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版】专题01 走进化学世界--五年(2021-2025)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版】专题01 走进化学世界--五年(2021-2025)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0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5年3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化学发展史 5年1考 选择题 2025年2分 2022年6分 2021年2分 化学发展史
绿色化学 5年2考 选择题 绿色化学
考点0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年3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年3考 选择题 2025年2分 2022年12分 2021年16分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考点03 走进化学实验室(5年5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走进化学实验室 5年5考 选择题 2025年4分 2024年2分 2023年2分 2022年10分 2021年10分 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固体试剂的取用、 物质的加热、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液体试剂的取用、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试剂的保存
考点0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2025·广西·中考真题)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因研究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
【答案】C
【详解】A. 徐光宪是我国著名化学家,被誉为“稀土之父”,主要贡献在稀土元素研究领域,与青蒿素无关;不符合题意。
B. 张青莲是化学家,曾参与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修订,与青蒿素无关;不符合题意。
C.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正确答案;符合题意。
D.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贡献在农业领域,与医学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我国倡导垃圾分类投放。铝质饮料罐应投入的垃圾桶是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
【答案】A
【详解】铝制饮料罐属于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能够回收再利用,因此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
3.(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B.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C.使用可降解型塑料 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答案】B
【详解】A、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符合“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这一主题;
B、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会污染水资源,不符合符合“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这一主题;
C、使用可降解型塑料,符合“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这一主题;
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符合“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这一主题;
故选B。
4.(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垃圾分类, 人人有责”。用过的塑料饮料瓶应放入有下列标识的垃圾桶的是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物
C.厨余垃圾 D.其它垃圾
【答案】B
【详解】A、塑料饮料瓶不属于有害垃圾,不应放入有害垃圾桶,不符合题意;
B、塑料饮料瓶属于可回收物,应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符合题意;
C、塑料饮料瓶不属于厨余垃圾,不应放入厨余垃圾桶,不符合题意;
D、塑料饮料瓶不属于其它垃圾,不应放入其他垃圾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建设美丽家园,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大量燃放烟花 B.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放
C.垃圾分类处理 D.生活中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答案】A
【详解】A、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发生火灾,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B、污水处理后排放不会对河流造成水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C、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故正确;
D、生活中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会减少白色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故选:A。
考点0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6.(2025·广西·中考真题)从香蕉皮到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级碳颗粒)的制取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切碎香蕉皮 B.皮烘烤成炭 C.炭研磨成粉 D.炭粉加水搅拌
【答案】B
【详解】A、切碎香蕉皮,仅改变形状和大小,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皮烘烤成炭,高温下香蕉皮中的纤维素等反应会生成碳(炭)和其他气体(如CO2),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炭研磨成粉,仅将炭块破碎为细小颗粒,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炭粉加水搅拌,炭与水混合未发生反应,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死灰复燃 D.蜡炬成灰
【答案】A
【详解】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有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死灰复燃是指重新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的燃烧,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8.(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陶艺制作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塑形 B.晾胚 C.刻花 D.烧胚
【答案】D
【详解】A、塑形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晾胚是物质中的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刻花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烧胚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9.(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木条折断 C.木炭燃烧 D.竹帽编织
【答案】C
【详解】A、冰块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木条折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竹帽编织,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0.(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湿衣晾干 C.蜡烛燃烧 D.汽油挥发
【答案】C
【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湿衣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1.(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酒精挥发
【答案】A
【详解】A.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2.(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丹桂飘香 C.玻璃破碎 D.火上浇油
【答案】D
【详解】A、石蜡熔化是石蜡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丹桂飘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玻璃破碎是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火上浇油,油会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答案为:D。
13.(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食物腐败 C.湿衣晒干 D.纸张燃烧
【答案】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了有机物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不符合题意;
C、湿衣晒干过程中水蒸发为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符合题意;
D、纸张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干冰升华 C.酒精燃烧 D.木材粉碎
【答案】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木材粉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大小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15.(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列庆祝“三月三”的活动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跳竹竿舞 B.抛绣球 C.篝火晚会 D.唱山歌
【答案】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跳竹竿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抛绣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篝火晚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唱山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6.(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放鞭炮 B.干冰升华 C.大米酿酒 D.食物腐败
