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专题(五)“位—构—性”关系的综合应用讲义 (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微专题(五)“位—构—性”关系的综合应用讲义 (教师版)

资源简介

微专题(五)“位—构—性”关系的综合应用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特征、元素化合物特性推断
(1)明确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征
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
②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H、Be、Al。
③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Li、P。
④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Li、Si。
⑤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Li。
⑥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He、C、S。
⑦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
⑧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
(2)熟记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④常见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氯水、SO2、Na2O2、双氧水等。
⑤单质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无正价的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阴离子还原性最弱的元素:F。
⑥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H;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Li。
⑦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金属元素:Hg。
⑧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Al。
⑨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化合的元素:N;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⑩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2.根据物质结构进行推断
(1)原子形成共价键数目与主族序数的关系
原子形成共价键数目 主族序数
1 第ⅠA族(H) 第ⅦA族(F、Cl、Br、I等)
2 第ⅥA族(O、S等)
3 第ⅢA族(B、Al等) 第ⅤA族(N、P等)
4 第ⅣA族(C、Si等)
(2)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的成键数目和成键方式
元素原子 成键数目 成键方式
H 1 单键
Be 2 单键
B 3 单键
C 4 单键、双键、三键
N(P) 3
O(S) 2 单键、双键
F(Cl) 1 单键
Si 4 单键
3.解答元素“位—构—性”推断的思维流程
题型一文字叙述型
【例1】 (2024·甘肃卷)X、Y、Z、W、Q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Y原子核外有两个单电子,Z和Q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Q的一半,W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X、Y组成的化合物有可燃性
B.X、Q组成的化合物有还原性
C.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
D.W、Q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酸性
解析:X、Y、Z、W、Q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W为Na;Z和Q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Q的一半,则Z为O、Q为S;Y原子核外有两个单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Z,Y为C;X、Y、Z、W、Q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8-4-6-1-6=1,X可能为H或Li。若X为H,H与C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烃能够燃烧,若X为Li,Li与C组成的化合物也具有可燃性,A项正确;H或Li与S组成的化合物中S呈-2价,为S的最低价,具有还原性,B项正确;Z、W组成的化合物为Na2O、Na2O2,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C项正确;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
【即时训练1】 (2024·广东六校高三期中)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2s轨道全充满,其中基态Y、M原子的电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X(OH)2
B.Y的单质熔点都很低
C.Z的第一电离能在五种元素中最大
D.Q与M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解析:X、Y、Z、M、Q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因此Q是Na,基态Y、M原子的电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可知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故Y为C,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故M为O,Z为N;X的2s轨道全充满,故X可能是Be或者B。根据分析可知,X可能是Be或者B,故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一定是X(OH)2,A错误;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熔点很高,B错误;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其中2p轨道半充满,难失去电子,故N的第一电离能在五种元素中最大,C正确;Na与O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Na2O2,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D错误。
题型二元素周期表结构片段型
【例2】(2022·广东卷)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解析:甲~戊是短周期元素,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则可能是硫酸或高氯酸,若是高氯酸,则戊为Cl,甲为N,乙为F,丙为P,丁为S;若是硫酸,则戊为S,甲为C,乙为O,丙为Si,丁为P。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丁>戊>乙,故A正确;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戊>丁>丙,故B正确;甲的氢化物可能为氨气,也可能为甲烷、乙烷等,若是氨气,则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若是甲烷、乙烷等,则遇氯化氢不反应,没有白烟生成,故C错误;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硅酸,也可能是磷酸,都一定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确。
【即时训练2】 (2025·湖北宜城六校期中)已知前四周期元素X、Y、Q、R、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位于ds区,基态W原子的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最高正化合价:X=Q<Y=R
B.基态Z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
C.X和Q的第一电离能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D.R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反应
解析:前四周期元素X、Y、Q、R、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题图所示,基态W原子的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则其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2,则W为Ge;其中Z位于ds区,根据相对位置,则Z是Zn,根据元素相对位置,可知X是N,Y是O,Q是P,R是S。一般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相等,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同一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相等,但由于氧元素的原子半径小,在形成化合物时容易获得电子,因此没有与族序数相等的最高化合价,所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关系为O<N=P<S,A错误;Z是Zn,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2,B错误;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元素处于第ⅤA族时,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故N和P的第一电离能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C正确;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最低价氢化物是H2S,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会与具有还原性的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S、H2O,D错误。
题型三粒子结构型
【例3】 (2024·湖北卷)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价电子数相等,Z的价电子所在能层有16个轨道,4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负性:W>Y
B.酸性:W2YX3>W2YX4
C.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W>X
D.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Z>Y
解析: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价电子数相等,Z的价电子所在能层有16个轨道,则Z个有4个能层。根据这4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可以推断,W、X、Y、Z分别为H、O、S、K。H2S中S显-2价,因此,电负性:S>H,A错误;H2SO3是中强酸,而H2SO4是强酸,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后者的酸性较强,B错误;H只有1个电子,O的2p轨道上有4个电子,O有2个未成对电子,因此,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O>H,C错误;K的氧化物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强碱KOH,S的氧化物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3或H2SO4,因此,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的大小关系为K>S,D正确。
