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

资源简介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
1.(2024七上·武都期中)“燕子低飞,会下雨”“早雾晴,晚雾阴”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  )
A.观察法 B.模拟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2.(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酵母菌、小鸟 B.小猫、钟乳石、小麦
C.病毒、生石花、海豚 D.含羞草、桃花、珊瑚
3.(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不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都以其他生物为食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2024七上·武都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
A.移动装片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粗准焦螺旋
5.(2024七上·武都期中)以下是使用双目显微镜和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双目显微镜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
B.双目显微镜通过调整移动手轮移动玻片标本
C.双目显微镜调焦时,还需要微调目镜间距,使双目观察的视野完全重合
D.数码液晶显微镜更适合拍照和录像
6.(2024七上·武都期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碘液染色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以下结构最容易观察到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线粒体
7.(2024七上·武都期中)细胞的生活需要的有机物是(  )
①水②糖类③脂质④蛋白质⑤无机盐⑥氧气⑦核酸
A.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⑦
8.(2024七上·武都期中)橙子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A.液泡中 B.细胞质中 C.细胞核中 D.叶绿体中
9.(2024七上·武都期中)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当你点燃一支蜡烛时,蜡烛中的化学能就转变成光能和热能。生物体的细胞也能进行能量转换。下列结构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10.(2024七上·武都期中)在克隆羊的过程中,白粗毛的母羊A提供了细胞核,黑粗毛的母羊B提供了去核卵细胞,白细毛的母羊C进行代孕。那么克隆出的小羊为(  )
A.白粗毛 B.黑粗毛 C.白细毛 D.灰细毛
11.(2024七上·武都期中)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甲细胞分裂5次能形成32个新细胞
B.图甲中,在分裂前②内的染色体进行了复制
C.②中含8条染色体,则③、④中各含4条染色体
D.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再是细胞质分开
12.(2024七上·武都期中)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形态 B.结构 C.遗传物质 D.生理功能
13.(2024七上·武都期中)血液是生命的重要保证,血液是一种(  )
A.神经组织 B.结缔组织 C.上皮组织 D.肌肉组织
14.(2024七上·武都期中)天宫课堂中,叶光富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在荧光显微镜下会闪闪发光的心肌细胞。由心肌细胞构成的组织功能是(  )
A.保护和分泌 B.支持和连接
C.收缩和舒张 D.产生和传导兴奋
15.(2024七上·武都期中)人体的胃属于消化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包括(  )
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D.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薄壁组织
16.(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四种器官中属于同一个系统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组织→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18.(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眼虫 B.衣藻 C.酵母菌 D.蚜虫
19.(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植物类群与特征配对不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无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个体矮小
B.苔藓植物一开始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假根短而细
C.藻类植物——有的是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无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
20.(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紫菜营养丰富,可供人类食用
B.肾蕨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C.藻类植物的细胞呼吸会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D.大量的古代苔藓植物形成了煤炭
二、分析说明题(本题包括4道题目,每题5分,共20分)
21.(2024七上·武都期中)如图分别为显微镜、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   。
A. 取镜
B. 观察
C. 安放
D. 对光
E. 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显微镜下的乙、丙所示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甲图中a和   (填字母)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3)菠菜蛋汤呈现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乙中的[⑤]   (填名称),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图乙中,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填序号及名称)。
(5)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2.(2024七上·武都期中)生物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   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2)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所示细胞中的[⑥]   (填名称)变成绿色。
(3)为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同学们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水滴连接起来(如图2)。
a.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   (选填“A”或“B”)侧;
b.如果将食盐换成牛肉汁,则草履虫将向   (选填“A”或“B”)侧运动;
c.通过以上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体来说是能   。
23.(2024七上·武都期中)在陇南武都甘泉镇赵坪村,蔬菜大棚内种植了番茄等各种各样的蔬菜,撑起了群众“致富伞”。图甲是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乙、丙为番茄植株某结构层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染色。
(2)番茄果肉细胞富含营养物质,属于图乙中的[②]   (填名称);番茄的果实中有一些“筋络”,属于图乙中的[③]   (填名称)。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番茄果实是由几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   。
(4)图丁是某同学制作的番茄果肉细胞模型图,表格是相关的指标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缺失或增多,整体美观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
根据评价指标,该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24.(2024七上·武都期中)如图是一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所示,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有   (填序号)。
(2)图2为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实验中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色剂,用   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 3次,使染色剂浸润标本的全部。
(4)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3所示,甲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盖玻片下出现   ;丁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图2中的   (填序号)操作不当导致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燕子低飞,会下雨”“早雾晴,晚雾阴” 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现象(燕子的飞行姿态、雾的出现时间等)进行观察,进而总结出的规律,这符合观察法的特点。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模拟法:通过建立与研究对象相似的模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2.【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小鸟是动物,都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小猫是动物,小麦是植物,都属于生物;钟乳石是由碳酸钙等物质长期沉积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生物的特征(能繁殖等),属于生物;生石花是植物,海豚是动物,都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D.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含羞草、桃花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物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选项中,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C生物都以其他生物为食这一说法并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作用自己合成有机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生物的特征如下: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⑥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由图甲到图乙,是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过程。
