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50讲 醛、酮讲义 (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章 第50讲 醛、酮讲义 (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50讲 醛、酮
1.掌握醛、酮的结构与性质。2.了解醛、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考点一 醛、酮的概述
1.醛和酮的结构
项目 醛 酮
结 构 结构简式 R—CHO RCOR′
结构特点 羰基与氢原子相连 羰基与烃基相连
官能团 醛基 酮羰基
相互关系 碳原子数相等的饱和一元醛、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2.醛的分类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nH2nO(n≥1),饱和一元酮的通式:CnH2nO(n≥3)。
3.常见的醛、酮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
名称 结构简式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甲醛 (蚁醛) HCHO 气体 强烈刺激性 气味 易溶于水
乙醛 CH3CHO 液体 刺激性气味 与水以任 意比互溶
丙酮 液体 特殊气味 与水以任 意比互溶
(2)用途
①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用于种子杀菌)和防腐性能(用于浸制生物标本)。
②丙酮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 )
(2)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 )
(3)甲醛是常温下唯一呈气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 √ )
(4)丙醛和丙酮互为同分异构体,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 × )
(5)苯甲醛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
1.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醛,也不属于酮的是( B )
解析:B项中含有酯基,属于酯。
2.下列关于常见醛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甲醛和乙醛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B.丙酮是结构最简单的酮,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氢还原反应
C.丙酮难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D.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难以氧化生成视黄醛,而引起夜盲症
解析:A项中甲醛应为气体;B项中丙酮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中丙酮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A、B、C均错误。
3.按要求写出分子式为C4H8O的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属于醛类:
①CH3CH2CH2CHO,丁醛;
②,2 甲基丙醛;
(2)属于酮类:,2 丁酮。
考点二 醛、酮的化学性质
1.醛、酮的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还原反应)
CH3CHO+H2CH3CH2OH,+H2 。
(2)与含极性键的分子加成
通式: 。
写出乙醛、丙酮分别与HCN加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CH3CHO+HCN ;
② 。
2.醛的氧化反应
(1)以乙醛为例写出其发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②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2)醛基的检验
项目 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实验 操作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 在试管中加入2 mL 10%NaOH溶液,加入5滴5%CuSO4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振荡后加入0.5 mL乙醛溶液,加热
实验 现象 产生光亮的银镜(1 mol RCHO~2 mol Ag) 产生砖红色沉淀(1 mol RCHO~1 mol Cu2O)
注意 事项 ①试管内部必须洁净; ②银氨溶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③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④乙醛用量不宜太多,一般3~5滴 ①配制新制的Cu(OH)2时,所用的NaOH溶液必须过量; ②Cu(OH)2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③反应液直接加热煮沸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醛类化合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 )
(2)酮类物质只能发生还原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
(3)欲检验CH2===CHCHO分子中的官能团,应先检验“—CHO”后检验“”。( √ )
(4)1 mol HCHO与足量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 × )
题组一 醛、酮的化学性质
1.一定条件下,肉桂醛可转化为苯甲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肉桂醛能发生取代、加成、聚合等反应
B.肉桂醛与苯甲醛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肉桂醛与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解析:肉桂醛中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苯环和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聚合反应,A正确;肉桂醛含碳碳双键和醛基,苯甲醛含醛基,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苯甲醛分子中苯环为平面结构,醛基为平面结构,二者通过单键相连,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正确;肉桂醛含碳碳双键和醛基,苯甲醛含醛基,二者不互为同系物,D错误。
2.(2024·河北张家口一模)下列关于有机转化过程(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M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利用Na2CO3溶液可鉴别M和N
C.N的同分异构体中含苯环且属于醛类的结构有4种
