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期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4题 每题3分 共42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D.食物的腐烂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2.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电解质A 盐酸 NaOH 石墨 K2SO4溶液B 空气 Fe(OH)3胶体 铁 Na2CO3C CuSO4﹒5H2O CaCl2 水银 铜D 氨水 干冰 C60 NaCl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B. 将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3 +H+=H2O+CO2↑C. 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2OH =Cu(OH)2↓+SO42 D. 将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3+Cl =AgCl↓+NO3 4.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I2→I B. Fe2+→Fe3+C. HCO3 →CO2 D. MnO4 →MnO25.下列逻辑关系图正确的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CaO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aO是电解质B.KHSO4在电流作用下才能电离成K+、 H+和SO42-C.氨水能导电,但氨气是非电解质D.AgCl不溶于水,所以AgCl不是电解质7. 下列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A Na2CO3溶液碱性较弱 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B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 可用作食品膨松剂C Na具有强还原性 可以用来制作高压钠灯D Na2O2受热易分解产生氧气 可用于潜水艇里的供氧剂8.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H+、Ca2+、Cl 、CO32 B. Na+、Mg2+、SO42 、OH C. K+、Na+、OH 、Cl D. Cu2+、Ba2+、Cl 、SO42 9.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时看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只含Na+ B. 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C. 既含有Na+,又含有K+ D. 一定含Na+,可能含有K+10.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分子式为C32H16N8Co)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与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 B.“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11.下列各组中的溶液,两两混合均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HCl、 Ca(OH)2、 Na2CO3 B. K2CO3、 NaNO3、 BaCl2C. NaCl、 CuSO4、 KNO3 D. MgSO4、 Na2SO4、 NaOH1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不改变的是( )。A. Na和O2 B. NaOH和CO2 C. Na2O2和CO2 D. 木炭(C)和O2(红色布条)13.如右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①饱和NaCl溶液 ②NaOH溶液 ③H2O ④浓硫酸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14.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发生的反应为8NH3+3Cl2=N2+6NH4Cl,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Cl2发生氧化反应 B.NH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分子数之比为2∶3D.每有一个NH3分子发生反应,转移6个电子二、非选择题(共四题 每空2分 共58分)15.(10分)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铝②纯醋酸③CO2④H2SO4⑤Ba(OH)2⑥氢氧化铁胶体⑦稀盐酸⑧NaHSO4 ⑨碳酸钙⑩乙醇(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OH-+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⑧在熔融态的电离方程式为(4)⑨和⑦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6.(8分)有下列四个反应:① ②③ ④2Na2O2+2H2O=4NaOH + O2↑(1)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只作还原剂的是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2)用双线桥标出反应③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7. (24分) 物质推断题I.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Cl2、Na2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图:(1)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2)可能含有 ,为证实该物质是否存在,可采用的方法为 。(3)写出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II. 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它们有如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推断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向D的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16分)实验室用浓盐酸和制,并以干燥的为原料制备无水。已知易升华,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C装置的作用 (2)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体现酸性和还原性的HCl分子个数比为(3)从A装置导出的气体若不经过B、C装置而直接进入D管,将对实验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4)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让Cl2充满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F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防止污染环境和 。(6)利用氯气生产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