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边形 2026年中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课件 (河北)(5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四边形 2026年中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课件 (河北)(5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章 四边形
第五节 多边形(含正多边形)
节前复习导图
多边形的性质
中点四边形
多边形
(含正
多边形)
正多边形
的性质
内角
外角
对称性

教材知识逐点过
考点
1
多边形的性质(2022.5)
内角和定理 n(n≥3)边形的内角和为
外角和定理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对角线 过n(n>3)边形一个顶点可引(n-3)条对角线,n边形共有 条对角线
【温馨提示】1.n(n>3)边形具有不稳定性;2.多边形剪下一个角后,边数“或多或
少或不变” (n-2)×180°
360°

考点
2
正多边形的性质(6年5考)★重点
边 正n(n≥3)边形各条边相等
内角 各个内角相等,正n(n≥3)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为
外角 各个外角相等,正n(n≥3)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
对称
性 1. 正多边形都是 对称图形,其中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也是中心对称
图形;
2. 正n边形有 条对称轴



n
考点
3
中点四边形
1. 定义:依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
2. 常见结论:
原图形 任意 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对角线 相等的 四边形 对角线 垂直的 四边形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
中点四边形的形状 平行 四边形 菱形 矩形 正方形 菱形 矩形 正方形
图示
3. 特殊四边形中,连接各边中点得到的新图形,面积等于原图形面积的一半.
4. 中点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原图形两条对角线的和.
基础题对点练
1. [冀教八下习题改编] 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2. [北师八下习题改编] 有一个内角和为1 080°的正多边形,那么这个正
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为 .
5 
45° 
3. [北师八下习题改编] 如图,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2,连接AE,
延长CD至点G.
(1)∠ABC的度数为 ,∠EDG的度数为 ;
(2)正六边形ABCDEF的对称轴有 条;
(3)AE的长为 ,除AE外,该正六边形中还可以作出 条与
AE长度相等的对角线.
120° 
60° 
6 
2  
5 
4. [冀教八下数学活动改编]如图,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分别是E,F,
G,H,若AC=8,BD=6,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
14 
河北中考真题精选
多边形(2022.5)
命题点
1
1. (2022河北5题)如图,将三角形纸片剪掉一角得四边形,设△ABC与四
边形BCDE的外角和的度数分别为α,β,则正确的是( A )
A. α-β=0
B. α-β<0
C. α-β>0
D. 无法比较α与β的大小
A
正多边形的判断与计算(6年5考)
命题点
2
2. (2024河北11题)直线l与正六边形ABCDEF的边AB,EF分别相交于
点M,N,如图所示,则α+β=( B )
A. 115° B. 120°
C. 135° D. 144°
B
变式
2.1 (2025自贡)如图,正六边形与正方形的两邻边相交,则α+β=( B )
A. 140° B. 150°
C. 160° D. 170°
B
3. (2021河北10题)如图,点O为正六边形ABCDEF对角线FD上一点,
S△AFO=8,S△CDO=2, 则S正六边形ABCDEF的值是( B )
A. 20 B. 30
C. 40 D. 随点O位置而变化
B
【解析】如解图①,连接AC,易知四边形ACDF为矩
形.∵S△AFO=8,S△CDO=2,∴S△ACO=2+8=10,
∴S矩形ACDF=10×2=20.如解图②,正六边形ABCDEF被分割成12个全等的小直角三角形,可知每个小直角三角形
的面积为20÷8= ,∴S正六边形ABCDEF= ×12=30.
解图①
解图②
4. (2025邢台模拟)如图,在探究活动中,某数学小组将两张完全重合的正
六边形纸片的中心O用图钉固定住,保持下方正六边形纸片不动,将上
方正六边形纸片绕点O顺时针旋转(0°<α<60°),旋转后上方正六边形
纸片的两边与边AB分别交于点M,N. 该小组得到结论Ⅰ、Ⅱ,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 )
A
结论Ⅰ:当α=30°时,阴影部分是正十二边形;
结论Ⅱ:连接OM,ON,在旋转过程中,∠MON的度数不变.