D.等物质的量的M与N,分别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H2的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苯环为平面结构,则M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A正确;M含有羧基具有弱酸性,N不含羧基,M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鉴别两者,B正确;N的同分异构体中含苯环且属于醛类即含有—CHO,结构有,共4种, C正确;1 mol M最多消耗3 mol H2,1 mol N最多消耗4 mol H2,D错误。
题组二 醛基的检验
3.某同学将1 mL 2 mol·L-1的CuSO4溶液与4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0.5 mL 4%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未见砖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C )
A.乙醛量太少    B.硫酸铜的量少
C.NaOH的量少 D.加热时间不够
解析:用新制的Cu(OH)2检验醛基,必须在碱性环境下。而本题中:n(CuSO4)=n(NaOH)=0.002 mol。根据CuSO4+2NaOH===Cu(OH)2↓+ Na2SO4可知,CuSO4过量而NaOH不足,所以实验失败。
4.有机物A是合成二氢荆芥内酯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 D )
A.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先加新制氢氧化铜,微热,再加入溴水
D.先加入银氨溶液,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解析: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碳碳双键、—CHO均被氧化,不能检验,A错误;先加溴水,双键发生加成反应,—CHO被氧化,不能检验,B错误;先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可检验—CHO,但没有酸化,加溴水可能与碱反应,C错误;先加入银氨溶液,微热,可检验—CHO,酸化后再加溴水,可检验碳碳双键,D正确。
题组三 醛、酮与有机合成
5.丙酮与柠檬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合成有工业价值的α 紫罗兰酮和β 紫罗兰酮,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丙酮与氢气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丙醇
B.假紫罗兰酮、α 紫罗兰酮和β 紫罗兰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C.α 紫罗兰酮和β 紫罗兰酮分别与足量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分子中都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D.可用银氨溶液鉴别合成的假紫罗兰酮中是否含有柠檬醛
解析:丙酮中含有羰基,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丙醇,A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假紫罗兰酮、α 紫罗兰酮和β 紫罗兰酮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α 紫罗兰酮和β 紫罗兰酮与足量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分别含有5个、4个手性碳原子(图中用?标注),C错误;可用检验醛基的方法检验假紫罗兰酮中是否含有柠檬醛,D正确。
6.有机物H(C9H8O4)是洁面化妆品的中间体,以A为原料合成有机物H的路线如图:
已知:①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92的芳香烃;②D是C的一氯取代物;③RCHO+R1CH2CHORCH===CR1CHO+H2O(R、R1为烃基或氢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甲苯。
(2)由D生成E所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3)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F的结构简式为。
(4)G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3H2O。
解析: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92的芳香烃,设该物质分子式是CnH2n-6,则14n-6=92,解得n=7,A是,名称为甲苯,结合C的结构简式逆推可知,A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C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D,D是C的一氯取代物,则D的结构简式为,F能发生已知信息③的反应生成G,说明F中含有醛基,则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E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F();G的结构简式为,G发生氧化反应,然后酸化生成H()。
有机合成中的信息反应
(1)醛、酮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2)含α 氢原子的羟醛缩合反应
1.(2024·江西卷)蛇孢菌素(X)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植物毒素。下列关于X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含有4种官能团,8个手性碳原子
B.1 mol X最多可以和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只有1种消去产物
D.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解析:分子中含羰基、羟基、醛基、醚键、碳碳双键,共5种官能团,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分子中含8个手性碳原子(标“”碳原子):,A错误;羰基、醛基、碳碳双键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 X最多可以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与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与左侧甲基、亚甲基上氢原子均可发生消去反应,则有2种消去产物,C错误;分子中含醛基,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正确。
2.(2022·全国甲卷)辅酶Q10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辅酶Q10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分子式为C60H90O4
B.分子中含有14个甲基
