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1)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1)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随着活动冻土及泥炭层融化,富冰的多年冻土中冰楔等地下冰融化导致地面塌陷,融水汇入形成热融湖。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勒拿河、叶尼塞河河口三角洲热融湖发育广泛.纬度较低的太平洋沿岸的勘察加半岛一些河流的三角洲也有热融湖分布。如图示意热融湖演化过程示。完成下面小题。
1.河口三角洲地区热融湖发育广泛,其原因可能是三角洲地区( )
A.土壤含冰量大 B.地表水量丰富 C.植被覆盖率低 D.泥炭层厚度大
2.据图推测热融湖消亡主要是因为( )
A.蒸发量增加 B.湖水下渗 C.地表水排泄 D.降水减少
3.导致纬度较低的勘察加半岛河流三角洲发育多年冻土的原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强 B.海拔较高 C.沿岸有寒流 D.降水充沛
城市群作为新的空间载体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下图为2004—2018年我国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经济多中心空间结构指数变化图,指数越接近1,则表明城市群越接近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其取值越接近于0,则表明城市群越接近于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成渝城市群的多中心指数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说明( )
A.成都和重庆对周边城市经济带动较弱
B.两个核心城市共同主导区域发展
C.区域内中小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增强
D.区域内经济资源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
5.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多中心空间结构指数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核心城市的经济水平下降 B.相邻城市主导产业同质化
C.整个区域的集聚效应加强 D.区域内有新中心城市形成
6.经济多中心空间结构( )
A.不利于缩小区域内经济差距 B.增强了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
C.促进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D.削弱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我国东北地区某河发源于火山口湖泊,冬季湖泊封冻后便无水体溢出。该河全长78.6km,总落差1667m,瀑布多,含沙量少,冬季不冻。流域内平均海拔1034m,森林茂密,玄武岩地层广布。表为“该河月平均径流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径流量(m /s) 4.21 4.31 4.15 4.44 4.91 5.39 8.08 6.39 5.35 5.24 4.53 4.48
7.该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雨水 B.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8.该河冬季不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补给类型②河流比降③河水深浅④植被覆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大),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少。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 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
C.大气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10.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光照强 B.温差大 C.天气炎热 D.多大风天气
11.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 B.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D.延长绿色覆盖的时间,减轻表层土壤盐碱化
1983-1994年,西班牙东北部蒙特塞尼山区常出现含有大量沙尘的“红雨”现象,其发生频率、雨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甲区域(见下图)也有“红雨”现象,但受东地中海气流和北大西洋低压影响,“红雨”现象发生频率不高。研究发现,这些沙尘主要来自W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蒙特塞尼山区“红雨”现象频发的季节和原因分别是( )
A.夏季 山区昼夜温差大 B.春季 受锋面气旋影响
C.夏季 副热带高压南移 D.春季 地中海水温回升
13.与甲区域相比,蒙特塞尼山区“红雨”现象发生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山区( )
①地形抬升,增加降水 ②距海较近,水汽充足
③盛行西风强度更强 ④沙尘输入更加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算力中心是专业化、高性能的数据中心,专注提供强大计算能力。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落户乌鲁木齐,是安徽与新疆深化对口支援的标志性项目,两地通过资源互补、技术协作和战略联动,共同打造国家级绿色算力枢纽。完成下面小题。
14.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布局乌鲁木齐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①低温期较长 ②昼夜温差大 ③大风日数多 ④相对湿度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皖疆算力科技产业园建设有助于( )
A.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B.安徽淘汰落后产能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新疆制造先进芯片
16.算力提升对乌鲁木齐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
A.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B.助力区域金融业中心建设
C.传统制造业大幅扩张 D.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回流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属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水系。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及唯一的外泄通道。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水位主要受湖水蒸发和河流水源补给影响,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稳状态。4月下旬开始,呼伦湖水位逐渐上升。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
(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
(2)由新开河顺逆流向情况,分别分析在冬季和夏季,呼伦湖、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之间的补给关系。
(3)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茂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受降水特征、植被覆盖度影响,土壤流失量年际变化较为明显。2010至2020年,流域内耕地与草地之间转化明显,林地面积变化不大。2015年降水状况异常,导致当年流域内土壤流失量明显异于往年。下图为王茂沟流域草地、耕地的面积和土壤流失量数据;下表为耕地与不同草地覆盖度下的水土流失强度对比(数值越大,土壤流失越严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流失强度
20%覆盖度草地 0.45
40%覆盖度草地 0.23
60%覆盖度草地 0.14
80%覆盖度草地 0.09
100%覆盖度草地 0.04
耕地 0.23
(1)根据2015年土壤流失量的特点,推测当年王茂沟流域的降水特征。
(2)结合区域自然背景,分析2010至2020年间王茂沟土壤流失量年际变化较为明显的原因。
(3)有人提出:退耕还草能够减轻王茂沟流域土壤流失量。对此观点,表达你的看法。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下图)是澜沧江南段支流,流域面积270平方千米,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2000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图中自然带I为热带季雨林带,自然带Ⅱ为常绿阔叶林带)。
推测自然带Ⅰ的凋落物(以凋落的叶片为主)存量在4月达到峰值的主要原因,并简述在纳板河流域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D 6.C
7.C 8.A
9.B 10.C 11.D
12.B 13.B
14.C 15.C 16.B
17.(1)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降雪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
(2)新开河是呼伦湖唯一外泄通道, 说明西南高,东北地势低。夏季,降水丰富,(克鲁伦河与乌尔逊河补给呼伦湖)呼伦湖水位高,海拉尔河不用补给呼伦湖,与呼伦湖一起补给下游的额尔古纳河;冬季,降水少, 呼伦湖水位降低,海拉尔河水通过新开河补给呼伦湖,额尔古纳河地势低,位于呼伦湖的下游,不能补给呼伦湖。
(3)呼伦湖盐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量的增减、是否处于排水湖。当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水通过新开河外排,成为排水湖(外流湖),盐分外排,湖水含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属于淡水湖;当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海拉尔河水位高时,湖水停止外排,海拉尔河水注入,成为内流湖,盐分无法排出,湖水含盐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形成咸水湖。
18.(1)特点:2015年土壤流失量较少。推测当年降水总量较少,强降水次数较少,降水强度较小。
(2)王茂沟位于(内陆)黄土高原北部;
气候较干旱;植被覆盖率整体较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沟壑多,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生态环境脆弱;
降水年际变化大,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明显(植被覆盖度变化大);
地表径流侵蚀(降水冲刷)土壤年际变化较为明显。
(3)看法1:同意该观点。理由:退耕还草使草地覆盖度增加,当草地覆盖度高于40%时,土壤流失强度轻于耕地。
看法2:不(完全)同意该观点。退耕还草失去原有耕地植被,早期草地覆盖度低于40%时,土壤流失强度大于耕地。
19.原因: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或受南亚季风控制),11月—次年4月是旱季,旱季降水较少,水分缺乏叶片凋落,4月凋落物总量达到峰值;4月过后气温升高,微生物作用增强,凋落物分解增加;5月后是雨季,流水搬运增强,部分凋落物随径流冲走。
意义:拯救珍稀濒危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潜在战略资源需求;保障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遏制生态恶化、维持环境稳定;有利于开展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提供科研基地和科普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