A. 结论Ⅰ、Ⅱ都正确
B. 结论Ⅰ、Ⅱ都不正确
C. 只有结论Ⅰ正确
D. 只有结论Ⅱ正确
【解析】如解图,当α=30°时,连接OA,OB,OC,OD,AD,由旋转性质可知,∠AOC=∠BOD=30°,由正六边形可得∠COD=∠AOB=60°,∠OAM=∠ODM,∴∠AOD=∠BOD=30°,
∵OA=OD,∴∠OAD=∠ODA,即∠MAD=∠MDA,
∴AM=DM,∴△AOM≌△DOM(SAS),∴∠AOM=∠DOM=15°,
同理可得∠DON=15°,∴∠MON=30°,∴阴影部分的边数
为 =12,即阴影部分是正十二边形,故结论Ⅰ正确;
同理可得∠DOM= ∠AOD,∠DON= ∠BOD,
∴∠DOM+∠DON= (∠AOD+∠BOD)= ∠AOB=30°,
故结论Ⅱ正确,故选A.
解图
5. (2023河北19题)将三个相同的六角形螺母并排摆放在桌面上,其俯
视图如图①,正六边形边长为2且各有一个顶点在直线l上,两侧螺母
不动,把中间螺母抽出并重新摆放后,其俯视图如图②,其中,中间
正六边形的一边与直线l平行,有两边分别经过两侧正六边形的一个
顶点.则图②中:
(1)∠α= 度;
30 
(2)中间正六边形的中心到直线l的
距离为 (结果保留根号).
2  
【解析】如解图,取中间正六边形的中心为点O,过点O作ON⊥直线l于点N,交CH于点M,连接AG,延长CH交右侧的正六边形于点F,由题意得,∠PDE=60°,易得∠DPE=30°,∴∠DEP=90°,∵AG∥BF,AB∥GF,∴∠CAG=180°-120°=60°,
∴∠BAG=90°,∴AG⊥AB,∴四边形ABFG为矩形,∴AB=GF,∵∠BAC=∠FGH,∠ABC=∠GFH=90°,∴△ABC≌△GFH(ASA),∴BC=FH,
解图
∵在Rt△PDE中,DP=2,∴DE=1,PE= ,由正六边形的性质易得AG=BF=2PE=2 ,OM=PE= ,
∵BC= (BF-CH)= -1,∴AB= = =3- ,
∴BD=2-AB= -1,∴BE=BD+DE= ,
∴ON=OM+BE=2 ,
∴中间正六边形的中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2 .
解图(共22张PPT)
第五章 四边形
第三节 菱 形
节前复习导图
菱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判定
教材知识逐点过
考点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023.15)
1. 性质
概念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性质 1. 边:(1)四条边都 ;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 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 对角线:(1)对角线互相垂直且 ;
(2)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 对称性:(1)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除外);
(2)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温馨提示】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相等
平分

面积 S= (m,n分别为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
S= (a为菱形的边长,h为该边上的高)
周长 C= (a为菱形的边长)
mn
ah
4a
2. 判定
(1)有一组邻边 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
(2)四条边 的四边形是菱形;
相等
都相等
(3)两条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温馨提示】菱形的判定思路:
互相垂直
基础题对点练
1. [人教八下例题改编]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
O,E是AB的中点,连接OE.
(1)若OE=3,则菱形的边长为 ,周长为 ;
(2)若AC=8,BD=6,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点D到AB的距
离为 .
