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9小题,共 78分。
1.以下是某书籍的目录(部分),据此可知,该书讲述的是( )
第 3 章众神护佑的国度
第 4 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故事
第 5 章法老的世界与木乃伊的故事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2.古埃及在天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是( )
A. 《大明历》 B. 《授时历》 C. 太阳历 D. 儒略历
3.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 10 万人参与,花费了约 20 年时间,意味着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了大规
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
A. 文明开始走向衰落 B. 国王权力来自上帝 C. 遭到外族入侵 D. 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4.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揭示了历史本质的是( )
A. 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掌握大权 B.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
C. 帕特农神庙四周廊柱环绕 D. 《荷马史诗》记录早期希腊社会情况
5.下列代表性文明成果的发源地是( )
A. 黄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
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购买者得将其退还
卖者而收回其所付金银。这些规定表明( )
A. 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B.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地位高于一切
C. 自由民掌握着国家经济大权 D. 古巴比伦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第 1 页,共 8 页
7.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建立了严密的社会等级制度,创作了精美的绘画和雕塑,这块古老的土
地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该文明是(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罗马文明
8.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以下三幅图片。据此可知,该期推送的历史专题是(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封建时代的欧洲
C. 古代欧洲文明 D.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9.准确识图是中学生需要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图示意图描绘的是( )
A.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路线 B. 古印度佛教外传路线
C.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D. 种姓制度传播路线
10.亚历山大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许多城市,城市风格体现了亚历山大式城市规划、希腊式神庙和埃及式
建筑元素等的融合。这体现了亚历山大东征( )
A. 是一场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 B.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C. 促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D. 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11.“经过短短十年辉煌的征战,他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他将希腊式的生活方式引入世界文明之
中,在他的统治下,东方与西方世界首次实现‘统一”“他”是( )
A. 荷马 B. 伯里克利 C. 亚历山大 D. 屋大维
12.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个“高峰”的是( )
A. 建立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的津贴制度 B. 创立“陶片放逐法”
C. 允许外邦人和奴隶参政 D. 组成四百人议事会
13.古代世界的波斯帝国(公元前 550 年至公元前 330 年)、秦汉王朝、罗马帝国均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采取诸如颁布法律、改革币制、修建道路等措施。这是( )
A. 对古代复杂社会治理的需求 B. 各区域互鉴治理措施的结果
C. 为控制思想采取的共同措施 D. 世界各区域同步发展的证明
第 2 页,共 8 页
14.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颁布于( )
A. 罗马共和国时期 B. 西罗马帝国时期 C. 罗马帝国时期 D.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15.“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
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
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 结束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断 B. 全面反映了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
C. 使平民和贵族享有同等权利 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16.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原生。……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
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心智特征。这体现了希腊文明( )
A. 注重吸收和创新 B.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 侧重于标新立异 D. 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17.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同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作者。这位古希腊哲学的集大
成者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德谟克利特
18.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西周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B.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494 年迁都洛阳,他还推行了许多汉化措施
C. 阿拉伯半岛上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该教信奉安拉
D. 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19.“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等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
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致的是( )
A. “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 B.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20.观察如图,对该制度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 强化了国王中央集权
C. 形成松散的等级关系
D. 推动基督教思想发展
21.作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十分重视传承古典文化。在其推动下,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他是
( )
A. 伯里克利 B. 亚历山大大帝 C. 查理大帝 D. 查士丁尼一世
第 3 页,共 8 页
22.9 世纪初,查理曼大帝签署了一道命令,指导管家的庄园工作,其中规定:管家必须保证庄园里有铁
匠、鞋匠、伐木者、刀剑制造者、渔民、织网者、面包师等各种职业人员。据此可知,庄园( )
A. 经济自给自足 B. 司法公平公正 C. 属于管家所有 D. 保护市民利益
23.“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庄园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三天,剩下的时间
才属于自己。”材料描述的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在( )
A. 西亚 B. 北非 C. 欧洲 D. 阿拉伯半岛
24.据艾琳 鲍尔《中世纪人》描述: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一天早晨,(农奴)波多早早赶去修道士的农
场工作,献上从自己家带来的鸡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农场工作。由此可知( )
A.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 管家是庄园法庭的审判长
