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二十九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二十九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二十九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小题,共 24分。
1.“文明一古国,象形文字早,肥沃淤泥多,农业常收获”。该文明古国应是( )
A. 古代希腊 B. 古代埃及 C. 罗马城邦 D. 古代印度
2.“尼罗河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退水以后,他们还需要
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同时,为了准确的预测
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古埃及人展开天文学研究。”由材料可知( )
A. 古埃及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 B. 古埃及人崇拜尼罗河
C.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 古埃及重视天文学
3.“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下列
文明成果,产生于这个区域的是( )
A. 胡夫金字塔 B. 楔形文字 C. 帕特农神庙 D. 大竞技场
4.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
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 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 君主权力衰落 C.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 国内矛盾激化
5.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6.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垄断了祭祀、军事、行政以及征收赋税的权力,而被
征服的土著居民则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这表明( )
A. 印度社会的宗教矛盾非常尖锐 B. 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C. 雅利安人占印度人口的大多数 D. 印度文明是由雅利安人创造的
7.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有。
如:“借花献佛”“因果”“唯心”“世界”等。这一宗教开始对外传播是在( )
A. 公元前 6 世纪 B. 公元前 4 世纪 C. 公元前 3 世纪 D. 公元前 1 世纪
8.“雅典的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提供税收,但没有政治权利和占有土地的经济权
利”。这揭示了雅典( )
A. 社会经济主要依靠移民 B. 民主政治有较大局限性
C. 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D. 外邦人与奴隶待遇无异
第 1 页,共 7 页
9.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愈加突出,平民为了争取充分
的政治权利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为此,罗马( )
A. 设立元老院 B. 设立保民官 C. 建立元首制 D. 推行万民法
10.据统计,1 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 66 天; 2 世纪时有 123 天; 4 世纪时增至 175 天。在节
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段材料可用于探究( )
A. 罗马城邦的兴起 B. 罗马帝国的扩张 C. 罗马帝国的衰亡 D. 罗马公历的缘起
11.《荷马史诗》是充满神话色彩的文学作品,但是,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对照《伊利亚
特》中的细致描述,发现了特洛伊古城。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
A. 是严谨的史学巨著 B. 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 是可靠的原始史料 D. 是希腊的唯一史料
12.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思想高尚……尽力遵循理性而生
活”。从中可得出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融合了东西方的文明 B. 忽视对现实的关注 C. 关注对人本身的研究 D.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13.“儒略历制定之前,罗马旧历为阴阳历,祭祀常因政治或战争随意增减天数,导致季节与月份严重脱
节。后来凯撒在埃及征战时,借鉴埃及的太阳历,命天文学家制定新历。”材料反映了儒略历制定的
A. 过程 B. 背景 C. 内容 D. 影响
14.“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与材料相关的封建制
度在西欧普遍存在于( )
A. 8 世纪前期 B. 9 世纪 C. 11 世纪 D. 13 世纪后期
15.这个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个帝国是( )
A. 查理曼帝国 B. 奥斯曼帝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罗马帝国
16.“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
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他们”是( )
A. 市民 B. 部民 C. 管家 D. 农奴
17.《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写道,“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
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
为他偷懒的话。”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庄园经济的哪一核心特点( )
A. 庄园内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剥削形式
C. 农奴对土地拥有人身自由 D. 庄园法庭完全维护农奴权益
18.1130 年,英王亨利一世给伦敦颁发的特许状规定:“伦敦负责城市财务和司法事务的城市司法官员由
市民选举产生,伦敦通过民众大会和都市法院的小法庭行使司法管辖权……”由此可知,伦敦( )
第 2 页,共 7 页
A. 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 形成了严格的手工业行会制度
C. 成为英国最大的商业贸易城市 D. 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与自治权
19.中世纪大学在欧洲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推动了学术研究和教育的世俗化。大学的专业课程包括
A. 文法 B. 医学 C. 天文 D. 修辞
20.“1453 年 5 月 29 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
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
界。”这段材料主要是在( )
A. 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 B. 惋惜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C. 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 D. 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
21.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从如图示意图可知,拜占庭文化( )
A. 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B. 继承奥斯曼帝国文化 C. 具有革故鼎新的特点 D. 照搬希腊的古典文化
22.“他采用协议的形式规范来自麦加的穆斯林与麦地那穆斯林的关系,……共同组成统一的社会群
体。”材料叙述的是( )
A. 领主对佃户的管理 B. 西欧城市自由与自治 C. 国家对部民的统治 D. 阿拉伯国家雏形产生
23.“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
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 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 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 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D. 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2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②希腊城邦的兴起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 ④罗马帝国的分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约公元前 600 年后,一度强大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明在古典希腊罗马文明的辉映下黯然失
色,并为后者所主宰。……在希腊文明盛期与罗马文明盛期之间的是希腊化文明时期。……在希腊化的过
程中,除了政治和经济影响外,希腊文化也散播到可能还处于蒙昧状态的亚洲广大地区。
第 3 页,共 7 页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上卷》
材料二:东亚的伟大文明中,日本文明发展最晚。……早期日本的落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它与
亚洲大陆隔绝的地理环境。……在盛唐时代,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了高潮,它标志着日本社会演进
到一个转折点。……他们在消化吸收外国因素并改造利用方面……更有首创精神。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上卷》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征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明”的军事行动。根据材
料一,概括“希腊化”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早期日本落后的原因。哪一事件体现了“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了高潮”?据
材料,概括该事件的特点。如何理解“日本社会演进到一个转折点”?