6 
24 
24 
 
2. [冀教八下探究改编] 如图,在 ABCD中,有以下4个条件:①OA=
OB,②AC=BD,③∠ADC=∠BAD,④AC⊥BD,请选择一个条
件   (填序号),使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

河北中考真题精选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023.15)
命题点
1. (2019河北5题)如图,菱形ABCD中,∠D=150°,则∠1=( D )
A. 30° B. 25°
C. 20° D. 15°
D
2. 一次实践探究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四张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
形纸片拼成一个四边形,下列拼成的四边形中,不是菱形的是( D )
D
3. (2025秦皇岛模拟)如图,以点A为圆心,适当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
两边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AM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
交于点B,连接MB,NB. 若∠A=50°,则∠MBN=( B )
A. 40° B. 50°
C. 60° D. 140°
B
4. (2025邯郸模拟)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E为AD的中点,连接OE,∠ABC=60°,BD=4 ,则OE=( C )
A. 4 B. 2
C. 2 D.
C
【解析】∵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BD=4 ,
∴BO=DO,∠ABO=30°,AC⊥BD,AB=AD,∴BO=2 ,∴AO= BO=2,∴AB=2AO=4,
∵E为AD的中点,∠AOD=90°,∴OE= AD=2.
5. 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点,连接AE交BD于点F,若EC=3BE,BF=2,则DF的长是( B )
A. 12 B. 8
C. 6 D. 4
B
【解析】∵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且AD=BC,
∴∠FEB=∠FAD,∠EBF=∠ADF,∴△BEF∽△DAF,
∴ = ,
∵EC=3BE,∴AD=BC=4BE,∴ = = = ,
∵BF=2,∴DF=8.
6. 如图,木制活动衣帽架由3个全等的菱形木框构成,在A,E,F,
C,G,H处安装上、下两排挂钩,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挂钩间的距离,并
在B,M处固定.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0 cm,要使两排挂钩的距离
(即AC)为32 cm,则BM之间的距离为( C )
A. 36 cm B. 60 cm
C. 72 cm D. 96 cm
C
【解析】如图,连接AC,BD交于点O,
∴AO= AC= ×32=16(cm),AC⊥BD,
BD=2OB,∵菱形ABCD的边长为20 cm,
∴在直角三角形AOB中,由勾股定理得OB=
= =12(cm),
∴BD=2OB=24 cm,∴BM=3BD=72 cm.
O
7.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作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过
点E作EF∥AB交AD边于点F,要使四边形CDFE是菱形,则平行四边
形ABCD应具备的条件是( C )
A. ∠ACB=60°
B. 四边形ABEF是菱形
C. AD=2CD
D. tan B=2
C
【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EAF=
∠AEB,∵AE平分∠BAD,∴∠BAE=∠EAF=∠AEB,
∴AB=BE,
∵EF∥AB,AF∥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BA=BE,∴四边形ABEF是菱形,∴四边形CDFE是平行四边形,
∵要使得四边形CDFE是菱形,∴DF=EF=AF=CD,∴AD=2CD.
8.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点P,Q分别为边CD和AD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DP=AQ,连接AP,CQ交于点E,连接BE交对
角线AC于点F,则下列四个结论:
①∠APD与∠CQA一定相等;
②∠AEC的大小与点P,Q的变化有关;
③AQ2=CQ·QE;
④BE=AE+CE.
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③④ 
【解析】∵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ABC和△ACD均
为等边三角形.∴AD=CA,∠ADP=∠CAQ=60°.
∵DP=AQ,∴△ADP≌△CAQ(SAS).∴∠APD=∠CQA,故①正确;∵∠CQA+∠CQD=180°,∴∠APD+∠CQD=180°,∴∠QEP+∠D=180°,∴∠QEP=120°,∴∠AEC=120°,∴∠AEC的大小与点P,Q的变化无关,故②错误;
∵∠QEP=120°,∴∠AEQ=60°,∴∠AEQ=∠CAQ=
60°.∵∠AQE=∠CQA,∴△AQE∽△CQA,∴ = ,∴AQ2=
CQ·QE,故③正确;∵∠QEP+∠D=180°,∴∠AEC+∠ABC=
180°,∴∠BAE+∠BCE=180°,如解图,过点B分别作BM⊥QC
交QC的延长线于点M,BN⊥AP于点N,则
∠ANB=∠M=∠BNE=90°,∠BCM+
∠BCE=180°,∠BNE+∠M=180°,
∴∠BAE=∠BCM,B,N,E,M四点共圆.
