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首都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首都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检测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1.历史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必须独立答卷,不得互相说话。
2.历史题包含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目,每个小题2分,满分为50分;第Ⅱ卷问答题共3道题目,满分为30分。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朋友圈’中,多了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尚处于日益衰微的封建制度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来源:求是网,2020年02月24日)打开该材料中“大门”的事件是( )
A.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C. 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 D. 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2. 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提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自由贸易的发展,迫使英国采取武力手段打开中国市场。”这一观点( )
A. 客观分析了中英两国的经济差异
B. 掩盖了英国殖民侵略的本质
C. 强调了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落后性
D. 肯定了工业革命的进步作用
3. 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76.78
A. 五口通商 B. 协定关税 C. 割地赔款 D. 投资设厂
4. 鸦片战争给了中国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但战后清朝统治阶级却认为这是外交处置不当引起的偶然事件,将战败归因为“前线将领指挥不力”。本来极为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竟被称之为“万年和约”,天真地以为签了和约就太平无事了,竟然希望屈辱的条约保持万年不变。材料意在反映( )
A. 鸦片战争将中国纳入世界市场 B. 鸦片战争没有真正唤醒清王朝
C. 《南京条约》的签订丧权辱国 D.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 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中提到:“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国要求修约的真实意图是( )
A. 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 B.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推动中西方的友好往来 D.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6. 鸦片战争后,列强要求中国增开商埠,开放长江和内地贸易。英国驻华外交官甚至提出,要制造那些足以改变现状的“纠纷”,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为此,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瑷珲条约》 D. 《马关条约》
7.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下面遗址可以见证( )
A.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B. 英法联军侵华罪行
C. 日军旅顺屠杀暴行 D. 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8. 下图是某同学梳理的知识要点,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列强侵略的加剧 B.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9.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B.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谭嗣同被捕遇害
C. 日本在辽东半岛战役中发起了旅顺大屠杀
D.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10.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废除买卖婚姻。太平天国曾提倡“一夫一妇”,禁止缠足、买卖奴婢等。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
C. 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D. 宣扬了民主共和思想
11. 如图展示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某一事件。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
A. 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B.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C.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 宣告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
12. 一位英国人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这段材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 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转战了大半个中国
C.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3. “英法联军时,两国也不过出动军队一万余人,竟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国打得落花流水。奕 跟……曾国藩、李鸿章之辈,恍然大悟,认为西洋人的政治不如中国,唯一比中国高明的,不过‘船坚炮利’罢了。”为此清政府进行了( )
A. 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第一次工业革命
14. 如图为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组织结构图。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
A. 抵制了西方资本的侵略 B. 属于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C.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D.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5. 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以下思维导图的主题是( )
A. 追求民主政治 B. 外交政策演变 C. 思想解放运动 D. 近代边疆危机
16. “丹东一号”清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水下考古发现大量遗物,证明这艘沉船是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致远舰。在这次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
A. 邓世昌 B. 左宝贵 C. 林永升 D. 丁汝昌
17. 某中学举办以“近代旧影:从苦难中崛起的民族记忆”为主题的图片展,其中有一组图片的说明标签缺失需要补充,下列标签说明符合这一组图片反映的内容的是( )
A. 《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东南沿海港口
B. 《天津条约》增开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商埠
C.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辛丑条约》划定了更多的地区为使馆界
18.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张謇认为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工商业,与日厂竞争。他发现进口货物中棉织物最多,于是决定在南通开办纱厂,这反映出张謇哪一救国主张( )
A. 维新变法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19. 1895年5月10日《申报》发文:“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该文描述的历史事件( )
A.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0.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了《国闻报》,翻译《天演论》,介绍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湖南巡抚陈宝箴批准创办时务学堂,讲授变革的思想。这些新思想( )
A. 进一步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 推动了新式学堂教育发展
C. 总结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必然原因 D. 阐释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21. “(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材料旨在说明戊戌变法( )
A. 变法措施被废除 B. 在思想上影响持久
C. 推动民族的独立 D. 是伟大的民主改革
22. 在义和团看来,洋人也罢,洋物也罢,无一不与侵略联系在一起。他们在歌谣中唱道“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见洋人就杀,见洋货就烧,不杀洋人没饭吃,不烧洋货气不消”。材料体现出义和团运动( )
A. 具有鲜明的爱国精神 B. 得到社会各界支持
C. 注重团结义和团成员 D.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23.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珍贵图书文物,如著名《永乐大典》等均被洗劫一空。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来源:2023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6页“相关史事”)关于材料所反映的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联军”由英、美、俄等11国组成
B. 皇家园林圆明园被大肆抢劫并烧毁
C. 日本趁机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D. 此后中国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24.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人感到愤慨。孙中山先生说,以前他奔走革命,人们把他看作危险分子,不敢同他接近;而在此以后,他就得到了很多的同情者,主张革命的人越来越多了。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
C. 清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D.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5. 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主题学习,他们收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艰辛发展 B. 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C. 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充满曲折 D.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第Ⅱ卷(共3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题目,满分为30分)
26.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材料二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件又定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三 “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二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1)材料一提到的“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指的是什么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亡国条约”是指哪一条约 这一条约中哪一条款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孝子贤孙”的条款。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27.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清政府的剥削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林则徐(1785—1850) 图2冯子材(1818—1903) 图3邓世昌(1849—1894)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近、现代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设立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第二幅浮雕——金田起义。
材料三 1900年,俄国趁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它也力图将朝鲜据为己有,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意图一决雌雄。
——摘自《中国广播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概括其主要功绩。
(2)材料二中把“金田起义”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二幅浮雕的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8. 某班举办了一期主题为“侵略·反抗·探索”的手抄报展,以下是其中部分同学的优秀作品节选。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节选一
节选二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节选三 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1)节选一的时间轴中,“战争一”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列举“战争三清政府战败签订的条约中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2)依据节选二,说出该人物的主要功绩是什么?此外,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
(3)节选三中的“改良主义”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从上述三则节选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年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检测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1.历史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必须独立答卷,不得互相说话。
2.历史题包含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目,每个小题2分,满分为50分;第Ⅱ卷问答题共3道题目,满分为30分。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D
第Ⅱ卷(共3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题目,满分为30分)
【26题答案】
【答案】(1)事件: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条约:《马关条约》。条款:允许日本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大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做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
【27题答案】
【答案】(1)图一: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图二: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率领清军与法军作战并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图三: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勇敢战斗,最后壮烈殉国。
(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任答出一点即可)
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任答出一点即可)
(3)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动力。
【28题答案】
【答案】(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收复新疆;洋务运动
(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人具有反抗和探索的精神;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革命道路的选择要符合国情;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