【答案】B
【详解】A、燃放鞭炮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大米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腐败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7.(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消化食物 B.火柴折断 C.水蒸发 D.铁丝受热熔化
【答案】A
【详解】A、消化指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消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木柴折断只是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分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丝受热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睛】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18.(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捶打黄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湿法炼铜
【答案】D
【详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捶打黄金、打磨象牙、雕刻玉石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湿法炼铜,铜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19.(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答案】A
【详解】A、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汽油会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A。
20.(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木棍折断 C.汽油挥发 D.铁锅生锈
【答案】D
【详解】A、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木棍折断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汽油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铁锅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考点03 走进化学实验室
21.(2025·广西·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试剂 B.读取液体体积
C.添加酒精 D.闻气味
【答案】D
【详解】A、取用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试管横着,用镊子夹取固体(不能直接用手拿)放在试管口,缓缓竖起试管,使固体落入试管底部,选项错误;
B、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选项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选项正确;
故选D。
22.(2025·广西·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仪器配制溶液,该仪器的名称是
A.试管 B.烧杯 C.锥形瓶 D.胶头滴管
【答案】B
【详解】如图所示该仪器为烧杯,可用于作配制溶液的容器,故选B。
23.(2024·广西·中考真题)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的是
A.在实验室嬉戏打闹,吃零食
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
C.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送医治疗
【答案】A
【详解】A、实验室禁止嬉戏打闹、吃零食,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符合题意;
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C、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D、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送医治疗,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23·广西·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粉末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读取液体的体积 D.滴加液体
【答案】A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应遵循“一斜二送三直立”原则,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
B、不可直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容易发生危险,操作错误;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取液体的体积时应平视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试管上方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操作错误;
故选:A。
25.(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取NaCl
C.量取水 D.溶解
【答案】C
【详解】A.取用NaCl,瓶盖需要倒放,选项错误。
B.称取NaCl,需要左物右码,选项错误。
C.量取水,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选项正确。
D.溶解需要使用烧杯,不能直接在量筒内,量筒只能量取液体,选项错误。
故选:C。
26.(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A.加氧化铜 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 D.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详解】A、氧化铜是粉末状固体,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起来。A正确规范。
B、稀硫酸是液态药品,取用稀硫酸时,瓶塞倒放,略斜的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B正确规范。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C操作不规范。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D正确规范。
综上所述:选择C。
27.(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试管是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如图中使用试管进行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
A、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且不能用手拿大理石,应用镊子夹取,不符合题意;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符合题意;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符合题意;
故选A。
28.(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查阅资料可知:酸性溶液对橡胶有腐蚀作用,碱性溶液对磨砂玻璃有腐蚀作用。下列溶液存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硝酸为酸性溶液,保存时应使用玻璃塞,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溶液为碱性溶液,保存时要使用橡胶塞,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为碱性溶液,保存时应使用橡胶塞,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为碱性溶液,保存时应使用橡胶塞,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9.(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入固体 B.滴加溶液
C.读取体积 D.加热溶液
【答案】B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选项错误。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D.加热溶液,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的位置,正确。
故选:B。
30.(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称量固体
C.倾倒液体 D.点燃酒精灯
【答案】A
【详解】A、加热液体操作正确,A正确;
B、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时,天平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B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C错误;
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D错误。
故选A。
31.(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往试管送入粉末 B.加热液体药品
C.熄灭酒精灯 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详解】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量筒读数,视线要与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2.(2021·广西·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取固体药品 D.量取液体
【答案】A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瓶口未紧挨试管口,故图示操作错误;
C、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直接拿,故图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3.(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下列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量筒 C.锥形瓶 D.燃烧匙
【答案】B
【详解】烧杯、锥形瓶、燃烧匙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但是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故选B。
34.(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加块状固体
C. 加热液体 D. 闻气味
【答案】D
【详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此选项不正确;
B、取用块状固体时,试管应横放,此选项不正确;