解图
∵AB=CB,∴△ABN≌△CBM(AAS),∴BN=BM,∴∠NEB=∠BEC. ∵∠AEC=120°,∴∠AEB=∠BEC=60°,在BE上取点G,使BG=CE,连接AG,∵∠AEB=60°,∴∠ABE+∠BAE
=120°.∵∠DAP+∠BAE=120°,∴∠ABE=∠DAP. 由△ADP≌△CAQ得∠DAP=∠ACQ,∴∠ABE=∠ACQ,
∵AB=AC,∴△ABG≌△ACE(SAS),∴AG=AE,
∴△AEG为等边三角形,∴BE=GE+BG=AE+CE,
故④正确.综上所述,其中正确的是①③④.
解图
9. 如图,在 ABCD中,E是AD的中点,过点E的直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交CD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G,DF,AG=DG.
(1)求证:四边形AFDG是菱形;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即AF∥DG,∴∠AFE=∠DGE,
∵E是AD的中点,AG=DG,∴∠DGE=∠AGE,
∴∠AFE=∠AGE,∴AF=AG,∴AF=DG,
∴四边形AFDG是平行四边形,
又∵AG=DG,∴四边形AFDG是菱形;
9.如图,在 ABCD中,E是AD的中点,过点E的直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交CD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G,DF,AG=DG.
(2)若DG=3CD,AB=2,∠C=60°,求FG的长.
(2)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CD=AB=2,∴∠C=∠GDA=60°,
∵DG=3CD,∴DG=6,
由(1)知四边形AFDG是菱形,
∴FG⊥AD,FG=2EG,
在Rt△DEG中,EG=DG· sin 60°=3 ,
∴FG=2EG=6 .(共29张PPT)
第五章 四边形
第四节 正方形
节前复习导图
正方形
正方形的
性质与判定
性质
判定
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
正方形之间
的关系
从边、角的角度看
从对角线的角度看
教材知识逐点过
考点
1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6年4考)★重点
1. 性质
概念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性质 1. 边:四条边都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3. 对角线:(1)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 ;
(2)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 对称性:(1)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2)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
面积 S=a2(a为正方形的边长)
相等
相等

2. 判定
(1)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定义);
(2)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 是正方形;
(3)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 是正方形;
(4) 对角线相等的 是正方形;
(5) 对角线互相 的矩形是正方形.
菱形
矩形
菱形
垂直
考点
2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1. 从边、角的角度看:
2. 从对角线的角度看:
基础题对点练
1. [冀教八下习题改编] 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再添
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不能是下列的( B )
A. AB⊥AD
B. AC=AB
C. AC=BD
D. ∠OAD=∠ODA
B
2. [北师九上复习题改编]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C,BD交于点
O,已知AB=4.
(1)∠ABC的度数为 ,∠BAC的度数为 ;
(2)BC的长为 ;
(3)BD的长为  4  ,OA的长为  2  ;
(4)正方形ABCD的周长是 ,面积是 .
90° 
45° 
4 
4  
2  
16 
16 
教材变式过重点
正方形的相关证明与计算
教材原题
例  人教八下P67第1(3)题
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则∠AEB为( B )
A. 10° B. 15°
C. 20° D. 125°
B
变式题
1. 改为在正方形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以CD为斜边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
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DE,连接AE,BE,则△ABE的周长为( A )
A. 4 +2
B. 6
C. 2 +
D. 6
A
2. 改为结合对角线进行探究
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与BE交于点
F,连接DF,证明:∠DAF=∠DEF.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E是等边三角形,
∴AB=AD=AE,∠BAD=90°,∠DAE=∠AED=60°,∠DAF
=45°,
∴∠BAE=90°+60°=150°,
∴∠AEB=(180°-150°)÷2=15°,
∴∠DEF=∠AED-∠AEB=45°,
∴∠DAF=∠DEF.
