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表是英国对华输入鸦片数量的统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A.直接导致英国发动对华战争 B.陈化成奉旨到广东查禁鸦片
C.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D.鸦片泛滥不会导致政治腐败
2.19世纪中期,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市场,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了改变。中国人民面临的新课题是( )
A.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B.发展教育,更新传统文化
C.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 D.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一封信中提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信中的两个强盗是( )
A.英国、法国 B.美国、日本 C.俄国、德国 D.英国、美国
4.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极端不义的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西方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C.列强通过投资办厂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东面第二块浮雕,描绘了一场爆发于1851年的农民起义,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由此拉开序幕。这场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冠县起义 D.金田起义
6.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中指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不是反革命方面的强大。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是决定太平天国败亡的一个最重大的因素。”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
A.永安封王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安庆陷落
7.太平天国曾经制定了两个施政纲领,最终都未能得以实施。为此,同学们展开了激烈争论。说法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后人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形象化的总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反映其“主观目标未达成,客观上却催生了新事物”的矛盾性。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的是( )
A.自强求富 民族资本主义 B.变法图强 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推翻清朝统治 D.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9.《甲午战争史》中记载:“(1895年)2月11日,丁汝昌见陆援和突围皆完全无望,便服毒自尽,以身殉国。14日,牛昶昞代表清军在投降条约上签字,将港内北洋舰队所剩全部舰只、炮台和军械弹药交给日军,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0.《时局图》是清末兴中会会员、爱国华侨谢缵泰创作的政治漫画,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即将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峻形势。画面中一头巨熊霸占着中国北方,它代表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德国 D.美国
11.晚清时期,有一群知识分子,他们认识到,学习西方技术已不足以救国,必须学习西方制度,认为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他们是(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12.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清政府为顺应时代需求,先后创办京师同文馆与京师大学堂。二者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近代教育的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自强求富的探索 D.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
13.下图是义和团的旗帜,它鲜明地表达了义和团( )
A.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精神 B.带有迷信的落后性
C.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D.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14.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以上史实反映出的实质是( )
A.慈禧太后与列强结下深厚友谊
B.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慷慨大方
C.慈禧太后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D.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5.同学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搜集到如下文件。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民族对外来侵略的抗争 B.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C.中国现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D.中国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二、综合题
16.以史为镜·晚清战史启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船炮叩国门】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的古老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战败探根源】
材料二 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狂,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
——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清军火绳枪(鸟枪) 英军燧发枪
长2米,需两人配合使用,射程仅100-150米,射速1-2发/分钟,雨天易失效,半数士兵仍用冷兵器。 射程200-300米,射速3-4发/分钟,可靠性高,全员装备。
【条约侵主权】
材料四 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
——中英《 ① 》
材料五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对象,永远让与日本。
……
二、 ② 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中日《马关条约》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请以世纪、年代的方式写出这次战争爆发的时间。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3)请补全材料中①②处。根据两则材料概括,这些条款破坏了中国什么主权?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17.历史小组以“观史明志·中华抗争显气节”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旧址诉说抗争历史】

旧址1 林则徐销烟池旧址 旧址2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
【图片展示守土壮举】
图1 左宗棠抬棺出征 图2 镇南关大捷
【表格列举英雄豪杰】
战争名称 事迹
鸦片战争 在虎门炮台, ① 督率将士殊死抵抗,终因弹尽粮绝,壮烈殉国。
甲午中日战争 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 ② 欲撞击日舰与其同归于尽,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 ③ 保卫战中,直隶提督聂士成殉国。
(1)从以上两幅图片中任选其一,介绍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要求:从时间和意义的角度作答)
(2)图1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果怎样?图2事件在整场战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将以上人物小传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能感受到怎样的精神品质?
18.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等多维度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革新】
【制度求索】
【实业筑基】
图3 1903年的大生纱厂分厂 1895-1900年间创办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外资企业对比表
(1)图1反映出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图2展示的是洋务派在哪方面的建设成果?
(2)上图两份报刊是广泛传播维新思想的利器,它们反映了哪一时代主题?最终推动了哪一变法改革的发生?
(3)图3企业是谁创办的?他带动国人走上了什么道路?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哪一特点?
(4)作为青少年,你能为祖国和家乡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哪些努力?
19.同学们以“探寻发展之路”为主题进行项目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体会切肤之痛】
材料一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二
【任务二 探究发展保障】
卡片1事件: ① 时间:1884年 意义: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卡片2事件:台湾建省 时间:1885年 意义: ②
【任务三 论证发展动力】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1)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的俄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指的是什么?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中都有哪国侵略者?
(2)将卡片中①②处补充完整。
(3)请以“近代史上,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选择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D
6.C
7.C
8.A
9.D
10.B
11.B
12.A
13.C
14.D
15.B
16.(1)战争:鸦片战争;时间:19世纪40年代。
(2)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武器落后。
(3)补充:①北京条约;②台湾。
主权:领土主权。
(4)感悟: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加强经济建设,增强国力;我们要积极向先进国家学习。
17.(1)示例一:旧址1,1839年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示例二:旧址2,1841年三元里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
(2)事件:左宗棠收复新疆。
结果: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领土。
作用:扭转了战局。
(3)①关天培;②邓世昌;③天津。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英勇无畏等。
18.(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或者制造武器装备);军事方面
(2)变法图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3)张謇;实业救国;资金少(规模小)
(4)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创新意识等等
19.(1)好处: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国家:日本。
(2)①新疆建省;②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3)【示例】观点:近代史上,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之路。
论述:洋务运动经过30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使更多仁人志士关心国家命运,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对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也产生长远影响。
由此可见,近代史上,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之路。
选择其它史实,可论述如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