C.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D.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9H90O4,A错误;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键线式端点代表甲基,10个重复基团的最后一个连接氢原子的是甲基,故分子中含14个甲基,B正确;碳碳双键以及与其相连的四个原子共面,羰基碳采取sp2杂化,羰基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氧原子及另外两个原子共面,因此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和酮羰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3. (2023·山东卷)有机物X→Y的异构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依据红外光谱可确证X、Y存在不同的官能团
B.除氢原子外,X中其他原子可能共平面
C.含醛基和碳碳双键且有手性碳原子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类比上述反应,的异构化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和加聚反应
解析:红外光谱可以测定有机物中的不同官能团或化学键,A正确;X分子中存在两个碳碳双键所在的平面,单键可以任意旋转,故除氢原子外,X中其他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Y的分子式为C6H10O,则含醛基和碳碳双键且有手性碳原子(即同时连有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CHCH(CH3)CHO、CH2===C(CH3)CH(CH3)CHO、CH2===CHCH(CH3)CH2CHO、CH2===CHCH2CH(CH3)CHO和CH2===CHCH(CH2CH3)CHO,共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错误;类比题述反应,的异构化产物为,产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故可发生银镜反应和加聚反应,D正确。
4.(2023·湖北卷)下列事实不涉及烯醇式与酮式互变异构原理的是( B )
A.HC≡CH能与水反应生成CH3CHO
B.可与H2反应生成
C.水解生成
D.中存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异构体
解析:水与CH≡C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HOH,烯醇式的CH2===CHOH不稳定转化为酮式的乙醛,A不符合题意;3 羟基丙烯中,与羟基相连接的碳原子未形成双键,不会发生烯醇式与酮式互变异构,B符合题意;水解生成,可以发生互变异构转化为,C不符合题意;可以发生互变异构转化为,即可形成分子内氢键,D不符合题意。
课时作业50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饱和一元醛的通式可表示为CnH2nO(n≥1)
B.属于芳香烃
C.所有醛类物质中一定含有醛基(—CHO)
D.醛类物质中不一定只含有一种官能团
解析:从结构简式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HO,属于烃的衍生物,B错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醛、乙醛和丙酮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气体
B.的化学名称是2 甲基丙醛
C.蜜蜂传递警戒信息的激素中含有,其化学名称是2 己酮
D.苯甲醛是具有杏仁气味的无色气体
解析:通常情况下,甲醛是气体,而乙醛、丙酮则是液体,A错误;主链上有3个碳原子,从醛基开始编号,甲基在2号位,名称为2 甲基丙醛,B正确;主链上有7个碳原子,羰基在2号位,化学名称是2 庚酮,C错误;苯甲醛为无色液体,具有苦杏仁气味,D错误。
3.下列关于醛、酮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 C )
解析:CH3CHO与HCN发生加成反应,氢原子加在醛基带负电荷的氧原子上,—CN加在不饱和碳上,生成,A正确;同理,CH3CHO与NH3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正确;CH3CHO与CH3O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错误;丙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 丙醇,D正确。
4.化合物甲、乙、丙可发生转化:C3H8O(甲)C3H6O(乙)C3H6O2(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甲的结构只有1种
B.甲可能为
C.乙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
D.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解析:甲为C3H8O,且能发生催化氧化得到乙,乙还能进一步氧化,说明乙是醛,甲含有—CH2OH,所以甲只能为CH3CH2CH2OH,A正确,B错误;CH3CH2CH2OH催化氧化后生成CH3CH2CHO,C正确;丙为CH3CH2COOH,具有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正确。
5.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甲催化加氢还原为乙,1 mol乙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22.4 L H2(标准状况),据此推断乙一定不是( C )
A.CH2OH—CH2OH
B.CH2OH—CHOH—CH3
C.HOOC—COOH
D.HOOCCH2CH2OH
解析:1 mol乙能跟Na反应放出1 mol H2,证明乙中含有两个与Na反应的官能团;甲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有醛基,则加氢反应后,产物中应有醇羟基,且被还原得来的羟基应在链端,所以乙一定不是HOOC—COOH。
6.贝里斯—希尔曼反应条件温和,其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示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Ⅰ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Ⅱ能发生加聚反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Ⅱ、Ⅲ 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Ⅰ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通过单键与苯环相连,单键可以旋转,A错误;Ⅰ中羰基和Ⅱ发生加成反应生成Ⅲ,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B正确;Ⅱ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Ⅱ、Ⅲ都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7.(2024·河北邯郸一模)某科学家发现,当物质M暴露于阳光下一年后,会产生物质N,该反应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M和N互为同分异构体
B.N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C.M与H2的加成产物还能发生消去反应