3. 改为结合十字模型
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G是CD上一点,
连接AG,BE,且BE与AG,AD分别交于点H,M,已知GD=
AM,BH=4,求BE的长.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AD=∠ADC=90°,
∴在△ABM和△DAG中, ,
∴△ABM≌△DAG(SAS),
∴∠ABM=∠DAG,∠AMB=∠DGA,
∵∠ABM+∠AMB=90°,
∴∠DAG+∠AMB=90°,
∴∠AHM=90°,
由题意得AB=AE,
∴AH垂直平分BE,
∴BE=2BH=8.
模型分析
正方形十字模型:
(1)模型特点:AE⊥BF且AE=BF;
(2)结论:△ABF≌△DAE;
(3)举一反三:分别过点E,G作AB,AD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M,N,得△NGF≌△MEA.
几何画板动态演示
温馨提示:点击查看原文件
河北中考真题精选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6年4考)
命题点
1. 如图是小刚在综合与实践课上用四根长度相同的木条制作的
可以活动的四边形学具,他先将学具活动成正方形ABCD,接着将学具
活动成菱形A'B'C'D',且通过测量得到∠B'=60°,若他想将四边形暂时
固定下来,则正方形和菱形需要再添加的木条分别为AC,A'C',则
的值为( A )
A. B.
C. D.
A
【解析】由题意得AB=A'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
BC,∠B=90°,∴△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AB.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
∵∠B'=60°,∴△A'B'C'是等边三角形,
∴A'C'=A'B'=AB,∴ = = .
2. (2025邢台模拟)如图所示,琪琪用七巧板拼了一个正方形,若其对角线
长为4,则图中④⑤⑥组成的四边形的周长为( B )
A. 6
B. 6+
C. 7
D. 7+
B
【解析】如解图,由七巧板的特征得:AP=PH=HG
=GC,四边形PMEH是正方形,△HEG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四边形EFCG是平行四边形,∵用七巧板拼成正
方形ABCD的对角线AC=4,∴AP=PH=HG=GC
=1,∴PM=ME=HE=EF=1,∴PC=3,MF=
2,在Rt△HEG中,由勾股定理得EG=
= ,∴CF=EG= ,∴四边形PCFM的周长为
PC+PM+MF+CF=3+1+2+ =6+ ,
∴图中④⑤⑥组成的四边形的周长为6+ .
解图
3. (2024沧州模拟)如图,在甲、乙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网格图中,正方
形ABCD,EFGH的各顶点均在网格线的交点上.若正方形ABCD,
EFGH的面积相等,甲、乙两个正方形网格的面积分别记为S甲,S乙,则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
B
①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S甲的一半;
②正方形EFGH的面积等于S乙的一半;
③S甲∶S乙=9∶10.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 D. ①②③
【解析】设甲、乙两个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b,
①∵S正方形ABCD=(4a)2+(2a)2=20a2,正方形网格的面积为(6a)2=
36a2,∴ = ,故①结论错误;②S正方形EFGH=(3b)2+(3b)2=
18b2,正方形网格的面积为(6b)2=36b2,
∴ = ,故②结论正确;
③由①得 = ,则S甲= S正方形ABCD,由②得 = ,
则S乙=2S正方形EFGH,∵正方形ABCD,EFGH的面积相等,
∴ = = ,故③结论正确.
4. 如图,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边AC,BC向外作正方
形ACDE和正方形BFGC,连接EF,AF. 若已知AB2-AC2的值,则能
求出面积的三角形是( A )
A. 三角形ABF B. 三角形ACF
C. 三角形AEF D. 三角形ABC
A
【解析】如图,连接BG,∵∠ACB=90°,
∴AB2-AC2=BC2,∴S正方形BCGF=BC2=AB2-
AC2,∵S△GBF= S正方形BCGF,
∴S△GBF= (AB2-AC2),
∵∠ACB=∠BCG=90°,∴A,C,G共线,且AG∥BF,∴S△ABF=S△GBF,∴S△ABF= (AB2-AC2),即已知AB2-AC2的值,能求出三角形ABF的面积.
