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引发一系列的土壤环境问题。如一些植物的根系在吸收无机盐时,吸收的NH4+多于吸收的阴离子,为维持体内的电荷平衡,植物会通过根系释放H+到土壤中,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酸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B.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物质
C.农田中农副产品被大量输出,因此需要长期施加氮肥
D.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RNA降解酶(核糖核酸酶),下图表示在体外对该酶进行的处理,结合图示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素通过使肽键断裂从而使该酶变性
B.去除还原剂或冷却均可以恢复该酶的二硫键
C.该酶能降低磷酸二酯键水解断裂反应的活化能
D.该酶在核糖体中形成二硫键从而具备生物催化活性
3.下列有关细胞器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有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两者都有生物膜系统
B.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光学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可观察到叶绿体、液泡、染色体等结构
4.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NaCl溶液(浓度低于生理盐水)中体积增大。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B.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C.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D.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5.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 Ca2+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 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 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 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 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 CAX 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 Ca2+以与 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 CAX 进行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2+通过 CAX 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Ca2+通过 CAX 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C.加入 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过 CAX 的运输速率变慢
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6.能量代谢障碍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耗竭是“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重要原因,环孢素A(CsA)对其有一定疗效。科研工作者以“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离体心肌为实验材料,研究CsA对大鼠心肌的影响,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组织细胞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ATP酶活性,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ATP(nmol/mgprot) ADP(nmol/mgprot) ATP/ADP ATP酶活性(U/mgprot) 心肌梗死面积(%)
对照组 335 200 1.67 119 0.76
缺血组 106 243 0.44 163 35
CsA组(缺血处理+CsA) 159 317 0.51 138 6.75
A.心肌缺血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内的ATP迅速耗竭
B.CsA处理可使缺血心肌细胞分解ATP的速率下降
C.各组ATP/ADP值的变化与ATP酶活性改变有关
D.CsA可改善能量代谢进而使损伤的心肌恢复正常
7.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是植物细胞中无氧呼吸的关键酶,其催化的代谢途径如图1所示。为探究Ca2+对淹水处理的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辣椒幼苗进行分组和3种处理:甲组(未淹水)、乙组(淹水)和丙组(淹水+Ca2+),在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DH、ADH均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催化丙酮酸氧化分解
B.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过程中,利用NADH的能量合成ATP
C.Ca2+影响ADH、LDH的活性,减少乙醛和乳酸积累造成的伤害
D.Ca2+处理时,可以缓解淹水胁迫对ADH、LDH活性的促进作用
8.玉米固定CO2的能力比小麦强70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C4植物(如玉米)特有的固定CO2的关键酶。科研人员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小麦中,获得转基因小麦以提高小麦产量。为探究转基因小麦固定CO2的能力,研究人员将转基因小麦和普通小麦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EPC能降低固定CO2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图中属于转基因小麦变化曲线的是Ⅱ
C.图中CO2浓度保持不变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突然降低光照强度,短时间内细胞中ADP和C5的含量均降低
9.细胞周期同步化是指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同一细胞周期同一阶段的过程。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G1、S、G2、M期依次分别为10h、7h、3.5h、1.5h。使用DNA合成抑制剂选择性阻断S期,去除抑制剂后S期可继续进行,从而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阻断Ⅰ所用试剂属于可逆性抑制DNA复制的试剂
B.第1次阻断处理至少15小时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
C.阻断Ⅱ的处理与阻断Ⅰ相同,经过这两次处理后,所有细胞能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D.解除的处理时间可以是18h
10.某动物(2n=42)群体中有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异情况,脱离的小残片最终会丢失。若某个体的细胞中含有一条这样的重接染色体,则称为重接杂合子,同时含有两条则称为重接纯合子。重接杂合子在减数分裂中,重接染色体既可以与13号染色体联会,也可与17号染色体联会,在减数分裂I后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开,另外一条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均会发生改变
B.重接杂合子在减数分裂I前期联会,形成19个正常四分体
C.重接纯合子与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杂交,后代有一半的个体染色体正常
D.重接杂合子与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正常的个体
