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小题,共 24分。
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一个人典当东西,处理手续完成前,必须订立一份有见证人签名的契
约。”制定该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 缩小贫富差距 B. 规范商业行为 C. 增加政府收入 D. 缓和阶级矛盾
2.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北非至南亚次大陆建立起几十座城市,他用自己的名字将这些城市统一命名为亚
历山大里亚,同时还让希腊、马其顿人居留下来,并修建体育馆、运动场和剧场等建筑。这些举措的主要
目的是( )
A. 传承西方城市的建设理念 B. 不断扩展希腊化世界
C. 彰显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 D. 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3.构建知识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下面知识结构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 蛮族入侵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 B. 法兰西王国的强大与基督教紧密相关
C. 克洛维改革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D. 查理时期法兰克王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4.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时的西欧,封臣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后,封君封臣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
否的关系,而是有了深刻的经济内涵。该学者重在表明( )
A. 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B. 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 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 D. 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5.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市民
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主要是由于( )
A. 逐渐兴起的大学教育 B.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C. 凌驾一切的教会势力 D. 日益增长的城市自治权
6.某考古队在奈良发现一块 8 世纪的木简,其上记载:“废除世袭氏姓,仿唐制设国、郡、里,田土归于
公家。”该木简记录的改革措施最可能出自( )
A. 大化改新 B. 文艺复兴 C. 光荣革命 D. 戊戌变法
第 1 页,共 9 页
7.君士坦丁堡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流,使它的文化“在吸收了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也不排斥西亚和远
东的文化艺术”,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表明拜占庭帝国( )
A. 只保存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注重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
C.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国家
8.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 )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 农业 租地农场

发展 式业 手工 手工工场
A.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西欧庄园的出现 D.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9.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的著作是( )
A. 《最后的晚餐》 B. 《神曲》 C. 《蒙娜丽莎》 D. 《罗密欧与朱丽叶》
1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分立为五州,各自为政”,市民文化发育较早,“文艺发达于民间,其流广
而浅”;法国已建立封建君主专制国家,“文艺渊源于宫廷,其流狭而深”。这反映出( )
A. 市民阶层兴起 B. 思想传播深受环境影响 C. 王权受到限制 D. 国情差异导致政体不同
11.15 世纪左右,随着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黄金成为商品买卖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当时,西欧
经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已被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控制……欧洲人迫切需要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
路……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这段材料体现的是新航
路开辟的( )
A. 原因 B. 经过 C. 作用 D. 影响
12.埃德蒙 柏克三世在《世界史——大时代》中提到:“……它发现后,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在
两个半球间传播。……欧洲自由民和非洲奴隶组成的新移民开始定居,同时欧洲亚洲人获得了新的食
物……”如图示意图中,“它”的航海路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 2 页,共 9 页
13.有西方学者说:“非洲人亲自把自己的同胞卖给欧洲人后,作为回报,得到酒和火器……从南北美洲
引进新的高产作物为非洲的人口增长提供保障,其数目或许会超过在奴隶贸易中失去的人口总数。”该学
者的观点( )
A. 肯定了美洲与非洲间的物种交流 B. 客观论述了三角贸易的双重作用
C. 揭示了非洲社会的原始落后 D. 掩盖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本质
14.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例如荷兰有西兰,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
新奥尔良。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 殖民扩张的结果 B. 历史文化普遍相似 C. 世代间友好交往 D. 地理环境完全相同
15.1649 年 1 月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片段: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
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
了,我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
A. 世袭王权与分权制衡 B. 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C. 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 D. 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
16.当时政局动荡,新兴资产阶级为捍卫既得利益,巩固有利于自己的革命成果,需要一把利剑,既能遏
制人民运动,又能防止复辟,拥有赫赫战功和声誉的克伦威尔也就成为军事独裁者的合适人选。这表明克
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
A. 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B. 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
C. 巩固了封建等级制度 D. 阻止了封建势力复辟
17.1776 年初在北美殖民地一本 50 页的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北美独立问题。这本小册子立即引起轰
动,三个月内售出 30 多万册。在一个人口不到 300 万的殖民地里,总共售出 50 多万册。由此可见,美国
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 北美民众独立愿望强烈 B. 英国殖民统治的残酷
C. 北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8.“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的话。
话中的“第一人”是指( )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拿破仑 D. 凯撒
19.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
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属于“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中国
第 3 页,共 9 页
20.1789 年制宪议会就“保障人权”“言论自由”“法律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进行了长达 20 天
的辩论。最终达成了共识,颁布了( )
A. 《独立宣言》 B. 《查士丁尼法典》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21.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 拿破仑对外战争
C.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 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22.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 1871 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意大利出现最早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在意大利确立
C. 《拿破仑法典》——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D. 《资本论》的发表——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
23.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
切。该“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
A.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B. 凯伊发明了飞梭
C. 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成功 D. 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24.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下列历史人物及其成就,对应正确的( )
A. 亚里士多德——提出“原子论” B. 穆罕默德——创立佛教
C. 孟德斯鸠——设计分权制衡政治模式 D. 伏尔泰——谱写《国际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40分。
2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片 了解东西方文化】
图一古埃及象形文字 图二楔形文字 图三《荷马史诗》 图四《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表格 世界文化传播大事年表】
第 4 页,共 9 页
时间 事件
1 世纪 白马寺在洛阳建造;在罗马穿中国丝绸衣服成为时尚
7 世纪 唐朝长安城建有基督教寺院;印度天文历法传入中国
13 世纪前期 中国的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5 世纪 欧洲人将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
(1) 写出图一和图二文明成果所属古代文明的类型。图四的文件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 请根据材料二归纳出世界文化传播的特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担当了沟通角色的是谁?