5. 【一题多解】如图,在正方形ABCD边CD上取一点G,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部作正方形CEFG,连接BF,DF. 若AB=2,则四边形ABFD的面积为( C )
A. 8 B. 6
C. 4 D. 3
C
解法一:【解析】如图,连接BD,CF,∵四边形
ABCD,CEFG都是正方形,∴∠CBD=∠ECF=
45°,∴BD∥CF,∴S△BDF=S△BDC,∴S四边形ABFD=
S△ABD+S△BDF=S△ABD+S△BDC=S正方形ABCD=AB2=4.
解法二:【解析】如图,设CD与BF交于点M,连接
CF. ∵四边形ABCD,CEFG都是正方形,∴BC=CD,
FG=EF,∵S△CDF= CD·FG,S△BCF= BC·EF,
∴S△CDF=S△BCF,∴S△CDF-S△MCF=S△BCF-S△MCF,
即S△DMF=S△BCM,∴S四边形ABFD=S四边形ABMD+S△DMF=
S四边形ABMD+S△BCM=S正方形ABCD=AB2=4.
M
6. 如图,把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
到正方形AB'C'D',BC与D'C'相交于点O.
(1)求证:点B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
(1)证明: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AC'=45°,
由旋转的性质得∠BAB'=45°,
∴∠BAD'=45°,
∴∠D'AC'=∠D'AB=45°,
∴点B在对角线AC'上;
6.如图,把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BC与D'C'相交于点O.
(2)求四边形ABOD'的周长.
(2)解:由旋转及正方形的性质得B'C'=AB'=5,
∴在Rt△AB'C'中,AC'= =5 ,
由(1)得,点B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
∴BC'=AC'-AB=5 -5,
∵∠OBC'=90°,∠OC'B=45°,
∴OB=BC'=5 -5,
∴在Rt△OBC'中,OC'= ×(5 -5)=10-
5 ,
∴OD'=5-OC'=5 -5,
∴四边形ABOD'的周长为2AD'+OB+OD'=10+
5 -5+5 -5=10 .(共20张PPT)
第五章 四边形
第二节 矩 形
节前复习导图
矩形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判定
教材知识逐点过
考点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6年3考)★重点
1. 性质
定义 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性质 1. 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 角: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3. 对角线:两条对角线 ;
4. 对称性:(1)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除正方形);
(2)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相等且互相平分

面积 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等腰三角形,S=ab(a,b分别为矩
形的长和宽)
周长 C= (a,b分别为矩形的长和宽)
2(a+b) 
2. 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 是矩形(定义);
(2)有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温馨提示】矩形的判定思路:
平行四边形
基础题对点练
1. [人教八下练习改编] 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
点O.
(1)若AB=3,AC=5,则矩形ABCD的周长为 ;BO的长
为    ;点A到BD的距离为    ;
(2)若△AOB的面积为2,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 .
14 
 
 
8 
2. [冀教八下做一做改编]在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
形的是 (填序号).
①AB=AC;
②AC⊥BD;
③AB=AD;
④AC=BD.
④ 
河北中考真题精选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6年3考)
命题点
1. (2025承德模拟)依据所标数据,下列四边形不一定为矩形的是( A )
A
2. 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连接BE,F为
BE上一点,连接CF,已知BE=BC,AE=BF,若∠1=α,则∠2的
度数为( B )
A. 90°- α B. 90°-α
C. 180°-3α D. α
B
3. (2024邯郸模拟)综合实践课上,嘉嘉设计的“利用直角三角形作矩形”的尺规作图过程如下:
分别以点A,C为圆心,以大于 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F,作直线EF,直线EF交AC于点O 作射线BO,在射线
BO上截取OD,使得OD=OB 连接AD,CD,则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作的矩形
根据嘉嘉尺规作图痕迹,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OA=①     ,OD=O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②     )(填推理依据).
