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最近,一首网络诗歌写道:“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简单、直白的表达,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云南的是( )
A.河姆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如下图所示是根据某遗址出土化石复原的远古人头像。当时发现该遗址内头盖骨化石的考古学家裴文中激动地喊起来:“这是猿人头骨!”依据材料判断,这一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下列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山海经》关于远古的神话传说 B.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C.《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断和论证文章
4.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5.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骨针,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表明山顶洞人( )
A.过着集体群居生活 B.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C.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D.掌握磨光钻孔技术
6.下图是远古居民建筑复原图,该建筑分布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岷江流域
7.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古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的钥匙,以下这组文物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 )
半坡遗址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 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 陶寺古城遗址出土彩绘蟠龙陶盘
A.先民过上定居生活,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建筑形式的差异
B.先民开始人工培养农作物,进入原始农耕文明时代
C.先民学会了制作陶器,具备了朴素的审美观念
D.先民在这一时期建立了早期的国家
8.在距今约4000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垣构成,城内密布宫殿建筑等遗迹。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良渚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9.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________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初祖( )
A.黄帝、炎帝 B.尧、舜
C.禹、启 D.秦始皇、汉高祖
10.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推举首领的方式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1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关于下列数轴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处建立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②处建立的朝代是商朝
C.③处进行的战争史称牧野之战
D.④处出现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12.“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材料意在说明( )
A.自然灾害使民不聊生 B.古代历史上早期国家的建立
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D.残暴的统治会导致国家灭亡
13.商朝中期迁都来到洹水河畔的国王是( )
A.武丁 B.汤 C.纣 D.盘庚
14.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的是
A.商业的兴盛 B.手工业的发展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15.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开篇,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历史事件,“三家”是指( )
A.韩、赵、魏 B.赵、秦、齐 C.楚、魏、韩 D.燕、齐、楚
16.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成语均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这些成语反映的时代特点是( )
A.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形成 B.社会生产快速发展
C.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连绵 D.思想文化空前活跃
17.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
A.白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18.如下表是某一历史类图书的目录,据此可以推断该书的题目是( )
目录 第一章周氏东迁王纲解纽 第二章列国争霸的序幕 第三章晋国的兴起与晋文公的霸业 ……
A.文明起源早期国家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合纵连横改革变法 D.帝国始建二世而亡
二、材料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材料二: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锤、雕刻器等。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相关的古人类遗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证明了北京人会使用什么?它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有何影响?
三、综合题
20.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 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图二是 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2)居住在图一所示的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居住在图二所示的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3)图一房屋是 式圆形房屋,图二房屋是 式房屋。
(4)原始居民建造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结构房屋的原因是( )
A.生活习惯不同 B.生产工具不同
C.自然环境不同 D.生产力水平不同
2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制度的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蕃(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
材料三:某同学通过阅读教材和思考,整理出了他关注的商鞅变法内容的表格,请帮助他填写完整。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1.确立_______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建立户籍制度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3.统一___________
军事 奖励___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根据材料一概括周王室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分封制的作用。
(3)阅读材料三,完成填空。
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奖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内容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D B C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D D D A C C B
19.(1)北京人遗址。
(2)旧石器。
(3)北京人会使用火。意义:火的使用,改善了北京人的生存条件,能够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赶野兽,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影响:北京人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古人类的体质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如石器制作、用火情况)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早期人类的发展历程。
20.(1) 半坡 河姆渡
(2) 粟 水稻
(3) 半地穴 干栏
(4)C
21.(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对象:宗亲、功臣等。
(2)作用: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3)填空: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度量衡 ;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影响: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