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美达菲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南开区美达菲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学科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
1. 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由于尼罗河流域
A.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 适合于农业耕作
C. 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D. 有利于建金字塔
2. 古埃及由于尼罗河泛滥后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对几何学比较重视……古巴比伦则因为农业生产依靠天文历法,因此其天文历法比较发达。这说明( )
A. 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发展方向无关 B. 古埃及的科技领先于古巴比伦
C. 两大文明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D. 生产实践的差异影响科技走向
3.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进攻波斯,10年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此时间采用公元纪年为( )
A. 公元前4世纪初期 B. 公元前4世纪后期
C. 公元前3世纪初期 D. 公元前3世纪末期
4.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5. 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现代欧洲的基础,同时也为罗马文化在欧洲大陆及其它地区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在罗马帝国时期的是( )
A. 颁布《十二铜表法》 B. 编制《儒略历》
C. 推行万民法 D. 修筑帕特农神庙
6.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7.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中说,“皇帝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 皇帝的地位高于法律的地位 B.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C. 编纂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D. 皇帝的权威来自于法律
8. 13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校长罗伯特·哥罗塞特斯特曾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质疑,并用数学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这可用以说明英国早期大学( )
A. 引领文艺复兴潮流 B. 摆脱了教会的思想束缚
C. 鼓励质疑的科学精神 D. 推动了自治城市的出现
9. 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
A. 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 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 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D. 封臣与领主之间的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10. 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使日本( )。
A. 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B. 进入奴隶社会
C. 进入封建社会 D.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1. 十四世纪以后,领主自营地大为缩减,庄园开始衰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领主经营不善,纷纷破产 B. 农奴纷纷出逃,劳动力缺乏
C. 城市的重新复兴,商业繁荣 D. 生产力发展,农村发生新变化
12. “为此,他们便不得不……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下作品与这一阐述相符合的是( )
A. 《荷马史诗》 B. 《掷铁饼者》 C. 《蒙娜丽莎》 D. 《天方夜谭》
13. 14—16世纪,世界发生剧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剧变是指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达·芬奇和哥伦布都生活在世界发生剧变的时期
③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被发现”的时候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他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了大西洋,后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接下来三个月的航行,风平浪静。他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杀死,剩下的船员经印度洋,绕过非洲返回西班牙。该航行
A. 最早到达印度 B. 发现美洲大陆 C. 开启三角贸易 D. 穿越了太平洋
15. 由于气候适宜,加上黑奴在殖民者的压迫下拼命劳作,美洲种植园的发展迅速,种植园园主获得了大量的糖、烟草、茶叶等原料,赚取了巨大的财富。这旨在强调“三角贸易”( )
A. 加快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 客观上促进美洲的开发
C. 带动世界各地经济交流 D. 加速了非洲的贫困落后
16. 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 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 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 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17. 近代民主制度能够首先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据此可知,近代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是( )
A. 英国的传统习惯 B. 分封制中丰富的妥协因素
C. 英国议会传统和习惯法 D. 教会的制约
18. 下图是《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纪念币,之所以纪念《权利法案》颁布,是因为它( )。
A.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 向世人宣布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原则
C. 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
D. 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19. 18世纪后期,北美的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而茶的消费量却在下降。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茶成为英国殖民压迫的象征。咖啡馆是革命者秘密集会的场所,喝咖啡成了爱国的表现。与这一历史现象联系最密切的是( )
A. 1787年制宪会议 B. 英法七年战争
C. 1812年英美战争 D. 北美独立战争
20. 自1776年费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后,该宣言即被印刷成几百份并被分送到当时的13个殖民地。各地人民纷纷拥上街头,载歌载舞,教堂更是以彻夜不停的钟声,欢庆自由的来临。这说明,《独立宣言》( )
A. 传播了欧洲启蒙思想 B. 使北美人民获得自由
C. 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 D. 推动了北美独立运动
21.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上述条款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A. 君权神授,王权专断 B. 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C. 成为工业化国家 D.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22. 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 稳定了法国政局 B. 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 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D. 扩大了法国疆域
23. “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殖民帝国的建立为工业帝国提供了( )
A. 资金和市场 B. 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C. 技术和资金 D. 不可少的政治前提
24.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随着拿破仑失败,法国革命似乎终于成为过去,欧洲的保守势力获得了胜利。但是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波及欧洲大陆,而这一进程同政治上保守的安排是针锋相对的。事实证明,经济上的进步势力比政治上的反动势力更为强大。作者意在表明
A. 法国大革命宣告失败 B. 拿破仑战争破坏生产
C. 工业化成为发展趋势 D. 经济上反动势力强大
25. 列宁认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在这里,他阐述了( )
