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考试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水 C. 氨基酸 D. 尿素
2.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管内的血液不全属于内环境
B. 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
C.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
D. 血浆中有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液中不含蛋白质
3. 酸碱度是细胞外液主要理化性质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CO3-/HPO42-属于一对缓冲对,能调节血浆的pH
B. 参与人体血浆pH稳态调节CO2不会来自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
C.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失活,与小肠肠腔的内环境的pH不适宜有关
D. 向肝匀浆中滴加大量HCl溶液后,肝匀浆的pH保持不变
4. 人体肝组织的局部结构如图所示,①~④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占体液比例最大的是细胞内液
B. ①~④中,CO2含量最高的是③
C. 进食后,I端的③中葡萄糖含量可能比Ⅱ端的高
D. 饥饿时,I端的③中葡萄糖含量可能比Ⅱ端的低
5.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稳态的概念是由科学家坎农提出的
B.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稳态
C.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 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都在适宜范围内,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就能正常进行
6.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下列病例不是主要由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是(  )
A. 某同学因大量出汗而出现小腿抽搐
B. 某人因外伤损伤大脑而出现尿失禁
C. 某人初到青藏高原时,因缺氧而出现高原反应
D. 高温环境使体温升高而引发热射病
7.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神经中枢。下列有关神经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感觉中枢都位于下丘脑
B. 控制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
C.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 短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
8. 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如期举行,下列有关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起跑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 奔跑时,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支配
C. 跨越栏架时,需要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协调运动以维持身体平衡
D. 比赛时,运动员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
9. 三种细胞外液(Ⅰ、Ⅱ、Ⅲ)及生活在其中的细胞(a、b、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Ⅰ和a可分别表示淋巴液和淋巴细胞
B Ⅱ和b可分别表示组织液和组织细胞
C. 完成过程②,至少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
D. 过程⑤~⑩说明,细胞外液中的物质能与细胞内的物质相互交换
10. 去除蛙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被称为脊蛙;破坏脊蛙缩腿反射弧中位于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并观察其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表所示。结果表明,反射弧中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刺激部分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A. 神经中枢 B. 感受器或传入神经
C. 传出神经 D. 效应器
11. 磁场刺激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的有效工具。将神经系统钝化模型鼠均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进行磁场刺激,记为CFS组,另一组及正常小鼠都不进行磁场刺激,分别记为HU组、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的静息电位,结果如图所示。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越大,细胞越难兴奋,且各组小鼠动作电位的峰值无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生动作电位时,三组小鼠内流进入神经元的Na 数量相等
B. 磁场刺激会使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升高
C. 测静息电位值时,应将电表的两个微电极置于神经细胞膜的同侧
D. 磁场刺激可用于改善神经系统钝化导致的神经元兴奋性下降
12.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称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不持久,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协调失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B. 膀胱的活动受脊髓的低级中枢控制,同时也受大脑的高级中枢调控
C. 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不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D. 神经源性膀胱可能与脊髓低级中枢不能接收信号有关
13. 人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脑的高级功能的分析与总结,正确的是(  )
A. 人类记忆过程的四个阶段中,第一和第二级记忆相当于短时记忆
B. W区、S区、V区和H区等言语区分别位于大脑左、右半球侧面
C. 学习、记忆等人脑的高级功能分别由某一特定脑区控制
D. 消极情绪可能发展为抑郁,持续抑郁而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抑郁症
14. 给狗喂食时,狗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此过程中,口腔黏膜及舌等处的感受器受食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至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传出从而引起唾液的分泌。巴甫洛夫将该分泌唾液的反射和铃声结合,经反复训练后,建立了铃声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射;若之后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食物,则铃声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射会逐渐消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物、铃声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射中,其反射弧的感受器、效应器都不同
B. 建立铃声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射过程中,铃声是非条件刺激
C. 铃声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射中,低级中枢受大脑的高级中枢调控
D. 铃声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射的消退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15. 甲基苯丙胺(METH)是冰毒的主要成分,通过与多巴胺(DA)转运蛋白结合,抑制突触前膜对DA的回收,促进DA释放,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长期滥用冰毒导致DA受体减少后,吸毒者必须通过吸食更多冰毒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吸食冰毒会导致突触间隙DA浓度升高
B. 吸食冰毒成瘾与长期滥用冰毒导致DA受体减少有关
C. DA转运蛋白和DA受体都分布在突触前膜上
D. DA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Na+通道蛋白的活性增强,Na+内流增多
