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第二单元《水》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知识清单】第二单元《水》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基本概念汇总
班级: 姓名: 号次:
1.在玻璃片和植物叶片上涂少量水,水迹会逐渐消失,这是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的缘故。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如:露珠消失、黑板上的水迹消失、湿衣服晾干等。
2.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叫蒸发。
3.水是一种液体,可以流动,会随着容器形状改变自己的形状,还会蒸发。很多液体也会像水一样蒸发,变成看不见的气体,比如医用酒精。
4.如右图,取一小杯温水,用干燥透明的大杯子罩住它,会发现干燥的大杯子内部出现了小水珠。说明小杯子中的部分水,蒸发后变成了水蒸气进入了空气中。
5.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这种现象称为凝结。如:冬天的早晨,在温暖的房间里,窗玻璃上出现了很多水珠,这些水珠是房间内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窗后变成的。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出现水珠,它们是房间内的水蒸气 遇到较冷的瓶壁后变成的。
6.重点实验,回忆。
实验一:如右图,取两个玻璃杯,分别加入等量冰水混合物,将②号玻璃杯用玻璃片盖紧,①号玻璃杯敞开,观察杯子外壁是否有水珠。
实验现象:两个杯子外部都出现了小水珠。
实验说明:小水珠不是杯子里的水蒸气跑出来,出现在杯子外面。
实验二:取两个玻璃杯,分别加入等量冰水混合物,往②号玻璃杯中加入色素,①号玻璃杯不加色素,观察杯子外壁上水珠的颜色。
实验现象:两个杯子外部出现的小水珠都是无色透明的。
实验说明:小水珠不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
实验三:取两个玻璃杯,在①号玻璃杯中加入冰水混合物,将②号玻璃杯冷冻后拿出并迅速擦干,观察杯子外壁出现的变化,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①号玻璃杯只在杯子外面出现小水珠,②号冷冻后的玻璃杯里面外面都出现了小水珠。
实验结论:水珠跟杯里的冰水无关,与“低温”有关。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因为那里的温度最高。
8.用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①加热过程中不要触碰容器,加热结束时,不要马上触碰器材,以免烫伤;
②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9.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的注意事项:
①读数时眼睛要平视;
②温度计不要触碰容器;
10.水从室温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会先逐渐 升高, 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会出现沸腾现象。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温保 持100℃不变。
11.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白气”,“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后变成的小水珠。
12.用烧水壶烧水,水沸腾时会向外喷出大量水蒸气,甚至可以将水壶盖子掀开。瓦特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改良了蒸汽机。
13.水结冰实验。
(1)“水结冰”的实验中,在碎冰里加入食盐的目的是获得更低的温度,加快试管中水结冰的速度。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
(3)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14.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包在手心里,红色液柱就会上升;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红色液柱就会下降。这是一种“热胀冷缩”的现象。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自己复原,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原理。
15.科学家发现,当温度降到4℃以下时,水会呈现出“热缩冷胀”,即温度降低,体积增加。
16.(1)水和水蒸气的比较; (2)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7.冰熔化成水的原因是冰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
18.用吸管对着冰块吹气或用手焙冰块,可以加快冰的熔化。
19.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0℃。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形态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温度升高了。
20.通常情况下,液体状态的水加热到100℃时会变成气体;温度下降到0℃时会变成固体。
21.水、水蒸气和冰在本质上是同一种物质,它们是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不同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2.通常,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4.在溶解实验中,食盐和小苏打要一份一份地加,并且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不可一次性倒入。
25.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食盐的颗粒大小等。
26.在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快慢的因素”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不变。例如:“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关系”时,改变的条件是是否搅拌,不改变的条件是水量、水温、食盐量等;“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关系”时,改变的条件是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是水量、搅拌、食盐量等;
27.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研碎等。
28.分离沙子和食盐,需要经历溶解、过滤、蒸发三个主要步骤。
溶解 过滤 蒸发
29.在蒸发实验中,蒸发皿中的液体快要变干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水分,否则会出现迸溅。
30.科学词汇(会正确书写,不能用拼音)抄写下列3遍。
水蒸气: 、 、
蒸发: 、 、
凝结: 、 、
沸腾: 、 、
外焰: 、 、
热胀冷缩: 、 、
膨胀: 、 、
熔化: 、 、
溶解: 、 、
搅拌: 、 、
过滤: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