(3) 综合以上材料,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格局有何特点?
26.民主政治是人类重要文明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
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
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明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摘编)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行资产阶级的
议会制、内阁制、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
家所仿效。一位美国宪政学家不无夸大他写道:“那持久性、缺乏剧烈骚动、法律和秩序的维持力……以
及对其他国家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影响程度来说,英国政府是世界上闻所未闻的最出色的一个。”
——阎照祥《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
材料三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 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
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
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特别是经历了两次世
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使其民主形式看上去更加耀眼,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此前
的英国。
——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摘编)
材料四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区
域,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
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摘编自乔治 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 材料一中“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了高峰?
第 5 页,共 9 页
(2) 英国以哪部法律文献为基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3) 材料三中的“革命”具体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的民主实践“新”在何处。
(4) 材料四中“欧洲各国的旧制度”指什么制度?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对近现代欧洲发展的
历史影响。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积极投身到商品经济中,……他们的人身都是自由的。……因而,市民在从事
商品经济的活动中,强烈地感受到独立个人的价值,感到自由、平等的可贵,感到占有财富的愉快。
——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材料二由于受到 17 世纪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启蒙思想家们深信“自然法则”。
他们从自然法则出发,强调人的自然权利。
——庄锡昌《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宣言》是极具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宣言》奠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俄国
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
——郝立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民的感受”是受到了当时什么思潮的影响?指出该思潮兴起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2) 据材料二,指出启蒙思想家们深信“自然法则”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的关系。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宣言”发表的标志性意义。据材料三,指出“《宣言》”体现出的
特点。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8.第一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英国民众的生活,也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反思。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的使用、劳动分工的实行,使工人陷入深重的依附状态,成为机器的“人手”分工的附属物。
从前,作为独立的手工作坊主,他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干活,保持着个人的独立、自由和尊严。现在,这已
是明日黄花,一去不返。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18 世纪下半叶到 19 世纪初期英国工人生活费和工资指数(1850 年为 100)
第 6 页,共 9 页
1759-1768
项目 1779-1788 年 1789-1798 年 1799-1808 年 1809-1818 年

名义工资 81 86 94 114 114
生活费 72 85 97 137 159
实际工资 112 101 98 83 72
——摘编自[苏]门德尔逊《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理论与历史》
材料三工人阶级第一次反抗资产阶级是在产业革命初期,即工人用暴力来反对使用机器的时候……但是这
种反抗形式也是孤立的,它局限于个别地区,并且只是针对着现存制度的一个方面。而且只要工人一获得
转瞬即逝的胜利,社会权力就以自己的全部压力来袭击这些再度变得手无寸铁的犯罪者,给他们各种各样
的惩罚,而机器还是使用起来了。工人们必须找出一种新的反抗形式。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人生产状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变化的因素。
(2) 根据材料二,指出 18 世纪下半叶到 19 世纪初期英国工人工资的总体趋势,这些趋势说明了什么?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人反抗资产阶级的方式有何不足。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帮助工人找到了什么“新的反抗形式”。
第 7 页,共 9 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D
6.A
7.B
8.D
9.B
10.B
11.A
12.C
13.D
14.A
15.D
16.B
17.A
18.B
19.C
20.C
21.D
22.A
23.C
24.C
25.【小题 1】大河流域文明(或农耕文明);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
源,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题 2】时间跨度大,领域广泛;范围广阔;双向交流;阿拉伯人。
第 8 页,共 9 页
【小题 3】多元文明并存,且相互交流、借鉴推动共同发展
26.【小题 1】伯里克利时期。
【小题 2】《权利法案》;有效地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了世界各国民
主政治的进程。
【小题 3】美国独立战争;废除君主模式,实行总统选举制,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小题 4】封建制度;动摇欧洲封建制度,推广近代欧洲新秩序原则,推动法制现代化进程。
【小题 5】民主政治具有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稳定进步,需要不断完善发展
27.【小题 1】思潮:人文主义;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小题 2】原因:受到 17 世纪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关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
的理论准备。
【小题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特点:科学性;实践性。
【小题 4】关系:思想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变革
28.【小题 1】由独立自主的作坊生产转变为依附于机器的流水线作业;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小题 2】实际工资持续下降;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加剧。
【小题 3】暴力反抗机器;局限于个别地区;仅针对制度单一方面。
【小题 4】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第 9 页,共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