乡差距逐渐缩小。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材料二:刘东生(1917-2008)被誉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过程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鹅卵石。(1)如用图示意黄土高原“风成说”,则图中风向主要是____风;在戈壁、沙漠、黄土中,图中A应代表____,B应代表____,C应代表____。(2)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县发现的黄土剖面中,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这个120米厚的黄土之前,这里曾是( )A. 荒漠 B. 草原 C. 森林 D. 水乡(3)黄土疏松,容易受到侵蚀,在____作用下,黄土高原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由此,再结合其它相关信息,科学家认为,不同于黄土高原的“风成说”,华北平原地表深厚的黄土是____作用形成的。【答案】(1)西北戈壁沙漠黄土(2)D(3)流水侵蚀流水沉积【解析】(1)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故风从西北吹向东南,越往下风向,沉积的黄土颗粒越来越细,依次为戈壁、沙漠、黄土。(2)联系已学可知,鹅卵石属于流水沉积物质,说明黄土高原在形成以前曾是水乡,与荒漠、草原、森林无关,故选D。(3)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在流水侵蚀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含沙量大,当这些河流进入华北平原地区时,地势变得平坦,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下降,泥沙就逐渐沉积下来,经过长期的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了华北平原地表深厚的黄土层。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夜雨是指晚八点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点以前下的雨。“巴山夜雨”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地)。下图为四川盆地某山谷夜雨形成示意图。(1)图示环流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常形成山风和谷风,分析山谷风的形成过程。(2)从图示环流角度,简述该山谷夜雨形成的原因。(3)说明夜雨对该山谷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答案】(1)白天,山坡比同海拔的山谷升温快,空气受热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海拔的山谷降温快,空气冷却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2)夜间,山风顺山坡下沉,聚集谷底;将谷底的暖气流抬挤上升;暖湿气流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云致雨。(3)夜间降雨多,利于下渗,增加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利于农作物生长;夜雨降低了地面温度,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解析】第(1)题,白天山谷和山坡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山坡地表升温快,气温较山谷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山谷升温慢,气温较山坡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没有热量源,山谷地形封闭,气温下降较慢,形成低压;山坡气温下降较快,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风从气压高的山坡吹向气压较低的山谷,形成山风。第(2)题,小尺度区域的降水主要从水汽、凝结过程(气流上升或近地面降温)的角度进行分析。夜晚,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气体冷却收缩下沉,冷重的冷空气沿着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而山谷底的暖气流被迫抬升,暖湿气流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云致雨。第(3)题,夜雨增加了夜晚土壤湿地、空气湿度,使夜晚气温降低。夜间气温低,蒸发少,雨水下渗量大,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夜雨使夜间气温下降,而白天晴朗,气温高,导致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地理.docx 高二地理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