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5-2026学年10月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5-2026学年10月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是物理性质的是
A.木材能燃烧 B.水的沸点通常是100℃
C.矿石粉碎 D.锌粒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
2.氧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于供给呼吸 B.制取氧气必须加催化剂
C.氧气具有助燃性 D.液态氧为淡蓝色
3.钠元素和氯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其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4.学会观察现象,是化学必备素养之一。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氧化铜
B.硫在空气中燃烧会蓝紫色火焰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加热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C.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用冷水冲洗
D.把烧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7.《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铜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
C.铜原子的质量为 D.铜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8.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 B.氮气 C.汞 D.五氧化二磷
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A.检查气密性 B.液体的倾倒
C.给液体加热 D.处理实验废液
A.A B.B C.C D.D
10.辨析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素养。将燃着的蜡烛(足量)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内,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内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96%时,蜡烛在密闭容器内不能继续燃烧
二、填空与简答
11.化学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列各个小题。
(1)化学使生活更加美好。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的优点是 (写一条)。电动车行驶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
(2)化学为健康保驾护航。加碘食盐的物质类别是 ,其中的碘能预防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指的是 (填“元素”“原子”或“离子”)。
(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④氮气;⑤氖气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空格中:
(ⅰ)可用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ⅱ)可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的是 。
(ⅲ)在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可制霓虹灯的是 。
(ⅳ)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是 。
(4)化学揭示微观本质。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
②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
③等质量的水和水蒸气比较,水蒸气的体积远大于水: 。
④通过移动硅原子可以构成文字(如图所示),说明 是真实存在的。
12.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①稀有气体;②澄清石灰水;③液氧;④洁净的空气;⑤水;⑥五氧化二磷;⑦冰水混合物;⑧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2)如图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逻辑关系图,其中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的则表示化合反应,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 ,属于B的有 ,属于C的有 。
①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②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③硫+氧气→二氧化硫
④三氧化硫+水→硫酸
⑤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13.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优点,但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只能用于实验中。工业生产则需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能否大量生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空气中含氧气的体积约为21%,这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怎样才能把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呢?我们知道,任何液态物质都有一定的沸点。科学家们正是利用了物质的这一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氧气加压到1500kPa,并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含90%以上氧气的富氧空气。
富氧膜的研究在医疗、发酵工业、化学工业、富氧燃烧等方面得到重要应用,
(1)工业上制取氧气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答两点)。
(2)如果把燃着的木条放在装液态空气的容器口,看到的现象是 。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下列选项中属于“富氧空气”的是___________。
A.氧气和空气的体积比为1:5
B.氧气和空气的体积比为3:4
C.氧气和空气的体积比为1:7
14.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物质A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物质A的名称是: 。
(2)物质A可用于气割、气焊、航空航天等,工业制备该物质的常用方法是 。
(3)自然界中该物质的主要来源是 。
(4)请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三、实验题
15.【实验设计】
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氧气的制取】
(1)实验原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2)实验装置: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时,药品附着在试管内壁上而没有集中到试管的底部的原因是 。除图中所用的收集氧气的方法外,还可以用 方法收集。
(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4)如图D所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为检验木炭的燃烧产物,可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 ,看到的现象是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木炭伸入集气瓶后很快熄灭的原因是 。
(5)如图E所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写一点即可),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四、科学探究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性质,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探究分子的运动
(1)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 。
(2)图1中C装置的作用是 。
任务二: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3)如图2所示,A、B、C三个装置中最先看到实验现象的是 (填字母序号),由此可得出温度与分子运动速率的关系是 。
任务三: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
如图3所示,将装置平放在桌面上,同时用注射器分别向棉纱布上注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
(4)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根据图中产生白烟的位置得出结论: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其质量成 (填“正”或“反”)比。
任务四:探究分子的其他性质
(5)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糖块充分溶解后,液面比水平线 (填“高”“低”或“相平”),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 。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D
6.D
7.B
8.C
9.C
10.D
11.(1) 节约化石燃料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混合物 元素
(3) ② ④ ⑤ ③
(4)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同种物质的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等质量的水和水蒸气,含有的水分子个数相同,水蒸气中水分子间的间隔远大于水中水分子间的间隔 原子
12.(1)①②④⑧
(2) ① ③⑤ ④
13.(1) 原料的易得性(合理即可) 成本(合理即可)
(2)木条熄灭
(3) 物理
(4)B
14.(1)氧气
(2)分离液态空气法
(3)光合作用
(4)
15.(1)
(2) A 加入时操作不当,未集中送到底部 向上排空气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炭伸入过快,导致下部氧气迅速被耗尽
(5) 铁丝表面除锈/氧气纯度足够/铁丝绕成螺旋状(合理即可)
16.(1) 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而C烧杯中无明显现象 分子在不断运动
(2)作对照
(3)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反
(5) 低 分子之间有间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