A、移动装片,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A不符合题意。
B、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B不符合题意。
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C不符合题意。
D、转动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一般在对光和寻找物像时使用,应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清晰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是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步骤如下: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
(2)在低倍镜下将观察到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换成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转动遮光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5)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双目显微镜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应使载物台缓慢上升,不是下降,A错误。
B.双目显微镜可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标本,操作正确,B正确。
C.双目显微镜调焦时,调整目镜间距,使双目观察的视野完全重合,能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操作正确,C正确
D.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方便拍照和录像,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 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③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放在载物台 用压片夹压住,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④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 。
⑤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
⑥转动物镜观察的操作方法与单目显微镜的基本相同。
实验完毕,要将载物台下降到最底处,将电源亮度调到最低后关闭电源。
6.【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时,需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经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7.【答案】D
【知识点】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
【解析】【解答】①水: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它不是有机物,因此不属于细胞生活需要的有机物。②糖类:糖类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属于有机物,细胞生活需要糖类。
③脂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是细胞膜的组成部分,也是能量的储存形式,属于有机物,细胞生活需要脂质。
④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有机物,细胞生活需要蛋白质。
⑤无机盐:无机盐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的必需物质,但它不是有机物。
⑥氧气:氧气是细胞呼吸作用中必需的,但它不是有机物。
⑦核酸:核酸(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属于有机物,细胞生活需要核酸。
综上所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的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构成细胞的物质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8.【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植物细胞中的酸甜等味道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橙子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属于溶解在细胞液中的物质,而细胞液主要存在于液泡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
9.【答案】B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等其他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植物体内的部分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只含有线粒体;故两种细胞中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故答案为:B。
【分析】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等其他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
10.【答案】A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克隆羊过程中,白粗毛的母羊 A 提供了细胞核,黑粗毛的母羊 B 提供了去核卵细胞,白细毛的母羊 C 进行代孕。由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所以克隆出的小羊的遗传性状主要由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A 决定,即小羊的毛为白粗毛。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克隆生物的遗传性状主要由提供细胞核的生物决定。
11.【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图中,①表示细胞壁,②表示细胞核,③④表示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细胞核。A.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根据题干所述,甲细胞分裂5次能形成25=32个新细胞,A说法正确。
B.图甲中,②是细胞核,细胞核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先进行复制加倍,B说法正确。
C.图中,②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先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即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所以甲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则丙中的每一个细胞中的细胞核③、④中各含8条染色体,C说法错误。
D.细胞分裂时,首先细胞核分裂,再是细胞质分开,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2)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12.【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解析】【解答】 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可见,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但分化后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13.【答案】B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功能,符合结缔组织 “种类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的特点,所以血液属于结缔组织。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等。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14.【答案】C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各组织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上皮组织主要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
结缔组织主要是由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15.【答案】A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 根据题干所述,人体的胃属于消化器官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胃属于消化器官,能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食物。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基本组织,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①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②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③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④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
