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 地理
(总分:60分 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读图中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B.乙大洲位于南半球
C.丙大洲距离南极洲最近 D.丁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2.下列地理事物与所在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
A.亚马孙平原—甲洲 B.刚果盆地—乙洲 C.安第斯山脉—丙洲 D.青藏高原—丁洲
可燃冰外形似冰,遇火即燃,开采难度大,但其燃烧产生的污染比煤、石油都小,是优质的清洁能源。图为世界已知可燃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图中(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全球的陆地广阔而连续
C.北冰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D.有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
4.世界已知可燃冰(  )
A.在非洲东部密集分布
B.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C.均匀分布在太平洋中
D.多分布在近海海域
5.开发和利用可燃冰等清洁能源
可以(  )
①完全替代煤炭资源②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④彻底解决石油短缺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千姿百态。右图为北美洲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6-8小题。
6.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是(  )
A.北回归线 B.白令海峡
C.落基山脉 D.巴拿马运河
7.北美洲(  )
A.全部位于东半球 B.东临太平洋
C.北临北冰洋 D.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8.下列关于北美洲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B.地形类型单一
C.东部都是广阔的平原
D.科迪勒拉山系横贯东西
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号称“世界第四极”。近年来,中国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多次下潜深度突破10000米,屡创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如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及“奋斗者号”照片。读图,完成9﹣10题。
9.由海岸向大洋中部,依次出现的海底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大陆坡一洋盆 B.大陆坡—洋盆—大陆架
C.洋盆—大陆架—洋盆 D.大陆架—洋盆—大陆坡
10.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清晰准确的陆地地图 ②探寻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 ④获取高精度海底地形数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期,中国科学家揭示“地幔风”是地球深处存在的强大物质流动。“地幔风”从南向北推动两大板块持续碰撞,将海洋变为陆地,导致青藏高原几千万年以来的挤压和隆升。图为板块运动及分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青藏高原的变化,说明(  )
A.板块碰撞导致陆地变为海洋 B.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C.全球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 D.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12.“地幔风”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是(  )
A.使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 B.使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运动
C.使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运动 D.使非洲板块向北碰撞印度洋板块
13.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
①揭示了世界海陆变化的过程 ②解释了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③推动了气候研究和太空探索 ④展现了人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校同学开展实验,了解海洋和陆地气温的变化。同学们用烧杯分别取相同体积的水和沙,在室内静止一段时间后第一次测量温度。随后把烧杯放置在强光下,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测量温度。图为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读下一页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实验中(  )
A.水代表海洋,沙代表陆地 B.强光照射模拟降温
C.第二次测量发现水温下降 D.沙比水的温度变化小
15.该实验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陆地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D.内陆昼夜温差小于沿海
16.该实验能够认识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实验结果可以解释(  )
A.爬山时感到气温在降低 B.夏季时人们在海边避暑
C.热带居民常穿轻薄服装 D.我国新疆地区多平顶房
如图为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与甲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居可能是(  )
A.高脚屋 B.多层土楼 C.蒙古包 D.冰屋
18.与乙地气候相适应的植被景观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雨林
世界各地的气候复杂多样。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小题。
19.与温带季风气候相邻的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0.亚欧大陆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分布着典型的季风气候,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80亿。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2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图1中世界人口(  )
A.1930年前增长较快 B.1930年后匀速增长
C.1975年达到50亿 D.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22.图2中1950~2022年各大洲人口(  )
A.亚洲增长人数最多 B.北美洲增长速度最慢
C.欧洲增长速度最快 D.南美洲增长人数最少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美洲欧洲人口增速一致 B.南美洲人口比北美洲多
C.欧洲应推行积极生育政策 D.非洲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小明随家人前往法国观看赛事。据此,完成24﹣25题。
24.小明发现法国当地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他们属于(  )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蒙古人种
25.观赛期间,小明与志愿者用英语交流,因为英语是(  )
A.法国的官方语言 B.国际交往中广泛使用的语言
C.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D.世界上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5分。)
26. (1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竖版世界地图(见下一页图1),清晰显示出了被三大洲环抱的北冰洋,以及形状好似孔雀开屏的南极大陆。
材料2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9月28日17时59分在土耳其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9.25度,东经28.80度。
材料3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图3)
(1)图1中,①是 洋,②是    洲,关于①②两地的共同特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纬度最高 B.有极昼极夜现象 C.跨纬度最广 D.降水量少
(2)图1中,③是 洲,③④两洲的分界线是     。
(3)图2中,A是    山脉,运用板块知识分析土耳其易发生地震的原因(此空两分)   。
(4)材料3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填“张裂”或“碰撞”),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单项选择)。
A.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 B.地中海缩小 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
27.(12分)世界各地所处位置不同,地表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西安某中学地理课堂以“世界气候差异及其影响”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小组一:探究气候分布规律
材料一: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   气候、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它们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2)甲地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对东亚季风的建立、维持与传播有重要的作用。亚欧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而大陆内部   气候分布最广。该中纬度地带由大陆东岸到大陆内部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组二:探究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材料二:尖毛草是非洲大地上生长最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地之王”的美称。它的生长过程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但是半年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便会长到1.6~2米。
(3)结合尖毛草的生长特点,可判断出其生长地区的降水特点是    ,该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小组三:文学与地理学的碰面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处不胜寒”古诗词说明了气温随地势的变化规律是    。
材料三: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老舍《济南的冬天》
(5)读图14,从地理视角分析老舍先生觉得“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的原因。(2分)
28.(13分)某地理兴趣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图文资料,补全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探究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探究过程:通过阅读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人口分布的相关资料,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以下为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的相关资料:世界人口分布图(图1),世界人口随纬度分布图(图2),世界人口随海陆分布图(图3),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图4)。(图见第七页)
(1)结合图2,从纬度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南/北)半球的   (纬度带)地区。
(2)结合图3,从海陆位置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这一特征最突出的是   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最大的洲是    洲。
(3)结合图4,从地形地势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
归纳总结
(4)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     、    、    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
验证迁移
(5)图1中     、    (填字母序号)两地,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6)图1中F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人口稀少,请分析原因。(1分)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5分)
1-5 BCDDC
6-10 DCAAD
11-15 BABAC
16-20 BBACA
21-25 DACCB
二、综合题(共三题,共35分)
【10分】26.
(1)北冰; 南极 ;C ;
(2)北美;白令海峡 ;
(3)阿尔卑斯 ;土耳其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地震 ;
(4)张裂 ; C ;
【12分】27.
(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 纬度位置
(2)温带大陆性 由东西两侧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海陆位置
(3)降水季节变化大/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4)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C。
(5)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阴雨连绵,晴天少。
【13分】28.
(1)北 ;中低 ;
沿海 ;大洋 ; 欧洲 ;
200 ; 平原 ;
纬度因素 ;海陆位置 ; 地形地势 ;
A ;B ;
此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