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期中阶段测试卷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期中阶段测试卷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期中阶段测试卷三
(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班级 姓名
项目一 自制雨量器(共15分)
科学小组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他们把一个直筒透明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剪下,如图,在下半部分贴上画好刻度的纸胶带。
1.刻度条上的零刻度应对准瓶子的( )。
A.底部 B.中部 C.顶部
2.选用瓶子的口径大小对测得的降雨量的大小(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有时有影响,有时没有影响
3.他们把剪下的瓶口倒过来放置在瓶上(右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雨水收集量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鸟来喝水
4.用自制雨量器收集雨水时,雨量器应放置在( )。
A.斜坡上 B.大树下 C.平的空地上
5.雨量器放置好后,应当在什么时间去收集数据 ( )
A.一阵雨过后 B.24小时后 C.放学时
项目二 校园科普气象站(共24分)
校园里的科普气象站正式启用了,“天气”探索小组的同学在观察、记录、分析天气状况,请你和他们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图1是测量 的仪器,使用该仪器测量时,探索小组应该把该仪器放置在 的地方;图2是测量 的仪器;图3是测量 的仪器。
2.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下雨时,在室内观察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3.人们常用“℃”作为温度单位,读作( )。
A.度 B.摄氏度 C.度摄氏
4.下列关于自制雨量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应该找一个开口大一点、底座小一点的容器来制作雨量器
B.我们应该把雨量器放在周围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场地使用
C.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5.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的正确方法是( )。
A.测出雨量器中雪的高度
B.雪熔化成水后用雨量器进行测量
C.用直尺插入雪中,测出雪的厚度
6.同学观察到校园中的红旗向东南方向快速飘动时,地面上的风向标会指向(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7.当我们观察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时,应记录为( )。
8.同学用“大雪纷飞”“阴云密布”“风和日丽”来描述( )。
A.天气 B.气候 C.云量
9.下列成果中,可以帮助别的同学了解该地区某月降水量情况的是( )。
A.一天的天气预报 B.一周天气观测记录 C.某月的降水柱状图
项目三 观测天气
小科学习了“天气”这一单元后,向竺可桢爷爷学习,坚持观测家乡天气,并完成了11月第一周的天气观测记录。
1.根据记录可以发现:11月份第一周的最高气温是 .最低气温是 。
2.11月1日的记录有一部分损坏了,但小科那天正好担任升旗手,他清楚地记得红旗升到旗杆顶部后,立即随风向北完全展开,据此可以推断,当天的记录正确的为( )。
A.北风2级 B.南风2级 C.南风1级
3.11月1日,当天云量记录为多云,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能看见太阳
B.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
C.只有少量的云
4.这一周出现最多的是 (填“晴”“多云”或“阴”),刮风的有 天,晴有 天.降雨 天。
5.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
项目四 漂流生存挑战赛(共25分)
假期里,“鲁滨逊”小队的队员们正在参加一次“漂流生存挑战赛”,他们将在一个小岛上独立生活一星期。请你和队员们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队员们把湿衣服晾在树干上,过了两天,湿衣服变干了,这是因为 。(4分)
2.队员们在用锅烧水时,能观测到的现象是( )。
A.水蒸气上升 B.锅底有气泡产生 C.沸腾时温度持续上升
3.队员们要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4.小岛上夜间温度很低,当温度降到( )时水就会开始结冰。
A.0℃ B.50℃ C.100℃
5.队员们要使杯子中的食盐快速溶解,最快的方法是( )。
6.在50毫升水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搅拌得还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
7.队员们不小心将食盐洒落在沙子里了,通过( ),可以把食盐和沙分离出来。
A.用筛子筛
B.蒸发
C.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
8.下列方法可以帮助队员们判断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多的是( )。
A.观察物质在水中的颜色变化
B.测量物质溶解后水的体积变化
C.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项目五 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共18分)
在学习了“水”单元后,小科想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变化。他在厨房里收集了以下实验材料:食盐、味精、冰糖、小苏打、食用油。
把味精、冰糖、小苏打、食用油分别与水混合后搅拌,发现食
用油出现了右图的现象,说明食用油 (填“能”或“不
能”)溶解在水中。
2.在探究“冰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搅拌的关系”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一杯加粗冰糖,一杯加细冰糖
B.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C.一杯加热水,一杯加温水
3.小科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味精”的实验中,发现充分搅拌后还有味精没有溶解,他应该( )。(3分)
A.加一些水,直到味精溶解
B.继续加味精,用力搅拌
C.停止实验,统计溶解的味精克数
小科对“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做出了以下三个猜想,正确的是
( )。(3分)
A.搅拌越快,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B.水越多,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C.温度越高,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越强
5.妈妈不小心把沙子混到了食盐里,请小科帮忙将食盐分离出来。小科使用了以下三个实验装置,他的操作步骤是 → → ,其中可以分离出沙子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三年级(上)科学单元自主检测卷(期中测试卷三)
项目一
1. A 2. B 3. B 4. C 5. B
项目二
1.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 降水量 风向风速 2. B 3. B 4. A 5. B 6. B 7. C 8. A9. C
项目三
1.20℃ 15℃ 2. B 3. A 4.阴 6 2 0 5.下午2点
项目四
1.衣服上的水蒸发了 2. B 3. B 4. A 5. C 6. C 7. C 8. C
项目五
1.不能 2. B 3. C 4. C 5.③ ① ② 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