16.【答案】D
【知识点】动物体的系统
【解析】【解答】①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②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③肝脏:能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属于消化系统。
④胃: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属于消化系统。
因此:③肝脏和④胃同属于消化系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图①表示肺,图②表示心脏,图③表示肝脏,图④表示胃。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17.【答案】B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根据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基本知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最终多个器官协同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这是植物体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主要区别之一。B正确。
故选B。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18.【答案】D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它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衣藻属于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呈椭圆形,C不符合题意。
D.蚜虫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属于多细胞动物,由多个细胞构成,所以,蚜虫不是单细胞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单细胞生物,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单细胞生物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衣藻、酵母菌等。
19.【答案】A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植株一般比较高大,并非 “无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个体矮小”,A错误。
B.苔藓植物开始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假根短而细,描述正确,B正确。
C.藻类植物有的是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无根、茎、叶的分化,描述正确,C正确。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比较低等的植物类群,它们都不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而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因此,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D正确。
故选A。
【分析】藻类植物:有的是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无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短而细,起固定作用);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20.【答案】A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海带、紫菜都属于藻类植物,它们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供人类食用,A正确。
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而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所以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肾蕨不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错误。
C.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而不是细胞呼吸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含量降低,C错误。
D.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D错误。
故选A。
【分析】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植物类型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生殖方式 用途 代表植物
藻类 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 药用和食用 衣藻、水绵、紫菜、海带
苔藓 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 假根,只有茎、叶分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墙藓、葫芦藓
蕨类 阴湿的环境 有根茎叶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满江红、桫椤、贯众、卷柏
21.【答案】(1)ACDBE
(2)e
(3)细胞膜
(4)⑥细胞壁
(5)细胞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A. 取镜、C. 安放、D. 对光、B. 观察、E. 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甲图中,a是目镜,b是粗准焦螺旋,c是细准焦螺旋,d是转换器,e是物镜,f是遮光器,g是反光镜。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甲图中的a目镜和e物镜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
(3)乙图中,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线粒体,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⑦是叶绿体。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当菠菜浸泡在清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清水不变色;当用开水浸泡菠菜后,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叶绿素流失到细胞外,使水会变成绿色。
(4)乙图中,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线粒体,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⑦是叶绿体。其中,⑥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能够增加细胞的机械强度,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有利于细胞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5)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所以,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答案为:(1)ACDBE;(2)e;(3)细胞膜;(4)细胞壁;(5)细胞。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如下: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安放装片、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4)整理与存放。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A. 取镜、C. 安放、D. 对光、B. 观察、E. 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即甲图中的a目镜和e物镜。
(3)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当菠菜浸泡在清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清水不变色;当用开水浸泡菠菜后,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里的叶绿素使水会变成绿色。
(4)图乙中,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⑥细胞壁。细胞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能够增加细胞的机械强度,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有利于细胞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5)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都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单细胞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等,整个生物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这个细胞具备了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所有结构和功能,能够独立完成生存、繁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而多细胞生物则由许多形态、功能各异的细胞共同构成,这些细胞相互协作,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进而构建成完整的生物体。
22.【答案】(1)表
(2)食物泡
(3)B;A;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知识点】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
【解析】【解答】图1中,①是纤毛,②是表膜,③是收集管,④是细胞核,⑤是口沟,⑥是食物泡,⑦是伸缩泡。
