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练习
高二化学
本试卷共4页,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碱性锌锰干电池 B.燃气灶
C.砷化镓太阳电池 D.风力发电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B. 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C. 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D. 钠与冷水的反应
3. 下列措施不能加快与反应产生的速率的是
A. 再加入溶液 B. 用粉代替粒
C. 升高温度 D. 滴加少量的溶液
4.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少许浓溶液,溶液变黄色
B. 和的混合气体升温后红棕色加深
C. 催化氧化成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 缩小充有和混合气体容器的容积,气体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5.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 。要使氨的平衡产率增大,又要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②减小体积使压强增大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⑤恒温恒容,再充入和⑥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⑦及时分离产生的⑧使用催化剂
A. ②⑤⑥⑦ B. ②③④⑤⑦⑧ C. ②⑤ D. ②③⑤⑧
6. 大气中的氯氟烃光解产生的氯自由基能够催化分解,加速臭氧层的破坏。反应进程及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反应①和②均为放热过程
B. 增大了臭氧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C. 使臭氧分解的速率和限度均增大
D. 催化分解的反应速率主要由决定
7. 已知氢气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H键的键能小于键的键能
B. 破坏和的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小于中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
C.
D. 利用该反应通过一定装置可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8. 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H2(g)+I2 (g) 2HI(g) △H<0, 该温度下,K=43,某时刻,测得容器内 H2、I2、HI的浓度依次为0.01 mol/L、0.01 mol/L、0.02 mol/L。一段时间后,下列情况与事实相符的是
A. 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B. 混合气体密度变大
C. 容器内压强变小 D. 氢气的体积分数变小
9. 25℃、101kPa 下:
①2Na(s)+ O2(g)=Na2O(s) ΔH1=-414 kJ/mol
② 2Na(s)+O2(g)=Na2O2(s) ΔH2=-51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317kJ/mol
10. 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的反应为 ,测得温度为时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反应速率:
B. 对应点的平衡常数:
C. 焓变:
D. 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随时间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11. 某小组采用等质量的大理石和碳酸钴粉末、足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研究实验室制备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验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硫酸钙会包裹在碳酸钙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以说明酸的对生成的速率有影响
B. 比较实验1和实验4,可以说明生成的速率和酸中阴离子的种类有关
C. 实验结论:生成的对碳酸钙粉末比对大理石的包裹作用更强
D. 综合以上四个实验推断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反应能用于制备
12. 已知反应:X(g)+Y(g)2Z(g) H<0,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一定条件下,分别在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数据如表:
容器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浓度/(mol L-1) 10分钟时物质浓/(mol L-1)
c(X) c(Y) c(Z)
甲 400 1 1 0.5
乙 T1 1 1 0.4
丙 400 1 2 a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中,10分钟内X的化学反应速率:v(X)=0.025mol L-1 min-1
B. 甲中,10分钟时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 乙中,可能T1<400℃
D. 丙中,a>0.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3.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下反应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1)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通入过量水蒸气
(2)800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某一时刻混合物中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3mol、1mol、1mol。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
②该时刻反应_______(填“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或“达平衡”)。
(3)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 CO与2mol混合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
(4)图1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CO平衡转化率随着的变化趋势。判断、和的大小关系: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
(5)实验发现,其它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向反应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以增大的体积分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1微米=米,1纳米=米)。投入纳米CaO比微米CaO,的体积分数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
14. 丙烯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分两步进行。
I.丙烷脱氢制丙烯
丙烷脱氢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i.
ii.
(1)升温时,测得丙烯平衡产率降低。
①升温时,丙烷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②丙烯平衡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在恒压条件下充入高温水蒸气使反应器再热。请分析充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___________。
(3)已知:i.
ii.在高温下脱氢时碳碳键易断裂,产生积炭后,催化剂活性降低
工业上,常在中加入一定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Ⅱ.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烯腈,副产物为丙烯醛,反应如下:
i.
ii.
(4)原料气中和丙烯的比例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
①时产物主要为丙烯醛,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时,冷却吸收后丙烯腈收率略有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15. 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1)黄铁矿在通空气前需粉碎,其作用是_____。
(2)反应Ⅱ: 是制硫酸的关键步骤。使用作催化剂,涉及如下反应:

ⅱ.__________ _____
ⅲ.
①补全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反应ⅰ和ⅲ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投入,最多制得
c.使用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3)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和,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Ⅱ。实验测得在、和压强下,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550℃时平衡转化率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②工业上通常采用400℃~500℃和常压(0.1MPa)的条件,采用常压的原因是_____。
③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计算该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_____。
16.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________。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________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下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______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________。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_______。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______。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练习
高二化学
本试卷共4页,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3题答案】
【答案】 ①. D ②. ③. 正向进行 ④. 50% ⑤. ⑥.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时,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 ⑦. 纳米CaO表面积比微米CaO大,吸收CO2能力比微米CaO强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提高 ②. 升温时反应ii的转化率提高
(2)反应体系压强减小,反应正向移动.
(3)将积炭转化为CO,提高催化剂活性。
(4) ①. 氨气含量过低,主要发生反应ii ②. 氨气含量过多成碱性,而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故丙烯腈收率略有降低
【15题答案】
【答案】(1)增大矿石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 ①. ②. ③. ④. ⑤. bc
(3) ①. 0.850 ②.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③. 400℃~500℃、0.1 Mpa时,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较高,增大压强对材料、设备、动力的要求更高,生产成本增加 ④.
【16题答案】
【答案】 ①. 化学平衡状态 ②. 溶液稀释,c(Fe2+)降低 ③. 加入Ag+发生反应:Ag++I-=AgI↓,c(I-)降低;或增大c(Fe2+)平衡均逆向移动 ④. 正 ⑤. 左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⑥. Fe2+随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 ⑦. 向U形管右管中滴加1mol/L FeSO4溶液 ⑧. 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