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自主检测卷(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班级 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溶解少量的 ;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 进行呼吸的。3.冰熔化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熔化的过程中温度 。4.用酒精灯加热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中,要在蒸发皿底部垫上 ,这样能使蒸发皿 。5.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靠近地面的大气经常发生 运动和 运动。6.如图是某小组同学用一个底部不规则的烧杯制成的简易雨量器,零刻度离烧杯内侧底部有一点距离,用这样的雨量器测量的降水量比实际的降水量要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对照下面的降水量等级表,这个雨量器能测量的最大降水等级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时,当时刮的是西风。 ( )2.观察云时,不能直视太阳。 ( )3.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大气圈中。 ( )4.在刮台风的天气中,我们可以到室外近距离观测台风。 ( )5.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6.“-12 ℃”读作“零下十二摄氏度”。 ( )7.食盐在一杯水中充分溶解后,杯底部分的溶液是最咸的。 ( )8.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不会蒸发。 ( )9.搅拌、切成小块、放进热水都能加快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 )10.水结成冰,是因为水这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读气温计的正确方法是( )。A.方法A B.方法 B C.方法C2.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下雨B.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C.降水量的多少用毫升表示3.我们要穿雨衣或打雨伞上学,是受( )天气的影响。A.大风 B.晴朗 C.大雨4.下列词语中能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的是( )。A.四季如春 B.狂风暴雨 C.烈日炎炎5.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把温度计直接放在( )。A.太阳直射处 B.教室里面 C.室外阴凉通风处6.下列天气里所做的事情,不合适的一项是( )。7.兰兰要做一个简易雨量器,选择( )形状来做较合适。8.天气预报的大致制作过程是( )。A.收集数据一科学计算一气象员作出预报一天气会商一发布天气预报B.收集数据一气象员作出预报一天气会商一科学计算一发布天气预报C.气象员作出预报一科学计算一收集数据一天气会商一发布天气预报9.火山多次喷发,炽热的岩浆喷出后逐渐冷却形成岩石。在这个过程中,岩石( )。A.从液态变固态,从周围吸收热量B.从固态变液态,从周围吸收热量C.从液态变固态,向周围传递热量10.夏天停电时,室内放一些冰块可以让人感觉凉快一些,原因是( )。A.冰很凉快B.冰变成水能释放热量C.冰变成水需要吸收外界热量11.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是( )。A.打开灯帽一点燃酒精灯一用内焰加热一用灯帽盖灭B.打开灯帽一点燃酒精灯一用外焰加热一用灯帽盖灭C.打开灯帽一点燃酒精灯一用外焰加热一用嘴吹灭12.在一个炎热的晴天,靠窗的桌子上放着两只同样的杯子,一杯装满了水,另一杯装满了酒精。数小时后,发现两个杯子里的液体都减少了,剩下的酒精比剩下的水更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所有液体都在蒸发B.只有在太阳照射下,液体才会蒸发C.有些液体比其他液体蒸发得快13.有一杯已存放半天的白糖水,其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白糖,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把杯底的白糖溶解。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14.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容易起雾,起雾的原因是( )。A.车内温度比外面低 B.车内外温度一样 C.车内温度比外面高15.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下列现象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杯子底部产生气泡,温度上升②气泡越来越大,温度更高③水翻滚,温度最高,而且不再上升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四、实验探究题(共48分)1.周末,妈妈让小红自己洗衣服,洗的过程中小红发现洗晒衣服也有学问。(7分)(1)小红发现洗衣粉刚倒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后颗粒就消失了,说明这些小颗粒 (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中, (填“能”或“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2)下列现象中水的形态是怎样变化的,用线连一连。(3分)湿衣服变干 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雪熔化了 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水水结冰了 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2.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倒入约10毫升的浓盐水,加热蒸发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蒸发皿底部出现白色结晶。(12分)(1)图中实验仪器①是 ,②是 。(2)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 。(3)实验说明: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 出来。(4)在一个烧杯里有盐、树叶和沙子,你打算怎样把它们分离出来 (4分)。3.如图是我县气象局某次用不同规格的雨量器,在三个观测站测得同一天的降水量。(21分)(1)这一天,降水最多的观测站是 (填字母),降水量是 。降水最少的观测站是 (填字母),降水量是 。(4分)(2)图甲是降水量等级标准,根据等级表,判断这一天石梁观测站的降水量级别是 。(3)图乙是某实验小组同学的天气记录。从云量来看,这一天是 .最高气温是 ,最低气温是 ,风向是 ,风力是 。(5分)(4)下面是各气象站的仪器,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8分)①气温计 ②风速仪 ③风向标 ④雨量器(5)这一天,大多数同学会穿( )。A.衬衫+薄外套 B.毛衣+厚外套 C.单衣4.小科想在家里做一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他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食盐,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分别是粗盐和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8分)(1)小科把一勺粗盐和一勺细盐同时放入两杯等量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速度更快的是 。(2)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科决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粗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科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3)小科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 )。A.和做粗盐实验时一样B.比做粗盐实验时高C.比做粗盐实验时低做完实验后,小科把这两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太阳光能直接晒到,过两天再去观察,小科发现 。三年级(上)科学单元自主检测卷(期中测试)一、1.不同的 强 2.气体 空气 3.吸收 不变 4.石棉网 受热均匀5.水平 垂直6.偏小 大雨二、1.×解析: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说明刮的是东风。2. 解析:天空中的云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3. 4.×解析:台风破坏力很大,不能近距离观察。5.×解析:晴天是指天空中的云量少于四分之一。6. 7.×解析:食盐溶液各部分一样咸。8. 解析:食盐不会随着水的蒸发而蒸发。9. 10.×解析:水结成冰还是原来的物质,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三、1. B解析: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齐平。2. B解析: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3. C解析:穿雨衣或打雨伞上学是受大雨天气的影响。4. A解析:“狂风暴雨”“烈日炎炎”描述的是一个地区的天气,不是气候。5. C解析:测量气温要将温度计放在室外阴凉通风处。6. C解析:雨天不适合洗车。7. C解析:雨量器一般选择直筒透明杯制作。8. A解析: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收集数据——科学计算——气象预报员作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9. C解析:熔化的过程吸收热量,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10. C解析: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11. B解析:使用酒精灯时,用外焰加热,用灯帽盖灭。12. C解析:相同时间内,酒精比水蒸发得多,说明有些液体比其他液体蒸发得快。13. B解析:白糖水已经饱和,想要溶解更多的白糖可以往杯中加水。14. C解析: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水蒸气碰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15. A解析:水加热时温度逐渐升高,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四、1.(1)能不能 解析:易溶于水的物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2)2.(1)三脚架 酒精灯 (2)盐(3)分离 (4)放入适量水,树叶不溶于水,可以直接把树叶从水中拿出,沙子不溶于水,可以静置或过滤分离;剩下的盐采用蒸发的办法把它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3.(1)A 45 毫米 C 23 毫米 (2)大雨 (3)多云 8℃ — 3℃西北风 微风 (4)④① ② ③ (5)B解析:当天气温较低,适合穿毛衣和厚外套。4.(1)细盐 (2)B (3)A (4)两个杯子中都有晶体析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