(1)草履虫生活在水中,进行生命活动需要氧气,培养液表面氧气较多,有利于草履虫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表层有更多的草履虫。在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的表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2)草履虫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功能的结构的是食物泡,所以,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一所示细胞中⑥食物泡变成绿色。
(3)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a.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食盐为不利刺激,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B侧。
b.如果将食盐换成牛肉汁,牛肉汁为有利刺激,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A侧。
c.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体来说是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故答案为:(1)表;(2)食物泡;(3)B、A、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草履虫的相关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会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1)草履虫生活在水中,生物都能够进行呼吸,它的呼吸需要氧气,培养液表面氧气较多,有利于草履虫进行呼吸作用,草履虫的气体交换依靠表膜,所以表层有更多的草履虫。
(2)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结合题图可知,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一所示细胞中⑥食物泡变成绿色。
(3)a.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食盐为不利刺激,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B侧。
b.如果将食盐换成牛肉汁,牛肉汁为有利刺激,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A侧。
c.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体来说是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23.【答案】(1)不需要
(2)薄壁组织;输导组织
(3)器官
(4)良好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观察植物细胞;植物体的器官
【解析】【解答】题图中:①是保护组织,②是薄壁组织(营养组织),③是输导组织,④是机械组织。
(1)番茄的果肉细胞本身具有颜色,所以,在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不需要染色。
(2)番茄的果肉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属于图乙中的薄壁组织,对应图中的②。
而番茄的果实中有一些“筋络”,这些“筋络”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有机物,因此属于图乙中的输导组织,对应图中的③。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番茄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这些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共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果实。果实是植物体的重要部分,不仅保护着种子,还帮助种子传播和繁衍。
(4)结合题图丁,根据评价指标可知,图丁中的细胞结构具有叶绿体、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但没有标注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所以该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良好。
故答案为:(1)不需要;(2)薄壁组织、输导组织;(3)器官;(4)良好。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的基本组织、器官的概念等基础内容,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①分生组织,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
②保护组织有保护作用;
③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
④营养组织,具有制造、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⑤机械组织,具有支撑、保护功能。
(2)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1)在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由于番茄果肉细胞本身具有颜色,因此可以不用染色。
(2)番茄果肉细胞富含营养物质,主要起营养作用,因此属于图乙中的薄壁组织,对应图中的②。
而番茄的果实中有一些“筋络”,这些“筋络”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有机物,因此属于图乙中的输导组织,对应图中的③。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番茄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这些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共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果实。果实是植物体的重要部分,不仅保护着种子,还帮助种子传播和繁衍。
(4)结合题图丁,根据评价指标可知,图丁中的细胞结构具有叶绿体、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但没有标注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所以该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良好。
24.【答案】(1)A、B、D、E、G
(2)①③②⑤④
(3)吸水纸
(4)气泡;②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吸”。图1中,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D)→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G)→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用镊子(B)盖盖玻片→用稀碘液(E)染色→用吸水纸吸取→用显微镜(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根据以上所述。图1中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有A、B、D、E、G。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吸”。所以,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是:①滴(生理盐水)、③刮口腔上皮细胞、②涂抹细胞、⑤盖盖玻片、④染和吸。即为:①③②⑤④。
(3)实验中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稀碘液,这是为了使细胞结构更清晰。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注意要重复2~3次,以确保染色均匀。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可见,甲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图2的②步骤中:用消毒的牙签的钝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把牙签附有碎屑的钝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如涂抹不均匀,细胞可能会发生重叠,影响观察。所以,丁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图2中的②“涂抹”操作不当导致的。
故答案为:(1) A、B、D、E、G ;(2) ①③②⑤④ ;(3)吸水纸;(4)气泡、②。
【分析】此题考查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下:
擦: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
刮: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涂: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
盖: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染: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1)图1中,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D)→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G)→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用镊子(B)盖盖玻片→用稀碘液(E)染色→用吸水纸吸取→用显微镜(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可见,图1中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有A、B、D、E、G。
(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和图2可知,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是:①滴(生理盐水)、③刮口腔上皮细胞、②涂抹细胞、⑤盖盖玻片、④染和吸。
(3)实验中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稀碘液,这是为了使细胞结构更清晰。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注意要重复2~3次,以确保染色均匀。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可见,甲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图2的②步骤中:用消毒的牙签的钝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把牙签附有碎屑的钝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如涂抹不均匀,细胞可能会发生重叠,影响观察。
可见,丁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图2中的②“涂抹”操作不当导致的。