11.半乳糖血症是F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研究发现F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I和II,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F突变成致病基因。如表是人群中F基因突变位点的5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类型突变位点 ① ② ③ ④ ⑤
I +/+ +/- +/+ +/- -/-
Ⅱ +/+ +/- +/- +/+ +/+
注:“+”表示未突变,“-”表示突变,“/”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
A.若①和③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
B.若②和④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C.若②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D.若①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
12.下图显示在环境CO2浓度和高CO2浓度下,温度对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有关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高CO2浓度条件下,叶片温度在45℃时两种植物真正光合速率最高
B.环境CO2浓度条件下,40℃时限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相同
C.自然条件下,与植物b相比,植物a更适合生活在高温环境中
D.植物b的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在38℃左右最高
13.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果蝇(2n=8)的精原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在此过程中依次截取不同时期的1个细胞观察,其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时期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有5种,每条染色体均发出明亮荧光
B.Ⅲ时期时,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情况
C.Ⅳ时期时,细胞中含有1条Y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有一条单体荧光被抑制
D.V时期时,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可能观察到3条染色体发出明亮荧光
二、多选题
14.Klotho基因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的基因,它通过调控离子通道、信号通路或其他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衰老、保护肾脏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研究发现,Klotho基因缺陷的小鼠寿命缩短了80%,而过度表达Klotho基因后能够延长雄鼠30.8%、雌鼠19.0%的寿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衰老的细胞内Klotho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了抑制
B.衰老的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也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C.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能会攻击Klotho基因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衰老
D.将更多的Klotho基因转入细胞后就能完全阻止细胞衰老
15.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图中直线a表示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温度与酶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关系。将这两个作用叠加在一起,使得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呈曲线c。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反应物具有的能量越多,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B.低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稳定性高,适合酶的保存
C.t1、t2温度条件下,酶降低的活化能相同,反应速率相同
D.无机催化剂与酶的催化原理不同,不受温度的影响
16.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图所示(注:精子通过花粉管到达卵细胞所在处,完成受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1、S2、S3、S4互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
B.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自由传粉,则全部子代中S1S2∶S1S3=1∶1
C.烟草不能自交的原因可能是花粉与含有相同基因的卵细胞的雌蕊结合,阻止了花粉管的形成
D.该现象是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防止近亲繁殖的一种重要策略
三、解答题
17.H+-K+-ATP酶是一种位于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它能通过催化ATP水解完成H+/K+跨膜转运,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浓度更高的膜外胃腔中,对胃酸的分泌及胃的消化功能其有重要的意义,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但是,若胃酸分泌过多,则会引起胃溃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胃壁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2)图中M1-R、H2-R、G-R为胃壁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与胞外不同信号分子结合后可通过 等胞内信号分子激活H+-K+-ATP酶活性。H+-K+-ATP酶催化ATP水解后,释放的磷酸基团使H+-K+--ATP酶磷酸化,导致其 发生改变,从而促进胃酸的分泌。
(3)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膜外的方式属于 ,判断的依据是 。
(4)药物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减缓胃溃疡症状。临床上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理由是 。
18.强光条件下,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为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将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进行分组和处理,如表所示,其中试剂L可抑制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各组幼苗均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用强光照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分组 处理
甲 清水
乙 BR
丙 BR+L
(1)光可以被苹果幼苗叶片中的色素吸收,分离苹果幼苗叶肉细胞中的色素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主要吸收的光的颜色是 。
(2)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苹果幼苗光合作用暗反应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但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苹果幼苗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有 、 (答出2种原因即可);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 。
