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部
化学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2025.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在研究物质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B. 化学家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C.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说明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D.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下列操作或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如果发生氯气泄露,可用沾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上风口或地势高的地方撤离
C. 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 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时,需要洗涤量筒、烧杯和玻璃棒2~3次
3. 下列有关氯气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得蓝绿色溶液
B. 新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放置,溶液的pH降低
C. 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最终呈红色
D. “84消毒液”是杀灭“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
4.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钠投入到溶液中,有紫红色固体析出
B. 向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溶液会变浑浊
C. 和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D.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中剩余的钠需用纸包住扔到下水道
5.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均能与酸反应产生,故都能用作单一膨松剂
B. 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溶液和溶液
C. 二者均属于可溶性钠盐,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碳酸氢钠>碳酸钠
D. 在使用蒸馒头时,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效果会更好
6.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 g 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0.1 mol/L CuSO4溶液80 mL 称取CuSO4·5H2O固体25.0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C 容量瓶使用前查漏 加水塞紧瓶塞→倒立观察是否漏水→正立,旋转瓶塞180°→再倒立观察是否漏水
D 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上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叙述错误的个数是
①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②2 mol的摩尔质量是1 mol的摩尔质量的2倍
③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④两种物质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HCl的摩尔质量是36.5
⑥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
⑦1 mol氦气的原子数为
⑧将1 mol NaCl固体溶于500 mL水,其浓度为2mol L
⑨10 mL 2 mol L 溶液中取出的5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L
⑩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g
A. 5 B. 6 C. 7 D. 8
8. 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 (b-a)/V mol·L-1 B. (2b-a)/V mol·L-1
C. 2(2b-a)/V mol·L-1 D. 2(b-a)/V mol·L-1
9.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有臭氧(O3)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共23.2 g,其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1.5 NA
B. 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3.2
C. 混合气体中,臭氧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0%
D. 混合气体中O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
10.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图甲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
B. 用图乙装置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C. 图丙装置稀释浓硫酸
D. 图丁装置可用于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8g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B. 2.5mol·L-1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5mol
C. 标准状况下,11.2L中含有分子数目为
D. 常温常压下,4.6g与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
12. 同温同压下,对于相同体积密闭容器中的四种气体:① Cl2 ② CO2 ③ NH3 ④ CH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气体的质量:①>②>③>④ B. 气体的密度:④>③>②>①
C. 气体的分子数:①=②=③=④ D. 所含原子数:④>③>②>①
13. 现有2.0g含Na2O杂质的Na2O2样品,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盐酸、硫酸和蒸馏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A中液体试剂为盐酸
B. 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HCl气体
C. 若去掉装置E会导致所测Na2O2试样的纯度偏低
D. 若反应结束后有气体体积计算得气体质量为0.32g,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78%
14. 现代农业之无土栽培所用某营养液中含有KCl、K2SO4、NH4Cl三种溶质,实验测得部分离子的浓度如图甲所示。取200mL样品加水稀释,测得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图甲中X是
B. 营养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0 mol L-1
C. 营养液中K2SO4与NH4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图乙中c1为8.0
15. 如图所示,气缸的总体积一定,内部被活塞隔成Ⅰ、Ⅱ两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固定。25℃时向Ⅰ中充入,Ⅱ中充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体积之比为
B. 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密度之比为
C. 当活塞固定在气缸正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之比为
D. 若活塞移动到气缸正中间,Ⅰ中气体需再通入
16. 下列关于 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溶液中含有的质量为
B. 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从该溶液中取出,则取出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 取该溶液,加水稀释至后,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7. 将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①溶液 ②溶液 ③饱和溶液 ④溶液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是有机合成中用途很广泛的物质。已知遇水蒸气剧烈反应,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开始后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启动A中反应
B. 装置B和装置D的作用均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
C. 安全漏斗的作用是“液封”
D. 本实验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19. 下列物质中能够由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①②④ B. ①②④⑤ C. ④⑤ D. ①③④
20. 某化学小组欲通过下列实验来测定4.0g已变质的样品中的含量(假设无其它杂质,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忽略气体在Ⅱ和Ⅳ中的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测量气体总体积时需关闭、,打开
B. 可以通过b中碱石灰的增重来计算样品中的含量
C. 可以通过标况下量筒Ⅱ收集的气体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的含量
D. 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打开后再缓缓打开,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
三、填空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40分)
21. 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各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某固态化合物X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密度的13倍,则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3)VmL溶液中含ag,取V/4mL溶液稀释到4Vm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
(4)某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恰好与5.6L(标准状况)完全反应,生成次氯酸钙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某气态三原子分子的原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___________。
22. 某同学欲用密度为1.18g·mL-1,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1稀盐酸,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一任务。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应量取的浓盐酸体积___________mL。
(2)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___________mL;如图所示的仪器不需的仪器有___________(选填对应字母)。
(3)在配制稀盐酸溶液时,有如下操作:
A.用30mL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2~3次,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体积的浓盐酸注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恢复至室温的盐酸移液操作注入所选用的容量瓶中
D.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瓶颈上的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瓶颈上的刻度线l~2cm处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用字母符号表示,每个符号只能用一次)。
(4)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①没有进行操作A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刻度线
③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容量瓶瓶颈上的刻度线
④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直接使用
⑤洗涤量取浓盐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23. 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请按要求填空:
(1)Na、、、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______(填化学式)。
(2)常温常压下,将50 mL的和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两通玻璃管中。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若充分反应后收集的气体体积为3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3)现有一种以为主要成分的膨松剂,由于膨松剂存放时间较长,部分分解成粉末。为测定混合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皆为足量)
已知: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
实验过程:将样品g装入样品管B,测定实验前D的质量g;打开活塞、,关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以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关闭活塞、,打开,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①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拆下装置,再次称量D的质量g
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如果没有该装置,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③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4.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性质的探究并制备无水FeCl3。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
①实验室制氯气:
②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
③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
④碱石灰为实验室常用碱性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用作安全瓶(监测实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若装置C发生堵塞,则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实验时装置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Ⅰ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Ⅱ 碱石灰 无水氯化钙 无水氯化钙 浓硫酸
Ⅲ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_(填“A”或“D”)处酒精灯;E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装置E中的导管应接虚线框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部
化学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2025.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B
三、填空题(本题有4个小题,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5:5:4 ②. 5:5:4
(2)104g/mol
(3)mol/L
(4)0.125 mol
(5)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11.8 ②. 2.1
(2) ①. 250 ②. AC
(3)BCAFED (4)②⑤
【23题答案】
【答案】(1)
(2) ①. ②. 80%
(3) ①. ②.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D造成实验误差; ③. 偏高; ④.
【24题答案】
【答案】(1)分液漏斗
(2) ①. 除氯气中的HCl气体 ②. 装置B中的饱和食盐水会进入长颈漏斗中
(3)B (4)
(5) ①. D ②. 收集FeCl3
(6) ①. h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