1 / 1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
1.(2024七上·武都期中)“燕子低飞,会下雨”“早雾晴,晚雾阴”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  )
A.观察法 B.模拟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燕子低飞,会下雨”“早雾晴,晚雾阴” 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现象(燕子的飞行姿态、雾的出现时间等)进行观察,进而总结出的规律,这符合观察法的特点。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模拟法:通过建立与研究对象相似的模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2.(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酵母菌、小鸟 B.小猫、钟乳石、小麦
C.病毒、生石花、海豚 D.含羞草、桃花、珊瑚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小鸟是动物,都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小猫是动物,小麦是植物,都属于生物;钟乳石是由碳酸钙等物质长期沉积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生物的特征(能繁殖等),属于生物;生石花是植物,海豚是动物,都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D.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含羞草、桃花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不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都以其他生物为食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物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选项中,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C生物都以其他生物为食这一说法并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作用自己合成有机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生物的特征如下: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⑥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2024七上·武都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
A.移动装片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粗准焦螺旋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由图甲到图乙,是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过程。
A、移动装片,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A不符合题意。
B、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B不符合题意。
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C不符合题意。
D、转动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一般在对光和寻找物像时使用,应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清晰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是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步骤如下: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
(2)在低倍镜下将观察到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换成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转动遮光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5)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2024七上·武都期中)以下是使用双目显微镜和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双目显微镜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
B.双目显微镜通过调整移动手轮移动玻片标本
C.双目显微镜调焦时,还需要微调目镜间距,使双目观察的视野完全重合
D.数码液晶显微镜更适合拍照和录像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双目显微镜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应使载物台缓慢上升,不是下降,A错误。
B.双目显微镜可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标本,操作正确,B正确。
C.双目显微镜调焦时,调整目镜间距,使双目观察的视野完全重合,能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操作正确,C正确
D.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方便拍照和录像,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 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③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放在载物台 用压片夹压住,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④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此过程要从侧面注视) 。
⑤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
⑥转动物镜观察的操作方法与单目显微镜的基本相同。
实验完毕,要将载物台下降到最底处,将电源亮度调到最低后关闭电源。
6.(2024七上·武都期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碘液染色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以下结构最容易观察到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线粒体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时,需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经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7.(2024七上·武都期中)细胞的生活需要的有机物是(  )
①水②糖类③脂质④蛋白质⑤无机盐⑥氧气⑦核酸
A.①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⑦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
【解析】【解答】①水: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它不是有机物,因此不属于细胞生活需要的有机物。②糖类:糖类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属于有机物,细胞生活需要糖类。
③脂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是细胞膜的组成部分,也是能量的储存形式,属于有机物,细胞生活需要脂质。
④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有机物,细胞生活需要蛋白质。
⑤无机盐:无机盐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的必需物质,但它不是有机物。
⑥氧气:氧气是细胞呼吸作用中必需的,但它不是有机物。
⑦核酸:核酸(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属于有机物,细胞生活需要核酸。
综上所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的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构成细胞的物质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8.(2024七上·武都期中)橙子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A.液泡中 B.细胞质中 C.细胞核中 D.叶绿体中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植物细胞中的酸甜等味道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橙子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属于溶解在细胞液中的物质,而细胞液主要存在于液泡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
9.(2024七上·武都期中)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当你点燃一支蜡烛时,蜡烛中的化学能就转变成光能和热能。生物体的细胞也能进行能量转换。下列结构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答案】B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等其他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植物体内的部分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只含有线粒体;故两种细胞中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故答案为:B。
【分析】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等其他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
10.(2024七上·武都期中)在克隆羊的过程中,白粗毛的母羊A提供了细胞核,黑粗毛的母羊B提供了去核卵细胞,白细毛的母羊C进行代孕。那么克隆出的小羊为(  )
A.白粗毛 B.黑粗毛 C.白细毛 D.灰细毛
【答案】A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克隆羊过程中,白粗毛的母羊 A 提供了细胞核,黑粗毛的母羊 B 提供了去核卵细胞,白细毛的母羊 C 进行代孕。由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所以克隆出的小羊的遗传性状主要由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A 决定,即小羊的毛为白粗毛。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克隆生物的遗传性状主要由提供细胞核的生物决定。