16. 神经纤维除起始段和终末段外均包有髓鞘;髓鞘并不始终连续,而是每隔一定长度便有一个称作郎飞结的间断,相邻郎飞结间的一段称作结间体,如图所示。兴奋传导过程中,相邻郎飞结间形成了局部电流,因此兴奋可以从一个郎飞结“跳到”下一个郎飞结,从而提高了传导速率,神经纤维间的郎飞结数目越少,兴奋的传导速度越快。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因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轴突和树突构成
B. 轴突和髓鞘共同构成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髓鞘
C. 神经纤维总长度固定时,结间体长度会影响传导速率,结间体越长,兴奋传导速率越快
D.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受损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速率变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药物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药物的运输需要借助于细胞外液。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______。
(2)口服某药物后,其有效成分从被吸收到被运输至肝细胞的主要途径为小肠肠腔→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组织液→______→______→肝细胞。(填细胞外液)
(3)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______;注射药物时,常用质量分数为0.9%的医用生理盐水作为药物的溶剂,采用该浓度的原因是______。
(4)给某重症患者补充血浆中的白蛋白时,只能注射不能直接口服,原因是______。
18. 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对部分消化器官的支配情况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效应细胞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类型 作用 神经递质 受体类型 作用
胃平滑肌 NA β2 舒张 ACh M 收缩
小肠平滑肌 NA α1 舒张 ACh M 收缩
括约肌 NA α1 收缩 ACh M 舒张
(1)与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相比,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是______(填“受”或“不受”)意识支配。
(2)据表可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应_______,这取决于表中的_______;交感神经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应取决于表中的________。
(3)同一器官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其意义是________。
(4)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对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支配过程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完整的反射。
19.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兴奋导致的慢性疾病,表现为大脑功能短暂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主要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少部分患者辅以生酮饮食等治疗方式;对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利用迷走神经电刺激(VNS)等手术进行治疗。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癫痫患者发病时大脑神经元的谷氨酸和GABA(γ-氨基丁酸)释放异常,如图1所示,负责回收GABA的GAT1(GABA转运体1)是重要的抗癫痫靶点。
①大脑神经元释放谷氨酸和GABA的方式是______,这两种神经递质中,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的是______。
②突触后膜上的GABA受体的功能是______。
③GAT1抑制剂可以辅助治疗癫痫,据图分析,其机理是______。
(2)生酮饮食最初用于治疗癫痫,后被引入肥胖等的治疗研究。最新研究显示,长期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糖饮食)会导致肝糖原耗尽,使机体分解脂肪产生的酮体进入血液并运往身体各器官,以代替葡萄糖供能。肝糖原、酮体、葡萄糖中,属于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是______。
(3)VNS,即通过电脉冲刺激颈部迷走神经,从而调节大脑的功能活动,进而改善癫痫的发作。为确定进行VNS治疗的最佳时期是儿童期还是非儿童期,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2,据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 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研究人员揭示了压力加速毛发变白的相关部分调节机制,如图1所示,长期熬夜引起的压力会使机体释放过多NE,导致McSC被过度激活,使McSC迅速增殖、迁移并耗竭,从而引起头发变白。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衰老过程中,毛囊内的黑色素细胞减少以及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______,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
(2)图中的神经递质有______,在熬夜引起的压力下,McSC被过度激活的过程存在______调节。
(3)图1显示,作用于McSC的NE来自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这2条途径;为探究这些NE的主要来源,研究人员利用黑色小鼠、药物X(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兴奋性神经递质ACh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完善实验思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①实验思路:将实验用黑色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实验组1、2分别注射等量______,再对实验组2注射______,对照组不作注射,3组小鼠均进行熬夜压力刺激;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作用于McSC的NE主要来源于______。
21. 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突触间的传递情况,研究人员安装了灵敏电流计①②,其中,a、b、c、d、e为刺激点,且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个电极放置点的中点,X=Y,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下,______外流,以维持静息电位。
(2)若要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选择的刺激点有______。
(3)刺激a点和e点,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②简述思路:______。
(4)利用电流计①②,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
思路:刺激______点,观察电流计①②的指针发生第______次偏转的先后顺序。
预期结果:______。
高二年级考试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温度 (2) ①. 血浆 ②. 组织液
(3) ①. Na+和Cl- ②.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形态稳定
(4)白蛋白是蛋白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
【18题答案】
【答案】(1)不受 (2) ①. 相反 ②. 神经递质以及受体类型 ③. (效应细胞以及)受体类型
(3)有利于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4)不属于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胞吐 ②. GABA ③. 识别并结合GABA、运输Cl- ④. GAT1的抑制剂可抑制突触前膜上的GABA1,减少对 GABA的回收,提高突触间隙中GABA的浓度,从而增强对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2)酮体、葡萄糖
(3)儿童期患者接受VNS治疗后,应答率高于非儿童期患者,儿童期进行VNS更好
【20题答案】
【答案】(1)降低 (2) ①. NE和ACh(或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②. 神经-体液
(3) ①. 药物X ②. ACh ③. 白毛率 ④. 交感神经末梢
【21题答案】
【答案】(1)钾离子##K+ (2)b、c、d
(3) ①.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 分别刺激a点和e点,观察电流计②的偏转次数
(4) ①. d ②. 二##2 ③. 电流计①先于②发生第二次偏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