C. 农奴要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 D. 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领主
25.9 世纪初,查理曼大帝签署了一道命令,指导管家的庄园工作,其中规定:管家必须保证庄园里有铁
匠、鞋匠、伐木者、刀剑制造者、渔民、织网者、面包师等各种职业人员。据此可知,庄园( )
A. 经济自给自足 B. 司法公平公正 C. 属于管家所有 D. 保护市民利益
26.“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庄园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三天,剩下的时间
才属于自己。”材料描述的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在( )
A. 西亚 B. 北非 C. 欧洲 D. 阿拉伯半岛
27.据艾琳 鲍尔《中世纪人》描述: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一天早晨,(农奴)波多早早赶去修道士的农
场工作,献上从自己家带来的鸡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农场工作。由此可知( )
A.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 管家是庄园法庭的审判长
C. 农奴要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 D. 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领主
28.12 世纪巴黎大学建立,14 世纪又有罗马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等相继建立。这些大学的名
称充分说明中世纪大学( )
A. 符合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B. 享有充分的自由与自治
C. 与城市的兴起密切相关 D. 满足了社会分工的需要
29.提炼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下列关键词相关的历史文件是( )
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欧洲民法的基础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拿破仑法典》
30.某法学者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而这第
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材料中□□的内容是( )
A. 艺术 B. 法律 C. 建筑 D. 文字
第 4 页,共 8 页
31.下面的历史结构图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其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最准确的是( )
A. 古印度文化 B. 拜占庭文化 C. 阿拉伯文化 D. 中古基督教文化
32.“1453 年 5 月 29 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
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
界。”这段材料主要是在( )
A. 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 B. 惋惜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C. 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 D. 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
33.从 7 世纪中期开始,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改革比法、德、意、英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
建制度。这次改革史称( )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百日维新
34.历史史实是指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
实的是( )
A. 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B. 《罗马民法大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 孝德天皇时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
D. 阿拉伯人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35.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与“646 年”“孝德天皇即位”“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这些关键词相对应的史实是( )
A. 幕府统治 B. 武士集团 C. 大化改新 D. 不输不入
36.6 世纪的日本是一个贵族联合政体,而天皇只有名义上的统治权。7 世纪中期,日本开始实行八省百官
制和国郡里制,天皇成为实际的掌权者。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 )
A. 幕府统治的形成 B. 大化改新的进行 C. 大和政权的建立 D. 天皇大权的旁落
37.小红同学在归纳世界古代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西罗马帝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⑤拜占庭帝国
第 5 页,共 8 页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38.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可见阿拉伯
人( )
A.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 助力于阿拉伯帝国扩张
C. 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D. 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39.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B. 四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C. 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D. 三大宗教中最先出现的是伊斯兰教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22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
明。但是,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三查士丁尼深知法律的重要性,他认为“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为此,他组织了一支由法学家组成的团队,对罗马历代的法律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编纂。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历史影响。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法兰克王国形成的什么制度?该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法律文献的目的,并指出该法典是什么。
4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 世纪起,随着铁犁等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劳动生产率大为提
高,农产品总量显著增加,在满足农村人口需要的同时还出现了剩余……手工业技术使之演变为许多需要
专门技巧的部门,这就使得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商品交换日趋活跃,手工业和商人自
发聚集到港湾、城堡、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城市。
材料二 10~11 世纪时,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逐渐兴起……手工业和商业分离,市民阶层形成,并从中
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城市里还有各种市政组织和行会组织,这些组织基本上是封建性
的。11~12 世纪,城市为摆脱封建主的束缚进行了斗争,最终大多数得到国王、主教和诸侯的特许状,形
成了自由城市。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
第 6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C
6.A
7.B
8.A
9.B
10.B
11.C
12.A
13.A
14.A
15.D
16.A
17.C
18.D
19.B
20.A
21.C
22.A
23.C
24.C
25.A
26.C
27.C
28.C
29.C
第 7 页,共 8 页
30.B
31.B
32.D
33.A
34.C
35.C
36.B
37.B
38.A
39.D
40.【小题 1】东征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产。促进了东西方文
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小题 2】封君与封臣制度(或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小题 3】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罗马民法大全》(或《查士丁尼法
典》)
41.【小题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小题 2】特点:市民阶层形成;形成了自由城市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