11.(2024七上·武都期中)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甲细胞分裂5次能形成32个新细胞
B.图甲中,在分裂前②内的染色体进行了复制
C.②中含8条染色体,则③、④中各含4条染色体
D.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再是细胞质分开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图中,①表示细胞壁,②表示细胞核,③④表示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细胞核。A.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根据题干所述,甲细胞分裂5次能形成25=32个新细胞,A说法正确。
B.图甲中,②是细胞核,细胞核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先进行复制加倍,B说法正确。
C.图中,②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先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即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所以甲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则丙中的每一个细胞中的细胞核③、④中各含8条染色体,C说法错误。
D.细胞分裂时,首先细胞核分裂,再是细胞质分开,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2)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12.(2024七上·武都期中)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形态 B.结构 C.遗传物质 D.生理功能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解析】【解答】 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可见,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但分化后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13.(2024七上·武都期中)血液是生命的重要保证,血液是一种(  )
A.神经组织 B.结缔组织 C.上皮组织 D.肌肉组织
【答案】B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功能,符合结缔组织 “种类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的特点,所以血液属于结缔组织。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等。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14.(2024七上·武都期中)天宫课堂中,叶光富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在荧光显微镜下会闪闪发光的心肌细胞。由心肌细胞构成的组织功能是(  )
A.保护和分泌 B.支持和连接
C.收缩和舒张 D.产生和传导兴奋
【答案】C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各组织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上皮组织主要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
结缔组织主要是由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15.(2024七上·武都期中)人体的胃属于消化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包括(  )
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D.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薄壁组织
【答案】A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 根据题干所述,人体的胃属于消化器官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胃属于消化器官,能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食物。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基本组织,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①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②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③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④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
16.(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四种器官中属于同一个系统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动物体的系统
【解析】【解答】①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②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③肝脏:能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属于消化系统。
④胃:是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属于消化系统。
因此:③肝脏和④胃同属于消化系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图①表示肺,图②表示心脏,图③表示肝脏,图④表示胃。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17.(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组织→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答案】B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根据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基本知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最终多个器官协同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这是植物体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主要区别之一。B正确。
故选B。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18.(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眼虫 B.衣藻 C.酵母菌 D.蚜虫
【答案】D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它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衣藻属于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呈椭圆形,C不符合题意。
D.蚜虫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属于多细胞动物,由多个细胞构成,所以,蚜虫不是单细胞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单细胞生物,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单细胞生物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衣藻、酵母菌等。
19.(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植物类群与特征配对不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无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个体矮小
B.苔藓植物一开始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假根短而细
C.藻类植物——有的是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无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
【答案】A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植株一般比较高大,并非 “无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个体矮小”,A错误。
B.苔藓植物开始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假根短而细,描述正确,B正确。
C.藻类植物有的是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无根、茎、叶的分化,描述正确,C正确。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比较低等的植物类群,它们都不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而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因此,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D正确。
故选A。
【分析】藻类植物:有的是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无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短而细,起固定作用);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20.(2024七上·武都期中)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紫菜营养丰富,可供人类食用
B.肾蕨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C.藻类植物的细胞呼吸会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D.大量的古代苔藓植物形成了煤炭
【答案】A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海带、紫菜都属于藻类植物,它们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供人类食用,A正确。