(3) 对比材料一、二,归纳文明传播的方向。
(4) 综上所述,概括世界古代不同文明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左图所示法典诞生于古代两河流域,由古巴比伦国王①
______ 制定。它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一部较为完整的② ______ 。
(九年级上册)
(2)左图中的人物③ ______ 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④
______ 政治发展到高峰。在当时的雅典城邦,⑤ ______ 是最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九年级上册)
(3)左图铜板所刻成文法颁布于⑥ ______ (时间),是罗马⑦
______ 建设的第一步。后来,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
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⑧ ______ 、
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4)左图中的人物是⑨ ______ 帝国皇帝。他为了稳固帝国的社
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命人编辑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统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称为⑩ ______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九年级上册)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制的认识。
第 4 页,共 7 页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初期,各地经济联系薄弱。政治上,分裂割据占据支配地位,王权弱小。查理大帝虽
然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很快走向解体。城市兴起之后,新兴的市民阶级与王权结成联盟,反对割据势
力,从而帮助王权取得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
——摘编自任宪宝主编《全球通史 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材料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特别是早中期的文化深受教会的影响。骑士文学在十二三世纪繁荣起来,骑士
文学的特点是较少受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束缚,追求情感表达,富于浪漫和世俗的色彩。封建时期的西欧,
还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世俗大学。大学的创立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兴起。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读本 世界历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列举“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上述特征的原因;写出材
料一中“查理大帝”被称为“罗马人皇帝”的时间;根据材料一,概括“实现了国家统一”的因素。
(2) 结合所学,列举一例“世俗大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骑士文学”和“大学创立”的共
同影响。
(3) 综上所述,概述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
第 5 页,共 7 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B
6.B
7.C
8.B
9.B
10.C
11.B
12.C
13.B
14.A
15.A
16.D
17.B
18.D
19.B
20.D
21.A
22.D
23.B
24.D
25.【小题 1】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小题 2】它与亚洲大陆隔绝的地理环境;大化改新;消化吸收外国因素并改造利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
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小题 3】自西向东。
【小题 4】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
第 6 页,共 7 页
26.①汉谟拉比;②成文法典。
,③伯里克利;④奴隶制民主;⑤公民大会。
,⑥公元前 450 年左右;⑦法制;⑧万民法。
,⑨拜占庭(东罗马);⑩《罗马民法大全》。
,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法制建设应符合国情,不断完善;民主法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秩
序和公平正义
27.【小题 1】特征:经济联系薄弱;政治分裂割据;王权弱小。原因:西欧封建制度下土地分封导致权力
分散;城市兴起前生产力水平低下,区域间经济联系薄弱。时间:800 年。因素:城市兴起推动新兴市民
阶级与王权结盟;王权通过打击割据势力实现统一。
【小题 2】世俗大学:巴黎大学(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共同影响:打破教会垄断;促进世俗文化
发展;推动思想解放。
【小题 3】趋势:政治上从分裂割据向国家统一发展;文化上从教会垄断向世俗文化兴起转变;经济上从
庄园经济向城市商品经济演进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