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四平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四平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1.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 )
A.纬度跨度广 B.经度跨度广 C.大陆海岸线长 D.陆上国界线长
小亮今年1月份报名参加全国地理知识竞赛。赛前竞赛组委会创建了微信交流群,并要求各省选手按照“省份简称—学校名称—姓名”的形式修改群昵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小亮的群昵称为“滇—实验中学—小亮”,据此判断小亮来自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 )
A. B. C. D.
3.下面是小亮与其他选手在微信群相互交流的内容,其中可信的是( )
A.内蒙古四季如春,此时正值草木繁盛季节
B.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C.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不相邻
D.云南省是我国壮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
2023年12月1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老年餐桌、教育娱乐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让更多老人既“养老”更“享老”。下图示意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5.养老服务中心的出现反映我国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人口总数庞大 D.人口素质较低
6.为应对此类问题,我国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②延迟退休年龄 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④大量接纳移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被称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高 B.纬度低 C.地势高 D.受夏季风影响
8.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0.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耕作业
B.东高西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
C.受地势影响,我国多数大河自西向东流,注入印度洋
D.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丰富
中国境内现存天然湖泊约2.48万个,居世界第三位,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青藏高原。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与呼伦湖为面积前五的湖泊,分属咸水湖与淡水湖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青海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青海省 B.属于淡水湖
C.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D.属于青藏高原湖泊群
12.与咸水湖相比,淡水湖的主要特点是( )
A.所在地区降水多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可通过河流排出 D.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图为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黄河泥沙来自的河段主要是( )
A.兰州—青铜峡 B.青铜峡—河口
C.河口—桃花峪 D.桃花峪—利津
14.青铜峡至河口河段提供丰富河水发展农业,流量减小,体现黄河的作用是( )
A.养殖 B.航运 C.灌溉 D.发电
读图“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在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 )
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园地
16.在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湿地属于( )
A.农业用地 B.建设用地 C.生态用地 D.交通用地
17.我国的耕地总面积丰富,但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类型单一 B.未垦荒地占比大
C.人口众多 D.耕地质量差
2024年5月1日起,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行为中,不宜提倡的是( )
A.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B.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D.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19.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为解决该问题采取的时间调节措施主要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建水库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20.下列不属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是( )
A.人口地理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1月0℃等温线 D.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二、解答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自驾车旅游热情兴起。东起上海,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则备受“驴友”的青睐。
材料二:放暑假了,上海的中学生小明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自驾旅游。下图为小明一家旅游路线设计示意图。
(1)小明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地形类型以 和丘陵为主。
(2)小明一家若沿路线a旅游,他们将体验到A地区 族的民族风情;若沿路线b旅游,目的地B是位于我国天山以南的 盆地;若沿路线c旅游,沿途依次经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 平原。
(3)图中a、b、c三条路线中,与318国道大致吻合的是 (填字母)路线。
(4)小明一家沿318国道旅行,旅途中发现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请你解释其原因 。
22.冷热急转,秋如四季,10月份不同地域穿衣指南图新鲜出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时间,各地截然不同的衣着,反映了我国气候 的特点。
(2)海口“炎热不退场,夏装妥妥身上穿”的任性,主要因其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 (填温度带)地区,全年 (高温/严寒)。
(3)拉萨“一直冷飕飕”,主要是受 因素影响。
(4)乌鲁木齐“一天过两季,单衣不够外套凑”,主要原因是该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夏热冬冷,全年 (少雨/多雨/湿润),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 (较大/较小)。
(5)请分析说明海口、上海和长春三地穿衣不同的主要原因 。
23.请你和长春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探究一:我国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5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2025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
(1)由图1可知,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分布 (均匀/不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属于耕地中的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属于耕地中的水田,这些地区共同的地形特征是 。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利于农作物生长。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西部地区 面积大,适合发展畜牧业。
【探究二: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5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主题为“GlacierPreservation”(冰川保护),“中国水周”(3月22~28日)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4)由图2可知,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现出 的特点。
(5)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空间调配措施是 。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力度,自有万钧。2023年10月12日,当今世界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它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投产使用,标志着长江干流上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
材料二:长江流域示意图。
(1)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的 游,其所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2)图中①所在地形区是 ;长江入海口的城市②是 。
(3)长江发源于 山脉,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 (有/无)结冰期,可四季通航,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航运条件优越,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
(4)从地形和气候角度,简述白鹤滩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C B D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A C C D B A
21.(1) 三 平原
(2) 藏 塔里木 华北
(3)a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22.(1)类型多样
(2) 热带 高温
(3)地形
(4) 温带大陆性 少雨 较大
(5)由于纬度不同,导致温度不同。
23.(1) 不均 旱地 地形平坦
(2)雨热同期
(3)草地
(4)南丰北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
(5)跨流域调水
24.(1)上
(2) 四川盆地 上海
(3) 唐古拉 无 黄金水道
(4)地形: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量大(叙述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