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而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所以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肾蕨不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错误。
C.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而不是细胞呼吸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含量降低,C错误。
D.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D错误。
故选A。
【分析】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植物类型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生殖方式 用途 代表植物
藻类 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 药用和食用 衣藻、水绵、紫菜、海带
苔藓 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 假根,只有茎、叶分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墙藓、葫芦藓
蕨类 阴湿的环境 有根茎叶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满江红、桫椤、贯众、卷柏
二、分析说明题(本题包括4道题目,每题5分,共20分)
21.(2024七上·武都期中)如图分别为显微镜、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   。
A. 取镜
B. 观察
C. 安放
D. 对光
E. 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显微镜下的乙、丙所示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甲图中a和   (填字母)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3)菠菜蛋汤呈现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乙中的[⑤]   (填名称),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图乙中,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填序号及名称)。
(5)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答案】(1)ACDBE
(2)e
(3)细胞膜
(4)⑥细胞壁
(5)细胞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A. 取镜、C. 安放、D. 对光、B. 观察、E. 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甲图中,a是目镜,b是粗准焦螺旋,c是细准焦螺旋,d是转换器,e是物镜,f是遮光器,g是反光镜。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甲图中的a目镜和e物镜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
(3)乙图中,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线粒体,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⑦是叶绿体。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当菠菜浸泡在清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清水不变色;当用开水浸泡菠菜后,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叶绿素流失到细胞外,使水会变成绿色。
(4)乙图中,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线粒体,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⑦是叶绿体。其中,⑥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能够增加细胞的机械强度,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有利于细胞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5)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所以,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答案为:(1)ACDBE;(2)e;(3)细胞膜;(4)细胞壁;(5)细胞。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如下: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安放装片、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4)整理与存放。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A. 取镜、C. 安放、D. 对光、B. 观察、E. 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即甲图中的a目镜和e物镜。
(3)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当菠菜浸泡在清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清水不变色;当用开水浸泡菠菜后,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里的叶绿素使水会变成绿色。
(4)图乙中,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⑥细胞壁。细胞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能够增加细胞的机械强度,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有利于细胞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5)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都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单细胞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等,整个生物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这个细胞具备了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所有结构和功能,能够独立完成生存、繁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而多细胞生物则由许多形态、功能各异的细胞共同构成,这些细胞相互协作,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进而构建成完整的生物体。
22.(2024七上·武都期中)生物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   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2)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所示细胞中的[⑥]   (填名称)变成绿色。
(3)为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同学们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水滴连接起来(如图2)。
a.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   (选填“A”或“B”)侧;
b.如果将食盐换成牛肉汁,则草履虫将向   (选填“A”或“B”)侧运动;
c.通过以上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体来说是能   。
【答案】(1)表
(2)食物泡
(3)B;A;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知识点】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
【解析】【解答】图1中,①是纤毛,②是表膜,③是收集管,④是细胞核,⑤是口沟,⑥是食物泡,⑦是伸缩泡。
(1)草履虫生活在水中,进行生命活动需要氧气,培养液表面氧气较多,有利于草履虫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表层有更多的草履虫。在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的表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2)草履虫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功能的结构的是食物泡,所以,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一所示细胞中⑥食物泡变成绿色。
(3)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a.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食盐为不利刺激,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B侧。
b.如果将食盐换成牛肉汁,牛肉汁为有利刺激,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A侧。
c.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体来说是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故答案为:(1)表;(2)食物泡;(3)B、A、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分析】此题考查观察草履虫的相关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会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1)草履虫生活在水中,生物都能够进行呼吸,它的呼吸需要氧气,培养液表面氧气较多,有利于草履虫进行呼吸作用,草履虫的气体交换依靠表膜,所以表层有更多的草履虫。
(2)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结合题图可知,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一所示细胞中⑥食物泡变成绿色。
(3)a.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食盐为不利刺激,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B侧。
b.如果将食盐换成牛肉汁,牛肉汁为有利刺激,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A侧。
