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实验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实验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实验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
1.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在数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环海多山多岛屿的古希腊,耕地面积有限,人们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C. 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D. 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2.在古巴比伦王国的某部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方面的规定,还有其它如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最能说明古巴比伦(  )
A. 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B. 严格保护奴隶主利益
C. 奴隶制度发达 D.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3.下列图片是世界古代史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示意图。由此可知,它们共同反映的本质是(  )
A.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利益
C. 维护了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D.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4.公元前5世纪,一位雅典演说家赞扬奥林匹亚节说:“我们共同来到一个地方,通过共同的祈祷与共同的献祭活动,回忆起存在于我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这一节目的开展(  )
A. 促进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统一 B. 维护了城邦之间的长久和平
C. 培育了希腊的文化认同意识 D. 传播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理念
5.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是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其中《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制定的时期分别是(  )
A. 罗马城邦、拜占庭帝国 B. 罗马共和国、法兰克王国
C. 罗马城邦、罗马帝国 D. 罗马共和国、拜占庭帝国
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据此判断,这个帝国是(  )
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奥斯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7.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大概在北纬25度至35度这一区间,影响人类文明的先哲:中国的老子、孔子、墨子等提出各家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继出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哲学思想……学者们称之为“轴心时代”。据材料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  )
A. 呈现多元性和多样性 B. 由于统治者鼓励带来思想的繁荣
C. 繁荣推动了社会转型 D. 因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交流而繁荣
8.下面是某学校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据此可知,讲座的名称可能是(  )
历史大讲堂讲座名称:
关键词: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传播、城市与大学兴起
主讲人:李明
地点:求知楼报告厅
时间:2024年3月25日14:00
A. 神秘的西欧中世纪 B. 雅典民主政治的曙光
C. 灿烂的拜占庭文化 D. 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
9.某电视台正在播放大型历史纪录片《辉煌的大河流域文明》第一集。片中解说:“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从南向北贯穿其境内流入地中海”。据此判断该集介绍的内容是(  )
A. 秦汉时期文明 B. 古代西亚文明 C. 古代埃及文明 D. 古代朝鲜文明
10.“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受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是
A. 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 B. 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C. 国王与骑士之间的关系 D. 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
11.如表所示内容,与哪一宗教有关(  )
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道教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2.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这三次征服的,请结合史实分析,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从何时开始出现?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2) 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
(3) 如何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4.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世界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总序
材料三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请写出材料一中图片的名称。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文明交往主要有哪两种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东征。材料二中三个帝国在版图上有何共同点?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孕育亚洲文明的自然地理因素。找出材料三中一项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文明成果。
15.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公元前 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个文法因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作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从书》
材料三公元 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律》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
(2) 材料二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D
6.A
7.A
8.A
9.C
10.B
11.C
12.我认同此说法。罗马三次征服各有特点:第一次以武力建立跨欧亚非大帝国,扩大影响却难持久;第二次借基督教成为国教,塑造精神文化,仍有局限;第三次凭罗马法,其原则成为近代法律蓝本,影响全球法治,平和且持久,是罗马最深远的贡献。
13.【小题1】制度:封君封臣制。
时间和国家:8世纪,法兰克王国。
【小题2】什么:土地和保护。
义务: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小题3】理解:领主只能管辖自己的直接封臣,无权管辖或者要求间接封臣履行义务
14.【小题1】名称: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帕特农神庙。
【小题2】两种方式: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
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一方面给被殖民地区的人们带来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共同点:形成地跨亚非欧的强大帝国。
【小题3】自然地理因素:河流(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人发明的0-9数字符号加以改进后传播到西方,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5.【小题1】特点:政权掌握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小题2】法律:《十二铜表法》。
理解: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小题3】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小题4】启示: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制度;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
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