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Getting along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 英语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2 Getting along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 英语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unit2 understanding ideas 课型 语法讲授 新授课/一轮复习 新授课
学科 英语 年级 八年级
学段 初中 版本章节 新外研版八上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准确区分“for”和“since”在现在完成时中的用法,正确完成相关语法练习。
2. 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for”和“since”描述自己的经历,提升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分享经历,体会分享的意义,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感受AI技术在英语学习中的便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for”(接时间段)和“since”(接时间点)的用法区分。
难点: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for”和“since”,并结合现在完成时进行表达。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掌握一般过去时等基础时态,但对现在完成时“过去动作与现在关联”的核心逻辑理解模糊。多数学生能机械记忆“have/has+过去分词”结构,却难以准确运用for/since等时间标志词,在情境对话和写作中易与一般过去时混淆。学生具象思维占优,需依托生活化实例和互动练习突破难点,提升时态运用的准确性与灵活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创新设计(含AI应用)
1. 导入 激活背景知识,创设“分享”主题情境,引出语法目标。 1. 回顾课文《自私的巨人》故事梗概,强调“分享”带来的改变。 2. 教师提问:“What have you shared with others ” 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并自然引出本节课将围绕“分享”学习如何表达时间的延续(for/since)。 1. 情境驱动: 将语法学习置于有意义的主题情境中,使学习目标自然呈现,激发学生兴趣。 2. 情感铺垫: 通过经典文本的价值引领,为课堂奠定积极的情感基调。 主题与语法融合导入: 将课文主旨、情感教育与语法功能紧密结合,实现“文道统一”,避免枯燥的纯语法开场。
2. 语法讲解 理解并归纳“for”和“since”的核心用法规则。 1. 规则呈现: 分析教材例句,明确“for+时间段”与“since+时间点”的核心规则。 2. AI拓展: 利用AI工具生成一组贴近学生生活的、包含“for”和“since”的例句。 3. 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从AI例句中总结更多细节(如时间状语的具体形式)。 4. 微课巩固: 观看关于现在完成时的微课视频,系统梳理时态概念。 1. 归纳式学习: 从经典例句到AI生成的大量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总结规律,培养探究能力。 2. 多模态输入: 结合文本、AI技术和微课视频,迎合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强化记忆。 AI作为“例句生成器”: 利用AI快速提供大量真实、多样的语境例句,弥补教材例句的不足,拓宽学生视野,体现技术赋能。
3. 练习巩固 在控制性练习中初步应用规则,并过渡到语篇理解。 1. 基础练习(填空): 完成教材单句填空,强化核心规则识别。 2. 进阶练习(语篇): 完成一篇关于“分享经历”的短文填空,并朗读、找出所有现在完成时句子。 3.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中不同时态的混用(如一般现在时),培养语篇意识。 1. 分层练习: 从单句到语篇,从机械操练到意义理解,符合认知规律,逐步提升难度。 2. 形式与意义结合: 练习内容紧扣“分享”主题,使语法练习不脱离语境,并为后续输出活动做铺垫。 语篇化练习: 将语法练习嵌入一个完整的、有主题的叙事中,使语言练习更具整体性和意义,而非孤立造句。
4. 拓展应用 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表达。 1. 独立思考与写作: 学生构思并写下自己的“分享经历”。 2. 范例引导: 播放示范音频并展示文本,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 3. 合作对话: 进行多轮(同桌、前后桌等)对话练习,教师巡听指导。 4. 成果展示: 邀请部分学生展示对话。 5. 书面输出与评价: 学生根据对话整理成文,并依据清晰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互评。 1. 输出驱动: 设计“说”和“写”的综合输出任务,检验并应用所学,实现能力目标。 2. 支架式教学: 通过范例、 Useful Expressions和明确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搭建成功输出的阶梯,降低焦虑。 3. 过程性评价: 引入量化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关注内容、情感、词汇和语法的综合运用,提升元认知能力。 “对话-写作”一体化输出模式: 先通过多轮对话进行口头演练和内化,再转化为严谨的书面表达,符合“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语言习得规律。 清晰的评价量规: 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使学习目标可视化,助力学生自我监控与提升。
5. 课堂总结 系统梳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重点,并展示由AI生成的关于“for”和“since”用法的思维导图。 可视化知识建构: 利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知识点系统化、结构化,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知图式,巩固记忆。 AI作为“知识梳理助手”: 利用AI快速生成美观、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提升课堂效率,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作业设计 1. 传统作业:完成课后补充练习题,巩固“for”和“since”的用法。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某段经历的短文,要求至少包含3处“for”或“since”的正确运用。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现在完成时 have/has +动词过去分词 For+时间段 Since+时间点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聚焦时态结构与用法,但忽略语境化练习,学生易混淆时间标志词。需增加生活化场景对话,强化“过去动作对现在影响”的核心认知,提升运用灵活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