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高二思想政治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必修4全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哲学中,既有“心者,天地万物之主”的观点,也有“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的论述。古人这些关于世界本原的探讨,同时涉及“我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的思考一比如“目能视、耳能听,心能思,故可知天地运行之理”。这些思想反映出①既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也触及了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②体现了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③说明古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图漫画中,小草羡慕大树“高大挺拔”,但暴雨雷电后大树被折断。这一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与下列选项一致的是我好羡慕你高大挺拔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高二思想政治第1页共6页3近年来,“互动剧”逐渐兴起:它在传统影视剧基础上,增加了“观众选择剧情走向”的功能,既保留了影视艺术的叙事内核,又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感、沉浸感需求,逐渐成为影视行业的新热点。关于“互动剧”的崛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互动刷是对传统影视剧的彻底否定,实现了影视形式的全新变革②新事物的发展必然一帆风顺,互动剧的走红印证了这一点③互动剧既继承了传统影视剧的优势,又实现了创新发展,体现了辩证否定观④并非所有新出现的文化形式都能获得认可,但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事物终将赢得市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近年来,“直播带货”快速崛起:它既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售后缺失等乱象。有观点认为“直播带货利大于弊,应鼓励其发展;但乱象也需警惕,不能放任”。这一观点所体现的哲学逻辑是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抓住了事物的主流,同时不忽视支流的影响③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④将矛盾的主要方面等同于主要矛盾,混淆了不同范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指常规战术,“奇”指灵活应变的策略一作战中既要用“正”稳固战局,也要靠“奇”突破僵局;同时,“奇”不能脱离“正”的基础,“正”也需“奇”来拓展空间。这一军事思想蕴含的哲学智慧是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共处于统一体中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③矛盾的同一性制约斗争性,双方的对立不是绝对分离的④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发展,要主动强化双方的斗争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5年,我国“天问四号”火星探测器完成新一轮探测任务:搭载的智能采样机器人(具备自主识别矿物的功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采集到12份岩石样本,同时通过新型成像设备拍摄到火星地下含水层的高清影像。此次探测不仅拓展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的认知,也为后续载人火星探测积累了技术经验。这表明①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④实践获得的认识能直接成为指导未来实践的终极真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下面名言俗语与漫画《坐以待毙不如起而行动》(韩巍作)哲理一致的是①积少成多,集腋成裘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高二思想政治第2页共6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52分。17.(12分)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蔡国强结合喜马拉雅山脉的地理特征设计“龙形烟花”,并针对不同观赏群体设计分层体验形式,精准匹配不同对象的需求,体现了对矛盾特殊性的把握。(4分)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统一,要统筹兼顾。烟花秀以“呼应中华文化图腾”为核心,同时兼顾观众体验、生态影响等次要矛盾,通过收集反馈、评估生态优化策划标准,实现了核心目标与次要问题的协调解决。(4分)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既立足中华文化“龙图腾”这一特殊性符号,又满足不同群体的普遍观赏需求,使文化表达与大众体验有机结合。(4分)18.(13分)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客观性:“新时代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新定位,基于中拉“高质量发展”与“自主现代化”的新阶段客观需求,正确反映了双方合作的现实状况,具有客观性(4分)。②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早年中拉合作以“资源互补、贸易合作”为核心,符合当时双方发展条件;如今拓展至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是顺应新阶段需求的调整,体现了真理的条件性与具体性。(5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中拉命运共同体定位从传统合作向多领域合作升级,是对双方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为应对全球治理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4分)19.(27分)(1)(9分)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数字皮影共创平台”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允许各国创作者融入本土元素,承认并彰显文化多样性,打破“文明冲突论”对文化差异的对立化解读。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发展。平台通过线上共创、线下展演,搭建了亚洲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了解与借鉴,减少了因文化隔阂产生的冲突误解。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平台作为常设交流载体,依托数字技术突破时空限制,让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得以广泛传播,推动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相处模式,从实践层面破解“文明冲突论”。(2)(10分)①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方结合埃塞俄比亚“十字纹纺织传统”调整蜀绣针法,埃塞俄比亚工匠融入本土咖啡纹样,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文化创新。②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需求。工坊配套“非遗电商培训”,帮助非洲手艺人对接全球市场,将文化创新与改善民生结合,让文明成果惠及民众,为文明进步提供实践动力。③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文明共生。“非遗工坊”实现中埃文化双向融合,既传播中国非遗技艺,又尊重并发展当地文化,为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共同发展提供了“互利共赢”的中国方案。④文化强国建设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中方通过技艺传授、合作创新,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同时,助力非洲文化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多元力量。(3)(8分)示例:理性看待文化借鉴争议:在尊重原真与开放交流中平衡文化借鉴是不同文明交流的常态,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争议的核心在于“尊重文化原真性”与“开放创新”的平衡。一方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汉服等传统文化承载着特定的历史内涵与文化精神,借鉴时若扭曲核心形制、消解文化本义,就可能沦为“文化挪用”,损害文化的完整性与严肃性,这种对文化原真性的守护并非“过度敏感”,而是对文明根脉的尊重。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不应是封闭的“原教旨主义”,适度的创新改编能让传统文化更贴近当代语境,吸引更多人关注,但创新需以“理解”为前提一一既要深入了解所借鉴文化的核心内涵,也要避免以主观臆断随意改造。对待此类争议,我们应秉持“客观理性、辩证看待”的态度:既反对忽视文化内涵的盲目借鉴,也拒绝因噎废食的封闭保守,在尊重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推动开放交流,让文化借鉴成为不同文明相互欣赏、共同发展的纽带,而非引发对立的矛盾点。(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pdf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