又∵∠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③     )(填推理依据).
①②③应该填的内容分别是( B )
A. O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 O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
四边形是矩形
C. OD,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
行四边形是矩形
D. O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B
【解析】∵OA=OC,OD=O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
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ABC=90°,∴四边形ABCD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 (2025邯郸模拟)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DC=8,点M是AB边上
的一点,点N是DC边上的中点,佳佳按如下方式作图:
①连接MC,MD;
②取MC,MD的中点P,Q;
③连接PN,QN.
若四边形MPNQ是矩形,可以推断AD的长度不可能是( D )
A. 2 B. 3
C. 4 D. 5
D
【解析】如图,连接NM,PQ,∵MC,MD,
CD的中点分别是P,Q,N,∴PQ,PN,QN是
△CDM的中位线,∵DC=8,∴PQ= DC=4.当四
边形MPNQ是矩形时,MN=PQ=4,
∴点M到DC的距离不超过4,即AD≤4,故选D.
5. 如图,在矩形ABCD中,BD是对角线,AB=3 cm,BC=
4 cm,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DE,BF交于点G,则图中阴
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2 
【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C=90°,AB=
CD=3 cm,∴S△BCD= ×3×4=6(cm2),如图,连
接EF,∵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EF为△BCD的中位线,∴EF∥BD,EF= BD,
∴△GEF∽△GDB,∴DG=2GE,
∵E为BC的中点,∴S△BDE= S△BCD,
∴S△BDG= S△BDE= S△BCD= ×6=2(cm2),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 cm2.
6. (2025邯郸模拟)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给出了证明三
角形面积公式的“出入相补法”,原理如下: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过点A
作AF⊥DE,垂足为F,延长FD至点G,使DG=DF,连接GB,延
长FE至点H,使EH=FE,连接CH,则四边形BCHG的面积等于
△ABC的面积.
(1)求证:四边形BCHG为矩形;
(1)证明:∵点D是AB的中点,
∴AD=BD.
∵DG=DF,∠ADF=∠BDG,
∴△ADF≌△BDG(SAS),
∴AF=BG,∠AFD=∠G=90°.
同理可得CH=AF,∠AFE=∠H=90°,
∴BG=CH,BG∥CH,
∴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
又∵∠G=90°,∴四边形BCHG为矩形;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过点A作AF⊥DE,垂足为F,延长FD至点G,使DG=DF,连接
GB,延长FE至点H,使EH=FE,连接CH,则四边形BCHG的面积
等于△ABC的面积.
(2)若DE=5.5,AF=4,利用上述结论求△ABC的面积.
解:(2)∵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BC=2DE=11,
由(1)可知,BG=AF=4,
∴S矩形BCHG=BC·BG=11×4=44,
∴S△ABC=S矩形BCHG=44.(共18张PPT)
第五章 四边形
第一节 平行四边形
章前复习导图
互逆
边、角特殊化
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性质
判定
周长
面积
对称性


对角线
多边形
特殊
正多边形
四边形
节前复习导图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判定
教材知识逐点过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6年5考)★重点
1. 性质
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性质 (1)边:两组对边分别 且 ;
(2)角:两组对角分别 ;
(3)对角线:对角线 ;
(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面积 S= (a表示边长,h表示该边上的高)
平行
相等
相等
互相平分
ah
2. 判定
边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角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 两条对角线互相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分 
基础题对点练
1. [北师八下例题改编]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
O,E是BC的中点,连接OE.
(1)若AB=4,BD=10,则OB= ,CD= ,OE= ;
(2)若AB=3,BC=5,AC=4,则 ABCD的周长为 ,面积
为 .
