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单元复习测试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单元复习测试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1-5单元复习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创)人教版教材中涉及了很多实验,下列教材实验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2.(原创)下列液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双氧水 B.澄清石灰水
C.酒精 D.浓氨水
3.(改编)空气和水都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且都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B.软水可以不含Ca2+、Mg2+
C.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也得出氮气不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D.导致酸雨的主要有害气体是SO2、NO2
4.(改编)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改编)宏观辨识与微观分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列对宏观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A.活水养鱼更佳,“活水”是指水中溶有大量的氧气
B.CO2和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各物质的原子不同
C.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变化
6.(改编)2025年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叙述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使用一次性碗筷,能给日常生活带来方便
B.节假日期间,使用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为了改善本地空气质量,将烟囱修建更高
7.聚合氯化铝[Al2(OH)mCln]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经分析其中氢元素:氯元素质量比=2:71,则( )
A.m=1 B.n=2
C.m=3 D.n=4
8.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2 ②2S2- ③Fe2+ ④2C1
A.①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
B.②表示两个硫离子
C.③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④表示2个氯分子
9.(改编)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b管产生的气体
B.实验过程中c内液面高度下降
C.该实验证明水是化合物
D.a、b两管中气体质量比是1:8
10.(改编)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用化学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松叶可以用来酿酒,酿酒过程发生了缓慢氧化
B.《宋会要辑稿》“铁为胆水(CuSO4)所薄”,原理是Fe+CuSO4=FeSO4+Cu
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过滤
D.《化学鉴原》一书中,将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矽”是硅元素
11.(改编)下列对化学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将铜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增加,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D.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2.(原创)描述实验现象必须用词准确,严谨。下列实验现象用词不得当的是( )
A.将氧化汞加强热,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液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将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的铜出现
13.已知M,N可以发生如图反应,在不同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M、N,使之充分反应,加入的M、N的质量和生成P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m1的值为13
B.M、N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4:1
C.上述反应的方程式为2M+N=2P
D.丙容器中,增加反应物N的质量,生成物P的质量也会增加
14.(原创)下列选项化学知识运用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知识运用
A 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防腐,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 可用CuSO4鉴别双氧水和蒸馏水
C 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将海水淡化
D 家庭日常生活中点燃天然气前不需要验纯
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个数有( )
①一定量的硫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②等质量的Mg和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③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过量的H2O2溶液
④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3分)
16.(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水银不是银而是 ;
(2)硫酸铜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3)画出氢离子结构示意图 ;
(4)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7.(4分)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心脏,图Ⅰ是铷元素的相关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Ⅰ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铷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图Ⅰ中m的值为37,n为1
B.化学性质与图Ⅱ中的C相似
C.1个铷原子的质量为85.468
D.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2)图Ⅱ中一共有 种元素,达到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化学符号)。
(3)工业上用钙和氯化铷(RbCl)在 700~800℃和真空条件下反应生成铷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18.(5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如图甲所示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最后天平指针 (填字母)
A.偏左 B.偏右 C.居中 D.无法确定
(2)实验二,如图乙所示,小气球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 ,小气球的作用是 。
(3)实验三,如图丙所示,盐酸(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若将本实验中托盘天平左盘上的装置替换成图丁所示装置,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然不平衡,原因可能是 。
19.(5分)水是生命之源。
(1)《本草纲目》中写道:“好水乃百药之王”,古籍记载了许多净水方法:
a.《酒谱》(宋):尝乘舟于黄河中流,以匏瓠接河源水七八升,经宿色如绛。“经宿色如绛”后还需要过滤,过滤后打开滤纸(灰色部分表示滤渣),滤液分布情况接近下图中的 。
b.《养生要集》(东晋):凡煮水饮之,众病无缘生也。“煮水饮之”的主要作用是 (只填序号)。
A.消毒杀菌 B.得到纯水
c.《物理小识》(明):寻常定水,矾.....皆可。“矾”即明矾,加明矾的作用是 。
(2)天然硬水煮沸后常有沉淀生成,存在反应Ca(HCO3)CaCO3↓+H2O+ (填化学式)
(3)水是由什么组成呢 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卡文迪什将“易燃空气”在纯氧中点燃产生了淡蓝色火焰且出现水雾。随后拉瓦锡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在高温下又重新得到了易燃空气,同时产生了一种黑色的固体氧化物,得出结论:水不是一种元素。请写出拉瓦锡所做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
20.(5分)我国科学家设计了航天座舱内空气更新系统,该系统物质的循环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座舱内的浑浊气体在装置Ⅰ中分离,多余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分别送到Ⅱ、Ⅲ装置中,这一过程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Ⅲ中发生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若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1012g CO2和 180g水蒸气,则通过Ⅰ、Ⅱ、Ⅲ装置完全转化后可得到O2的质量为 g。
(5)在此空气更新的过程中,C、H、O 三种元素中 (填元素名称)元素没有参与循环利用。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计12分)
21.(6分)氧气的制备和性质是重要的实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A、图B装置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O2,固体X的化学式为 ,固体Y可以是 (填序号)。
①红砖粉 ②硫酸铜 ③氯化钠
(2)图B中仪器a的名称是 ,该仪器的优点是 。
(3)图C所示是将氨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稳定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氧气的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①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③氧气具有助燃性 ④氧气不易溶于水
22.(6分)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m1(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从实验装置的角度出发,应注意的问题是 。
(3)小亮同学按图2装置改进了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产物中除了有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I.氮化镁为黄色固体:
Ⅱ.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 ,与试管B连接组成图3装置;
实验现象:图3试管B中的现象为 。
实验结论: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但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却大于氮化镁的质量,原因是 。
【拓展与延伸】如果用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4所示,那么实验测得的结果是氧气体积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5。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计5分)
23.(6分)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其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aH2+ 2H2O=Ca(OH)2+ 2H2↑。为测定氢化钙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将50g氢化钙样品加入50g水中充分反应(已知氢化钙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最终得到剩余物质总质量为96g。请你计算:
(1)CaH2中钙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 。
(2)上述实验中生成氢气质量为 。
(3)氢化钙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C A A C C B B C A D B C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3分)每空1分
16.(4分)
(1)Hg (2)SO42- (3) (4)
17.(4分)
(1)ABD (2)3或三 He (3)Ca+2RbCl2Rb+CaCl2
18.(5分)
(1)C (2)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平衡气压和密封装置 (3)2HCl+Na2CO3=2NaCl+H2O+CO2↑
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装置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增大
(5分)
(1)C A 使固体悬浮物快速沉降 (2)CO2 (3)4H2O+3FeFe3O4+4H2
(5分)
物理 (2)CO2+2H2C+2H2O (3)分解反应 (4)896 (5)碳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计12分)每空1分
21.(6分)
(1)KMnO4 ①② (2)长颈漏斗 便于添加液体 (3)4NH3+3O26H2O+2N2 (4)①②
22.(6分)
(1)m2比m1多了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2)注意装置密封(3)水/H2O 试管B溶液变红 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氮气活泼 大于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计5分)
23. (5分)(1)(2)小问分别是1分,第(3)小问步骤,结果全对得3分,结果计算错误口1分
(1)20:1 (2)4g (3)8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