A.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条件 B.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C.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D.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艺术与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掷铁饼者》 作品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展现了铁饼即将掷出的关键一刻,动感十足。体现当时人的精神面貌。 图2 帕特农神庙 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柱廊建筑体现了一种自由、开放、民主的气息。浮雕刻画的人物彰显了对人的关注。
图3 中世纪圣母像 人物面无表情,姿势僵硬 图4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圣母温柔娴静,圣子可爱
(1)依据材料一中图1和图2,概括古希腊雕塑和建筑中蕴含的精神。指出图3、图4两幅绘画作品的风格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①水彩画《攻占巴士底狱》,法国画家让-皮耶尔·韦尔创作于1789年。 ②油画《独立宣言》,于1817年制作,后被放置在美国国会大厅。 ③油画《博戈因将军在萨拉托加投降》,1821年完成,被挂在美国国会大厅。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仿照示例,简述与画作①和②相关的历史事件。
示例:③1777年,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材料三 1871年,巴黎人民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主要领导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他是一位用歌曲作为工具的宣传家。20世纪初,《国际歌》传入中国。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工人们曾唱着《国际歌》携手斗争。在南昌起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也唱响了催人奋进的《国际歌》。
——摘编自陶乐《国际歌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等
(3)结合所学,指出欧仁·鲍狄埃所宣传的思想。依据材料三,说明《国际歌》对华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汇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000人。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四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材料二:中世纪时期,宗教占据统治地位,其服饰在宗教文化的浸渍下,形成神性与时代审美相融的艺术风格。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服饰风格经历了明显的变化,展现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追求和对个体表达的重视。这个时期的服饰风格与中世纪相比更为简洁、优雅,人们开始利用服装的剪裁来凸显甚至夸大人体的美,强调女性的曲线美,以及男性的雄健伟岸。
——摘编自《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西欧服饰史》
材料三:哥伦布日又称哥伦比亚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以纪念哥伦布于1492年首次登上美洲大陆。
材料四:北大西洋移民体系带动了沿岸港口的商业贸易,伦敦、里斯本等城市兴起。1783~1793年,英国利物浦在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三角贸易中净赚了1200万英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兴城市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写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特点。
(3)许多拉美民众认为,虽然哥伦布被欧美国家奉为发现新大陆的英雄,却是拉美灾难之源,因此要为哥伦布日换个名字。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为哥伦布日换个名字并写出理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殖民扩张对欧洲产生的深远影响。
28. 人类社会建立法律的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以文字谁请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
②《十二铜表法》用文字将法律条文固定下来,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③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律化,汇编成《罗马民法大置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
(1)历史事实是客观发生的事情,历史解释是对客观史实的看法、评价等。请你将材料一的内容进行分类(写序号)。并写出《罗马民法大全》在欧洲法制史上有何影响?
材料二:《权利法案》条款(部分)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2)依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权力。并说出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的原则及局限性。
材料三:在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被称为近代宪法。资产阶级国家强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其次是以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并且依法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的行使。
——摘编自许兵《试论近代宪法的基本功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美国家法律的主要功能。结合英、美颁布的法律文献的内容及影响,请你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九年级历史学科10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对人体美的欣赏、对生命活力的赞美,以及民主、自由的社会理念;图3展现了中世纪时期的人物形象,注重宗教内涵,显得呆板僵硬。图4则呈现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主导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体现出温柔和生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崛起,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的和谐,艺术风格从宗教神秘过渡到对现实、对人的关注。
(2)水彩画《攻占巴士底狱》描绘了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油画《独立宣言》涉及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科学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团结与革命;《国际歌》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催发了对工人阶级斗争精神及革命理想的认可,并激励中国革命斗争的发展。
(4)艺术是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工具。它通过表现形式和主题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思潮。
【27题答案】
【答案】(1)新兴城市特点: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等地区;由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聚集形成;规模小,人口少。
(2)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特点:追求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重视个体表达;简洁、优雅;利用服装剪裁凸显人体美(强调女性曲线美、男性雄健伟岸)。
(3)新名字:“殖民日”。理由:哥伦布的航行开启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统治,给拉美人民带来灾难(如屠杀、奴役、疾病传播等)。
(4)殖民扩张对欧洲影响:促进了欧洲城市兴起(如伦敦、里斯本等);通过三角贸易(如利物浦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三角贸易),欧洲积累了大量财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28题答案】
【答案】(1)历史事实:① 历史解释:②③。
影响:《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欧洲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2)《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方面:①未经议会同意,国王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的权力为非法。②未经议会准许,国王征收金钱的权力为非法。
原则: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原则。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和白人男子有相等的政治权利。
(3)主要功能:①强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制约政府权力。②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依法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行使。
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