5 
4 
2 
16 
12 
2. [北师八下习题改编] 在四边形ABCD中,AB=CD,请添加一组线段
数量关系: ,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 
河北中考真题精选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6年5考)
命题点
1. (2022河北8题)依据所标数据,下列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D )
D
2. (2023河北8题)综合实践课上,嘉嘉画出△ABD,利用尺规作图找一点
C,使得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图①~图③是其作图过程.
在嘉嘉的作法中,可直接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C )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C
3. (2020河北10题)如图,将△ABC绕边AC的中点O顺时针旋转180°.嘉
淇发现,旋转后的△CDA与△ABC构成平行四边形,并推理如下:
点A,C分别转到了点C,A处,
而点B转到了点D处.
∵CB=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小明为保证嘉淇的推理更严谨,想在方框中“∵CB=AD,”和“∴四
边形…”之间作补充,下列正确的是( B )
A. 嘉淇推理严谨,不必补充
B. 应补充:且AB=CD
C. 应补充:且AB∥CD
D. 应补充:且OA=OC
B
4. (2024河北10题)下面是嘉嘉作业本上的一道习题及解答过程:
已知:如图,△ABC中,AB=AC,AE平分△ABC的外角∠CAN,点
M是AC的中点,连接BM并延长交AE于点D,连接C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B=AC,
∴∠ABC=∠3.
∵∠CAN=∠ABC+∠3,∠CAN=∠1+∠2,∠1=∠2,
∴   ①  .
又∵∠4=∠5,MA=MC,
∴△MAD≌△MCB(   ②  ),
∴MD=M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若以上解答过程正确,①,②应分别为( D )
A. ∠1=∠3,AAS
B. ∠1=∠3,ASA
C. ∠2=∠3,AAS
D. ∠2=∠3, ASA
D
【解析】∵AB=AC,∴∠ABC=∠3,∵∠CAN=∠ABC+∠3,
∠CAN=∠1+∠2,∠1=∠2,∴∠2=∠3,
∵点M是AC的中点,∴MA=MC,
在△MAD和△MCB中, ,
∴△MAD≌△MCB(ASA),∴MD=M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①,②分别为∠2=∠3,ASA.
5. (2021河北7题)如图①, ABCD中,AD>AB,∠ABC为锐角.要在
对角线BD上找点N,M,使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现有图②中
的甲、乙、丙三种方案.
图①
图②
则正确的方案( A )
A
A. 甲、乙、丙都是
B. 只有甲、乙才是
C. 只有甲、丙才是
D. 只有乙、丙才是
【解析】如图,对于甲的方案,连接AC,∵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AC经过BD的中点O,且AO=
CO. 又∵BO=DO,BN=NO,OM=MD,
∴NO=OM,∴四边形ANCM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于乙的方案,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ABN=∠CDM.
∵AN⊥BD,CM⊥BD,∴∠ANB=∠ANM=∠CMD=∠CMN=90°,∴AN∥CM,△ABN≌△CDM(AAS),∴AN=CM,
∴四边形ANCM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于丙的方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AD=∠BCD,∴∠ABN=∠CDM,
∵AN,CM分别平分∠BAD和∠BCD,∴∠BAN=∠DCM,∴△BAN≌△DCM(ASA),∴AN=CM,∠ANB=∠CMD,
∴∠ANM=∠CMN,∴AN∥CM,
∴四边形ANCM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
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综上可知,甲、乙、
丙的方案都是正确的.
6. 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DE∥AB,且DE=AB,连接AE,EC,求证: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则正确的证明顺序应是( A )
A
证明:∵DE∥AB,且DE=AB,∴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接着以下是排序错误的证明过程:
①∴BD=CD,∴AE=CD,
②∴AE=BD,AE∥BC,
③∵AD是△ABC的中线,
④∴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③→②→④
【解析】∵DE∥AB,且DE=AB,∴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AE=BD,AE∥BC,
∵AD是△ABC的中线,∴BD=CD,
∴AE=CD,∴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