D.M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解析:M和N的分子式均为C10H14O,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手性碳原子是指C的四个化学键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均不同,如图,N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B错误;M中的羰基与H2加成后生成—OH,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C正确;如图,M中该C与其所连接的三个C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8.凡是结构简式为的醛、酮,跟次卤酸钠作用,有产物卤仿(CHX3)生成,这种反应称为卤仿反应(式中R为烷基,X为卤素原子)。如:(R)HCOCH3+3NaIO―→CHI3+2NaOH+(R)HCOONa,以上称为碘仿反应。试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A )
解析:由信息可知能发生碘仿反应的醛、酮中必须具有的结构。乙醛含有结构,可以发生碘仿反应,A正确;B、C、D项中均不含结构,故不能发生碘仿反应。
9.(2025·辽宁大连期中)α 呋喃丙烯醛(丙)为常用的优良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
B.①②两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C.1 mol丙最多能与4 mol溴加成
D.丙的芳香族(只有一种环状结构)同分异构体有5种
解析:甲中含有碳碳双键、醚键、醛基,共三种官能团,A错误;由题图可知,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消去反应,B错误;1 mol丙中含3 mol碳碳双键、1 mol醛基,因此1 mol丙最多能与3 mol溴加成,醛基与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丙的芳香族(只有一种环状结构)同分异构体有、,共5种,D正确。
10.(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X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B.X转化为Y的过程中O与反应生成
C.Y与Br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2种产物
D.X、Y可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鉴别
解析: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一样的原子或基团,X不符合要求,A错误;X转化为Y的过程中与CH3MgBr反应生成,B正确;Y与Br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1,2 加成反应时可得2种产物,发生1,4 加成反应时可得产物,故Y与Br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3种产物,C错误;X、Y均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鉴别,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12分)(2025·黑龙江佳木斯高三期中)乙烯和丙烯醛(CH2===CHCH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合成路线中有机物G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I是一种具有保水功能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2CH3CHO+2H2O。
(2)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
(3)D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4)有机物I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2H5OH(B),C2H5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H3CHO(C),CH3CHO继续被氧化为CH3COOH(D),CH2===CHCHO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H2OH(F),D与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2CH3(G),H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I的结构简式为。
12.(18分)(2024·江西赣州高三联考)萘氧啶具有抗肿瘤作用,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R—CNRCOOH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C中含氧官能团有羰基、醚键(填名称),M的名称是苯甲醛。
(2)萘氧啶的分子式为C29H32NO2Cl,E的结构简式为。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E→F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4)在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有14种(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峰面积比为1∶1∶2∶6的结构简式可能为(任写一种)。
(5)以甲苯和为原料合成,设计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解析:(1)C中含氧官能团有羰基、醚键,M的名称是苯甲醛。(2)萘氧啶的分子式为C29H32NO2Cl,E的结构简式为。(3)B与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C,B→C的化学方程式为+H2O。E还原得到F,E→F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4)在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结构,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考虑到B中只含2个氧原子,则其同分异构体含有甲酸酯基。若苯环上只含1个取代基[HCOOCH2CH2—或HCOOCH(CH3)—],有2种同分异构体。若含2个取代基,HCOO—和—CH2CH3,邻、间、对3种,HCOOCH2—和—CH3,邻、间、对3种,共6种同分异构体。若含3个取代基(HCOO—、—CH3、—CH3),有6种同分异构体。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14种(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峰面积比为1∶1∶2∶6的结构简式可能为(或)。(5)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在NaOH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苯甲醇,苯甲醇被氧化为苯甲醛,苯甲醛与反应可得目标产物,以甲苯和为原料合成,合成路线见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