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小题,共 24分。
1.旅行社宣传语“沿尼罗河而行,观赏金字塔的壮美,感受法老权威”,游客将领略的是( )
A. 古埃及的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罗马文明
2.要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是( )
A. 当地的神话传说 B. 空中花园遗址 C. 《汉谟拉比法典》 D. 历史研究著作
3.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率高等级的职业,不同
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度 B. 种姓制度 C. 领主制度 D. 专制制度
4.准确识图是中学生需要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图示意图描绘的是( )
A.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路线 B. 古印度佛教外传路线
C.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D. 种姓制度传播路线
5.公元前 5 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
里的“黄金时代”是指( )
A. 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迈出了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 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6.亚历山大东征时,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巴比伦的天
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这些措施说明( )
A. 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 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7.公元前 451—前 450 年颁布,以文字的形式将法律公布于众,大大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跋扈,使平民在法
律规定的范围内取得了同贵族平等的权益,为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材料描述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罗马民法大全》
8.公元前 27 年 1 月 16 日,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尊号,他自称为“元首”,即国家第一人,第
一公民,他的名字列在元老院名册的第一位。“他”( )
第 1 页,共 8 页
A. 巩固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B. 创立了儒略历
C. 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D. 反对君主专制
9.古希腊神话中,诸神不仅拥有人的外形,更具备人类的情感、欲望乃至缺点。这些故事实质上折射了人
类自身的生活体验。此现象最能说明古希腊( )
A. 城邦民主制度臻于完善 B. 盛行否定神灵存在的观念
C. 文化传统蕴含人文思想 D. 社会普遍缺乏宗教神权意识
10.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这
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 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 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 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D. 奠定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律基础
11.公元前 46 年,独裁官凯撒发现,必须在闰月中加入 90 天,才能使月份和季节匹配。在埃及学者索西
尼斯的帮助下,罗马人制定了儒略历。儒略历可以用来解读( )
A. 公历的起源 B. 庄园的出现 C. 城市的自治 D. 大学的兴起
12.“封赐土地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受赐着必须对赐予者宣誓效忠的仪式被称为‘臣属宣誓”,这进一
步确立和巩固了金字塔的封建内部的等级关系”。上文体现的制度( )
A. 印度种姓制度 B. 君主专制制度 C. 封君封臣制度 D. 城市自治制度
13.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序号与国家或王朝对应正确的是
( )
A. ①西罗马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 B.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C. ①西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法兰西 D. 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波斯帝国
14.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 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B.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 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 具有自给自
足特征
15.12 世纪,法国琅城市民通过赎买获得了自治权,但主教背信弃义收回特权,市民武装起义杀死主教。
最终在国王特许下,琅城重新获得自治。这反映中世纪城市争取自治的方式有( )
第 2 页,共 8 页
A. 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 B. 国王恩赐与市民选举
C. 和平谈判与教会支持 D. 庄园联合与行会抗争
16.“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表述的是西欧大学兴起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影响 D. 特点
17.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这
使帝国文化独具特色,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个帝国是( )
A. 罗马帝国 B. 奥斯曼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8.某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在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方面,
该法典也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部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拿破仑法典》
C. 《罗马民法大全》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从 7 世纪中期开始,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改革比法、德、意、英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
建制度。这次改革史称( )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百日维新
20.日本仿效中国隋唐时期的土地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大化改新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变
为土地所有者对农民的剥削关系。因此,大化改新( )
A. 巩固了日本皇室的统治 B. 推动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C. 使日本开始了幕府统治 D. 标志着武士道精神形成
21.12 世纪晚期,日本进入近 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幕府将军完全听从天皇的命令 B. 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 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 D. 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22.“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和政治体系以及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它是阿拉伯文明独
特的印记。”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23.阿拉伯帝国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
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材料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
A. 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B. 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
C. 统治者轻视人才教育 D. 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
24.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
合这一观点的是( )
第 3 页,共 8 页
A. “儒略历”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阿拉伯数字”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0分。
25.古代亚非文明源远流长、各具特色。
材料一
图 A
图 B
材料二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 1000
头母牛和 1 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 100 头母牛和 1 头公牛。(杀)
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 10 头母牛和 1 头公牛。
——摘编自古代印度的一些法律条文
(1) 材料一图 A ______ 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中, ______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图
B ______ 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
(2) 材料二中法律条文与古印度的哪一社会等级制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不同地域文明的认识。
26.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
第 4 页,共 8 页
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西罗马帝国于公元 476 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它的繁荣。公元 6 世纪,查士丁尼西征,浪
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速了帝国统治危机,拜占庭帝国陶醉已有的辉煌,不屑学习和其它文明的优点和
长处,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拜占庭帝国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材料一图示中封赐的纽带是什么?归纳该制度的特点。
(2) 材料二中日本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是哪个国家?由此进行了哪场改革?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
的影响?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4) 综上所述,我们能从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27.【民主法制 文明奠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们终年忙于耕耘收获,没有闲暇参与政治,而工匠、商贩或雇工却乐于如此……所以,穷
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上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的)。”
——摘编自冯金明《公民社会的起源: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建立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
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平民纷纷要求制定成文
法……公元前 451-450 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相《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查士丁尼下令对罗马法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
上,拜占庭帝国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在法典中宣传皇帝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想要通
过军权神圣化来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15、16 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罗
第 5 页,共 8 页
马法影响了西欧大部分地区的民法法典。
——摘编自 [美]杰里 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如何巩固民主政治的。哪一人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
展到高峰?
(2) 根据材料二,简述《十二铜表法》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制定的,并说明这一法律颁布产生的作用。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民法大全》颁布的意义,并列举这一法律文献的组成文献。
(4)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看法。
第 6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B
6.D
7.C
8.C
9.C
10.D
11.A
12.C
13.C
14.D
15.A
16.A
17.D
18.C
19.A
20.B
21.D
22.C
23.B
24.D
25.【小题 1】金字塔;太阳历;楔形文字。
【小题 2】种姓制度;等级森严,世代相袭。
【小题 3】不同地域文明因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呈现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的特点
第 7 页,共 8 页
26.【小题 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土地;等级森严,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小题 2】中国;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小题 3】查士丁尼西征消耗国力;拒绝吸收其他文明成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攻。
【小题 4】改革推动社会进步;要善于学习他国长处
27.【小题 1】如何巩固:实行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公民大会中各阶层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人物:伯里克利。
【小题 2】状况:罗马共和国初期实行的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所垄断。这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
抗,要求制定成文法。
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
洲法学的渊源。
【小题 3】意义:有利于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保障皇帝的专制权力;影响了西欧国家民法典的制
定等。
组成文献:《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小题 4】看法:法律制度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或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
进步的重要保障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