【即时训练3】 (2024·河北保定高三期末)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X、Y、Z、M、W是位于第一、二周期的五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2M=Z+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第一电离能介于Z和W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2种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D.简单离子半径:Y>Z>X
解析:X、Y、Z、M、W是位于第一、二周期的五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2M=Z+W,X只能为H,Y为1价,第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为F,M是四价,为C,Z为3价,W为3价,结合原子序数2M=Z+W,原子半径W大于Z,W为B,Z为N,根据所给信息判断X、Y、Z、M、W五种元素分别为H、F、N、C、B。第一电离能介于N和B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Be、C、O,共3种,A错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H2CO3>H3BO3,B错误;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F>NH3,C正确;简单离子半径:N3->F->H+,D错误。
1.(2025·广东汕头高三期中)已知短周期元素A~G的原子序数与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元素电负性:B>C>A
B.氢化物沸点:B>F>G>C
C.D、E、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间能相互反应
D.C与D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解析:在短周期中,除O和F之外,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A和F均属于第ⅣA族,原子序数A小于F,则A为碳元素、F为硅元素。元素的最低负价等于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C和G元素的最低价均为-2,则可知C和G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属于第ⅥA族;原子序数C小于G,则C为氧元素,G为硫元素。B的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小于氧元素,且最高价为+5,则B为氮元素。原子序数大于氧,且最高价为+1、+3,只有Na和Al,则D为钠元素,E为铝元素。一般来说,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则电负性:C<N<O,A错误;氮元素和氧元素都可以形成多种氢化物,因此氢化物沸点的排序不能得出,若是比较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即比较NH3、H2O、H2S和SiH4的沸点,由于NH3和H2O会形成氢键,使得沸点升高,H2O分子间形成的氢键的数目多于NH3,则H2O的沸点高于NH3,SiH4和H2S的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则沸点:H2S>SiH4,则沸点排序:H2O>NH3>H2S>SiH4,B错误;D、E、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2SO4,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因此这三者之间可以相互反应,C正确;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C与D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D错误。
2.(2024·湖北武汉高三期末)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已略去过渡元素),已知元素M与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M N
X Y
A.单质X可以在CO2气体中燃烧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Y>X
C.M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M解析:由元素M与N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可以推知M为C、N为N、X为Mg、Y为Al。单质Mg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Mg+CO22MgO+C,A正确;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B错误;碳原子有6个电子,运动状态各不相同,C正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33.(2024·安徽蒙城县五校高三期中)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两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Y、W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相同,Z与X的简单化合物很容易液化,X、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四种元素能组成一种治疗痛风症的药物M,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Z>Y
B.X、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C.M分子中,X、Y、Z、W四种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与X、W形成的化合物有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两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结合结构简式分析,X只连接一根单键,所以X为H;Y连接4根键,所以Y为C;又Z与X的简单化合物很容易液化,且Z连接3根键,所以Z为N;X、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则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W为O。氮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半充满,则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序为N>O>C,A错误;H、N、O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NH4NO3,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M分子中,C、N、O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但氢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C与H、O形成的化合物可为有机物,如草酸、乙醇等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D正确。
4.(2025·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Q,其中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目与成对电子数目相同;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只有2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五种元素可形成某种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五种元素中R元素的电负性最大且原子半径最小
B.Y、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是强酸
C.该阴离子中Y原子最外层电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Z
解析:根据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目与成对电子数目相同可知X元素为碳元素,结合Z元素的成键情况、原子序数的相对大小和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只有2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可推断Z元素为氧元素,则Y元素为氮元素,结合R形成一个共价键可推断R元素为氟元素,结合Q元素形成六个共价键推断Q元素为硫元素。在五种元素中氟元素的电负性最大且原子半径最小,A正确;氮元素、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硝酸和硫酸,均是强酸,B正确;氮元素形成了两个共价键,又得到一个电子,所以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H2O,D正确。
5.(2024·山西太原期中)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和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等于Z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它们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关系如图,常温下d是无色液体,液态f可用作制冷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简单离子半径:Y>Z>W
B.第一电离能:Z>Y
C.电负性:Z>Y>X
D.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解析:常温下d是无色液体,液态f是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则f是NH3,d是H2O。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和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等于Z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可推知另一元素是Mg,则元素X、Y、Z、W分别是H、N、O、Mg。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一样,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N3->O2->Mg2+,A项正确;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2s22p3,p层处于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N>O,B项错误;一般来说,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电负性:O>N>H,C项正确;X、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H2O、H2O2,H2O2既有非极性键,也有极性键,D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