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不同类型的资料。资料中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有力证明是(  )
A. 视频:《人类起源——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上下五千年》
B. 书籍:《中国通史》《易中天中华史》
C. 地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D. 化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盖骨
2.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B.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D.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3.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来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 诸侯争霸 B. 变法运动 C. 百家争鸣 D. 民族交融
4.《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5.《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提到252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有选择农作物良种的概念。这表明,《诗经》(  )
A. 文笔清新节奏明快 B. 内容通俗易懂 C. 蕴含朴素科学意识 D. 韵律典雅优美
6.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说:“严格地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中国古代与张荫麟所说的“封建的社会”相适应的制度是(  )
A. 藩镇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刺史制
7.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其中①②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是(  )
A. 早期国家的产生 B. 社会动荡与变革 C. 大一统王朝建立 D. 国家统一与巩固
8.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
A.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 确立县制 D.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9.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楚汉之争 C. 秦朝灭亡 D. “文景之治”
10.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商鞅变法的背景 C.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秦朝统一的意义
11.《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 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 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 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12.“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 巩固了国家统一 B.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 促进了物种交流 D. 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1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1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 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返道”则会“劳而无获”。这段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农业生产需要(  )
A. 注重工具创新 B. 改良作物品种 C. 因时因地制宜 D. 适应市场需求
15.《黄帝内经》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  )
A. 对症下药 B. 顺乎自然 C. 经验传承 D. 五行学说
16.十六国时期,夏国建立者自称“大禹之后”,前秦氐族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说明(  )
A. 北方各族政权更替频繁 B. 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
C. 内迁各族对华夏的认同 D. 改革促进北方经济恢复
17.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C.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 汉字部来源于象形字
18.中国是当前世界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好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中医成为我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②华伦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被人们誉为“神医”
③《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阅读历史书籍要关注章节标题,以把握其内容主旨。下列标题可以概括本节目录的是(  )
目录
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60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65
第3节北方民族大交融……69
第4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73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繁荣开放的社会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图。其中,在5世纪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局部统一的政权是(  )
A. ①蜀 B. ②东晋 C. ③北魏 D. ④陈
21.央视频道播放的《世界历史》纪录片,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其中《古代埃及文明》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埃及文明历史,下面说法可能会出现在该纪录片中的是(  )
A. 古埃及人创造象形文字 B. 古埃及近两千年文明始终没有中断
C. 古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 曾经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
22.法学方面的成就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王磊同学整理了世界古代史有关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查士丁尼法典》是迄今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 《汉谟拉比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 《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使欧洲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3.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在运动会上获胜者被本城邦人视为英雄。《掷铁饼者》因包含着无限生命力而成为古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这说明古希腊体育活动(  )
A. 彰显军事力量 B. 加剧城邦矛盾 C. 得到普遍支持 D. 鼓励全员参与
24.有学者认为,古罗马雕刻在艺术创造性上弱于古希腊。古希腊的作品多为“人化”的神女和英雄,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而古罗马的雕刻作品多是歌功颂德的大型历史题材,当中加入了纯粹的功利性因素。这表明(  )
A. 艺术创作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B. 民主氛围决定人文主义发展方向
C. 希腊文明的程度高于罗马文明 D. 罗马扩张促进了艺术风格的融合
25.以下古代文明成果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古代欧洲政治文明 B. 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D. 古代世界民主与法制
26.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大概在北纬25度至35度这一区间,影响人类文明的先哲:中国的老子、孔子、墨子等提出各家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继出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哲学思想……学者们称之为“轴心时代”。据材料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  )
A. 呈现多元性和多样性 B. 由于统治者鼓励带来思想的繁荣
C. 繁荣推动了社会转型 D. 因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交流而繁荣
27.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  )
A. 南亚次大陆 B. 意大利半岛 C. 希腊马其顿 D. 阿拉伯半岛
28.近期,巴以爆发的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仍在持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是中东地区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它们之间的冲突还涉及到宗教和文化方面。历史上,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的宗教是(  )
A. 印度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29.11世纪后,欧洲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逐渐兴起,同时,贸易争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经济诉讼案使人们对法律的需求增加,法学专业课程和法学类大学应运而生。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
A. 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B. 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C. 摆脱了基督教会影响 D. 侧重民主法治教育
30.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 吉本在其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到,“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共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查士丁尼的“名声”主要来源于(  )
A. 抵御十字军入侵 B. 汇总整理法律文献 C. 创造拜占庭文化 D. 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一:一个文化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而国家是否形成,一是阶级或阶层的存在,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如兴建种种公共工程、举行全社会范围的庞大的祭祀活动和宗教礼仪、进行战争防御和扩张。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良渚古城距今 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古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内外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我们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宣告“中华文明五千年”。

材料三:关于商朝的历史,文献记载很粗略,故很多学者曾质疑其是否存在。甲骨文发现后,使得商朝历史得到了考古实物的证实,表明商王朝是确切存在的。甲骨文记载的商王是一个很专制的君主,他对下属、对王后都用“呼”,显示出王的权力至高无上。甲骨卜辞说明商代是领土国家,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商王朝在其中能实行有效的管制。商王通过占卜贞问国家的农业有没有收成从甲骨卜辞还可以看到商人的宗族对商王朝有军事义务,他们的族不仅是生活组织,也是军事组织,宗族是商王国主要的军事力量。
——摘编自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稽古 贯通 启新:中国古代史》
(1) 阅读材料一,概括文明的标准。
(2) 依据材料一中的文明标准,说明为何“我们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宣告‘中华文明五千年’”?
(3) 依据材料三,概括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早期国家的特点。指出甲骨文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32.某班同学进行了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探究活动的课堂展示活动。
【时空观史——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公元前 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文图探史——文明的成果】
【学中悟史——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 依据材料一,说出①②③④代表的亚非文明名称。
(2) 从图①②③④中找出属于古代亚非的文明成果(写图片序号)。并任选其一,阐述其历史价值。
示例:历史价值图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 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说说你对材料二这句话的理解。
33.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衰亡之后,欧洲坠入了文化凌夷、学术凋敝的境地。罗马帝国末年兴起的基督教迅速在各个“蛮族王国”里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权。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
材料二:各个阶层对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
材料四: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3) 依据材料三,说说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什么?图中的“自营地”由谁直接经营?“份地”是什么人的生活来源?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等城市相比有什么特点?
(5)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C
6.B
7.B
8.B
9.D
10.D
11.A
12.C
13.D
14.C
15.B
16.C
17.C
18.A
19.D
20.C
21.A
22.D
23.C
24.A
25.D
26.A
27.C
28.D
29.A
30.B
31.【小题1】国家的产生。
【小题2】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小题3】特点: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商王朝在其中能实行有效的管制。意义:使得商朝历史得到了考古实物的证实,表明商王朝是确切存在的。
32.【小题1】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中国文明。
【小题2】亚非文明成果:①②③④。阐述:③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迄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辉煌成就。
【小题3】古代亚非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小题1】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权。
【小题2】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严格的等级性;权利对应义务。
【小题3】庄园制经济。领主。佃户。
【小题4】规模小;拥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
【小题5】思想上:教会神学对思想绝对控制;政治上:封君与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与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盛行一时:新现象: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兴起
第7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