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夯基考物理(A)试卷(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大同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夯基考物理(A)试卷(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夯基考物理(A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到第二章第1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21日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届时,广州将承担起盛大的开幕式,而深圳则将负责闭幕式。运动会中随处可见各种运动,例如竞走、跳伞、跳水、铅球运动等,关于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竞走运动员全程20公里的运动轨迹时,不可以把他视为质点
B. 跳伞运动员下落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是选择大地为参考系
C. 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过程中的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D. 铅球比赛中要求每次投掷需在90s内完成,90s指的是时间
2. 褐马鸡是山西省的省鸟,也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图甲所示,假设一只褐马鸡从M点经过P点飞到N点,其运动轨迹如图乙中曲线所示,M点和N点的直线距离为130m,实际从M点飞到途中的P点用时3min,路程为55m,在P点停了9min,从P点飞到N点用时6min,则利用以上信息可计算出的物理量是( )
A. 褐马鸡从M点到P点平均速度的大小 B. 褐马鸡从M点到N点平均速度的大小
C. 褐马鸡到达P点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D. 褐马鸡到达N点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3. 2025年6月20日,太原机场迎来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第二条商业载客航班,此次开通的广州 太原航线,将为山西民众出行带来全新体验。请根据所学的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知识,对飞机运动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 飞机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不可能减小 B. 飞机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飞机的加速度大,则速度变化一定快 D. 飞机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4.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太原还有206km;乙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10km/h。关于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6km是位移,110km/h是平均速度 B. 206km是路程,110km/h是瞬时速度
C. 206km是位移,110km/h是瞬时速度 D. 206km是路程,110km/h是平均速度
5. 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做减速运动
B. 该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比的加速度大
C. 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减小7m/s
D. 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反
6. 如图所示为M、N两车在平直公路上两条相邻车道上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车做直线运动,N车运动轨迹是曲线
B. M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 N车速度不断减小
D. 两车在途中有两次相遇
7. 2025年某地中考体育测试在标准田径场上进行(第1分道周长400米),甲、乙两个同学跑100米和跑1500米成绩分别为16秒和5分钟,关于甲、乙两个同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跑100米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25m/s
B. 甲同学跑100米的最大速度大小为15m/s
C. 乙同学跑1500米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D. 乙同学跑1500米的位移大小是甲同学跑100米位移的15倍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如图所示是一列高铁从减速进站停靠到加速出站的过程,传感器记录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高铁减速进站时的加速度为 B. 高铁加速出站的加速度为
C. 高铁在减速阶段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D. 高铁在加速阶段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9. 甲、乙、丙三位同学晚饭后在学校田径场上散步,出发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甲、乙同时出发时乙在甲前方处 B. 甲、丙同一起点出发,但丙比甲早
C. 甲、乙、丙出发后均做加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丙出发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10. 在距离地面40m高的位置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5m后回落,最后落至地面。从小球被抛出到落至地面,共历时4s,落地前瞬间小球速度的大小为30m/s。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则小球在最高点的坐标为
B. 从最高点到落地点,小球的位移为
C. 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平均速度为5m/s
D. 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速度变化量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如图所示,图甲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示意图,图乙是该打点计时器在某次实验中打出的纸带。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B.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约为8V,可以用6节1.5V的干电池供电
C. 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当接入电源频率为50Hz时,则每0.2s打一个点
D. 选用平整的纸带,不让纸带卷曲歪斜,有利于减小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之间的摩擦
(2)某同学按正确的操作实验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处理时每隔1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上字母A、B、C、D、E、F(中间的点未画出),如图乙所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进行测量间距分别为、、、、.由读出数据可计算出打下AF段纸带时重物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 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有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除上述器材外,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 刻度尺 B. 秒表
C. 约8V交流电源 D. 220V交流电源
(2)小组通过实验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小车从C到D点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 受台风影响,某市境内所有高速公路实施封闭管控。假设某客车行驶到高速路口又沿原路返回,如图所示为其沿直线运动的x t图像,取客车开始运动的方向(向东)为正方向,根据x t图像,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2)求客车在前25s内的速度;
(3)求客车在74~94s内的速度。
14. 2025年秋学校运动会期间,小明利用无人机拍摄运动健儿的比赛画面。某次试飞过程中,无人机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求无人机在4~6s的位移大小;
(2)求无人机在前4s内、4~6s内和6~10s内的加速度;
(3)在图丙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无人机前10s运动对应的a-t图像。
15. 如图所示,某地交警在公路上安装了一种测速仪,在一次测速过程中,大巴车匀速驶离固定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测速仪向大巴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的速度大小是340m/s.零时刻第一次发出信号,经1.6s测速仪接收到经大巴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发出第二次信号的时刻是25.0s末,从第二次发出信号经3.8s测速仪接收到大巴车反射回来的信号。求:
(1)大巴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若该路段大巴车限速60km/h,请判断该大巴车是否超速.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题答案】
【答案】AB
【9题答案】
【答案】AD
【10题答案】
【答案】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题答案】
【答案】(1)AD (2)
(3)
【12题答案】
【答案】(1)AC (2) ①. 0.10 ②. 1.10 ③. 1.28 ④. 1.8
【13题答案】
【答案】(1)见解析 (2)大小2m/s,方向向东
(3)大小2.5m/s,方向向西
【14题答案】
【答案】(1)
(2),,
(3)
【15题答案】
【答案】(1)
(2)未超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