c.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体来说是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23.(2024七上·武都期中)在陇南武都甘泉镇赵坪村,蔬菜大棚内种植了番茄等各种各样的蔬菜,撑起了群众“致富伞”。图甲是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乙、丙为番茄植株某结构层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染色。
(2)番茄果肉细胞富含营养物质,属于图乙中的[②]   (填名称);番茄的果实中有一些“筋络”,属于图乙中的[③]   (填名称)。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番茄果实是由几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   。
(4)图丁是某同学制作的番茄果肉细胞模型图,表格是相关的指标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缺失或增多,整体美观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
根据评价指标,该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答案】(1)不需要
(2)薄壁组织;输导组织
(3)器官
(4)良好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观察植物细胞;植物体的器官
【解析】【解答】题图中:①是保护组织,②是薄壁组织(营养组织),③是输导组织,④是机械组织。
(1)番茄的果肉细胞本身具有颜色,所以,在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不需要染色。
(2)番茄的果肉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属于图乙中的薄壁组织,对应图中的②。
而番茄的果实中有一些“筋络”,这些“筋络”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有机物,因此属于图乙中的输导组织,对应图中的③。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番茄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这些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共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果实。果实是植物体的重要部分,不仅保护着种子,还帮助种子传播和繁衍。
(4)结合题图丁,根据评价指标可知,图丁中的细胞结构具有叶绿体、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但没有标注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所以该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良好。
故答案为:(1)不需要;(2)薄壁组织、输导组织;(3)器官;(4)良好。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的基本组织、器官的概念等基础内容,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1)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①分生组织,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
②保护组织有保护作用;
③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
④营养组织,具有制造、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⑤机械组织,具有支撑、保护功能。
(2)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1)在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由于番茄果肉细胞本身具有颜色,因此可以不用染色。
(2)番茄果肉细胞富含营养物质,主要起营养作用,因此属于图乙中的薄壁组织,对应图中的②。
而番茄的果实中有一些“筋络”,这些“筋络”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有机物,因此属于图乙中的输导组织,对应图中的③。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番茄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这些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共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果实。果实是植物体的重要部分,不仅保护着种子,还帮助种子传播和繁衍。
(4)结合题图丁,根据评价指标可知,图丁中的细胞结构具有叶绿体、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但没有标注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所以该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良好。
24.(2024七上·武都期中)如图是一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所示,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有   (填序号)。
(2)图2为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实验中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色剂,用   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 3次,使染色剂浸润标本的全部。
(4)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3所示,甲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盖玻片下出现   ;丁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图2中的   (填序号)操作不当导致的。
【答案】(1)A、B、D、E、G
(2)①③②⑤④
(3)吸水纸
(4)气泡;②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吸”。图1中,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D)→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G)→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用镊子(B)盖盖玻片→用稀碘液(E)染色→用吸水纸吸取→用显微镜(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根据以上所述。图1中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有A、B、D、E、G。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吸”。所以,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是:①滴(生理盐水)、③刮口腔上皮细胞、②涂抹细胞、⑤盖盖玻片、④染和吸。即为:①③②⑤④。
(3)实验中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稀碘液,这是为了使细胞结构更清晰。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注意要重复2~3次,以确保染色均匀。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可见,甲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图2的②步骤中:用消毒的牙签的钝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把牙签附有碎屑的钝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如涂抹不均匀,细胞可能会发生重叠,影响观察。所以,丁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图2中的②“涂抹”操作不当导致的。
故答案为:(1) A、B、D、E、G ;(2) ①③②⑤④ ;(3)吸水纸;(4)气泡、②。
【分析】此题考查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下:
擦: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
刮: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涂: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
盖: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染: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1)图1中,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D)→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G)→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用镊子(B)盖盖玻片→用稀碘液(E)染色→用吸水纸吸取→用显微镜(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可见,图1中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有A、B、D、E、G。
(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和图2可知,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是:①滴(生理盐水)、③刮口腔上皮细胞、②涂抹细胞、⑤盖盖玻片、④染和吸。
(3)实验中染色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稀碘液,这是为了使细胞结构更清晰。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注意要重复2~3次,以确保染色均匀。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可见,甲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图2的②步骤中:用消毒的牙签的钝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把牙签附有碎屑的钝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如涂抹不均匀,细胞可能会发生重叠,影响观察。
可见,丁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由于图2中的②“涂抹”操作不当导致的。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