(3)据图分析,与甲组相比,乙组加入BR后光抑制 (填“增强”或“减弱”);乙组与丙组相比,说明BR可能通过 发挥作用。
19.2018年中国科学院团队将包含16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人工拼接为只有1条巨大的线状染色体的SY14菌株(如图1所示),该菌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SY14菌株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改变,但其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理论基础是 。
(2)SY14菌株 (填“能”或“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性生殖,原因是: 。
(3)染色体两端存在维持结构稳定的端粒,当两条染色体末端的端粒被敲除后,失去端粒的末端可能连接起来(如图2所示)。在天然酵母改造成SY14菌株的过程中,需要敲除 个端粒。在异常情况下,当一条染色体两端的端粒都被敲除后(着丝粒没有敲除),它也有可能连接成环状,此时它与质粒的环状结构在组成成分上的最大区别在于 。
(4)在构建SY14菌株的过程中,科学家还借助CRISPR-Cas9工具精确敲除了15个着丝粒,其目的是保证SY14菌株 。
20.番茄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
(1)科学家获得了位于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突变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 。
(2)番茄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一 野生型×突变体甲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二 野生型×突变体乙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三 杂种1×杂种2 全为雄性可育
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 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 (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若在雄性不育系大田中发现一株苗期绿茎隐性突变体。实验证明苗期紫茎和绿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将紫茎和绿茎杂交,F1自交后提取F2中苗期绿茎突变体5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4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不考虑互换等变异)进行PCR扩增,实验证明苗期绿茎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在下图中画出PCR扩增、电泳后结果 。(画出1、2、3、50)
(4)若科研人员选择纯种宽叶番茄与窄叶番茄杂交,F1全部为宽叶,F1自交,F2的性状比例为9∶7.经研究发现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自私基因”,即某一基因可以使同株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另一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从而改变子代的性状表型的比例。若宽叶、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 中出现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为9∶7是“自私基因”作用的结果,则此比例出现的原因是:F1中携带 (填“A”或“a”)基因的雄配子,有 (用分数表示)的比例死亡。
四、实验题
21.福建人对茶情有独钟,在福建闽南一带更有着“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传统。茶叶细胞中存在多种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可以将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成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疑似从绿茶中提取出了多酚氧化酶,为探究多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可采用 试剂进行鉴定。
(2)酶抑制剂有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类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相似,与底物竞争酶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不与酶活性位点结合,而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位点结合,进而改变酶结构,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欲探究柠檬酸是哪种抑制剂,某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测定
甲组 足量的茶多酚+适量多酚氧化酶 茶多酚的分解速率
乙组 足量的茶多酚+适量多酚氧化酶+柠檬酸试剂
若 ,则柠檬酸试剂为非竞争性抑制剂。
(3)绿茶的品质特点是“绿叶、绿汤”,在制作过程中用高温炒制,防止其褐变。其原理是 。
(4)为减少绿茶制作过程中发生褐变,科研人员探究褐变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褐变抑制剂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而成,结果如图。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对照组中应加入 、等量的底物溶液和酶溶液,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出最大酶活性。据图分析, 处理方式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最佳。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A
6.D
7.C
8.D
9.D
10.C
11.B
12.C
13.C
14.AC
15.ACD
16.ACD
17.(1)脂质和蛋白质(或磷脂和蛋白质)
(2) cAMP和Ca2+ 空间结构
(3) 主动运输 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且为逆浓度运输
(4)抑制H+-K+-ATP酶的活性,抑制胃壁细胞内H+运输到胃腔中,减少胃酸分泌量
18.(1)蓝紫
(2) 五碳化合物供应不足
CO2供应不足 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光反应速率增强,水光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增强
(3) 减弱 促进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
19.(1)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染色体拼接后仍能正常表达以控制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2) 不能 SY14菌株可能因细胞中只含1条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导致其有性生殖缺陷
(3) 30 其成分除DNA外,还有蛋白质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
20.(1)无需进行去雄,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2) 显 非等位基因
(3)
(4) A 6/7
21.(1)双缩脲
(2)乙组茶多酚的分解速率小于甲组
(3)高温使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不能将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成褐色
(4) 抑制剂类型及浓度 磷酸盐缓冲液 0.10%的柠檬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