C、不能用手拿着试管直接加热,此选项不正确;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采取“招气入鼻”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0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2025·广西柳州·三模)化学发展长河中,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其中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解决了抗疟疾失效难题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屠呦呦 C.徐寿 D.张青莲
【答案】B
【详解】A、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解决了抗疟疾失效难题,符合题意;
C、徐寿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在化学上贡献是创造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翻译化学著作、培养化学人才,不符合题意;
D、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5·广西钦州·二模)最早制定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屠呦呦 C.拉瓦锡 D.道尔顿
【答案】A
【详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B、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2025·广西梧州·一模)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B.直接排放工厂废气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随意焚烧塑料垃圾
【答案】C
【详解】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会导致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B、直接排放工厂废气,会加剧空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符合环保要求;
D、随意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不符合环保要求;。
故选C。
4.(2025·广西贵港·一模)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阿伏伽德罗 C.道尔顿 D.拉瓦锡
【答案】A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A 选项正确;
B、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B 选项错误;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C 选项错误;
D、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等重要结论,D 选项错误。
故选:A。
5.(2025·广西贵港·一模)“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答案】D
【详解】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故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植树造林,固碳减排,可消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故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D、使用一次性餐具,比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通常是用木材、塑料等资源制成。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导致木材过度砍伐,塑料垃圾增多,这些都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故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故选D。
考点0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6.(2025·广西崇左·模拟预测)广西博物馆馆藏文物有青铜器、陶瓷、书画等。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青铜强度高 B.陶瓷耐腐蚀 C.书画易燃烧 D.墨迹难氧化
【答案】A
【详解】A、青铜强度高,不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B、陶瓷耐腐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书画易燃烧,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墨迹难氧化,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5·广西百色·二模)2025年春节期间,一系列精彩活动向世界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剪纸 B.刺绣 C.燃放烟花 D.舞龙
【答案】C
【详解】A、剪纸过程中只是纸张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错误;
B、刺绣是对布料等进行针线操作,只是改变了布料的图案和外观等形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错误;
C、烟花燃放时,火药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
D、舞龙是人们舞动龙形道具进行表演,只是龙形道具的位置和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错误。
故选C。
8.(2025·广西桂林·二模)向美而行,以美育人。下列美术实践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彩纸折纸与剪纸 B.用毛笔和墨练书法
C.绘制并烧制瓷板画 D.手工编织毛线挂饰
【答案】C
【详解】A、用彩纸折纸与剪纸仅改变纸张形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用毛笔和墨练书法,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烧制瓷板画时,黏土经高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如硅酸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手工编织毛线挂饰仅改变形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9.(2025·广西南宁·模拟预测)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陶瓷 B.海水晒盐 C.燃煤脱硫 D.塑料降解
【答案】B
【详解】A、烧制陶瓷过程中,陶土等原料在高温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如一些有机物的燃烧、矿物质的分解与化合等,生成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
B、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氯化钠等盐分结晶析出,只是物质的状态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正确;
C、燃煤脱硫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煤中的硫元素转化为其他物质,如将硫转化为硫酸钙等,减少燃烧时二氧化硫的排放,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
D、塑料降解是指塑料在环境中受光照、微生物等作用,大分子链断裂,逐渐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
故选B。
10.(2025·广西钦州·三模)艾叶糍粑是春天的限定美味。以下制作艾叶糍粑的流程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艾叶 B.揉制面团 C.包馅搓圆 D.点火蒸煮
【答案】D
【详解】A、清洗艾叶只是将艾叶表面的杂质去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错误;
B、揉制面团只是改变了面团的形状,物质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错误;
C、包馅搓圆同样只是改变了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错误;
D、点火蒸煮过程中,燃料燃烧会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食物在蒸煮过程中也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1.(2025·广西钦州·二模)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成就辉煌。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印版刻字 B.铸青铜鼎 C.烧制陶瓷 D.打磨石磬
【答案】C
【详解】A、印版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铸青铜鼎,熔化铜、锡等金属并混合成合金(青铜),但合金是物理混合,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烧制陶瓷,黏土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盐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打磨石磬,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12.(2025·广西梧州·一模)梧州冰泉豆浆以其独特风味,声名远扬。下列制作豆浆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选豆 B.浸泡 C.磨浆 D.煮浆
【答案】D
【详解】A、选豆是将豆子进行挑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浸泡豆子时,豆子吸收水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磨浆是把浸泡后的豆子磨碎成浆状,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煮浆过程中,豆浆中的蛋白质等物质会发生变性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5·广西柳州·一模)学校科技艺术节上展示出学生们的作品,下列作品制作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雕花 B.葡萄酿酒 C.刺绣作品 D.素描作品
【答案】B
【详解】A、水果雕花,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刺绣作品,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素描作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14.(2025·广西南宁·模拟预测)2024年12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申遗成功。下列春节庆祝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放烟火 B.挂灯笼 C.舞狮子 D.剪窗花
【答案】A
【详解】A、放烟火,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挂灯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舞狮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剪窗花,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5.(2025·广西北海·一模)下列发明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钻木取火
C.甲骨刻字 D.陶瓷烧制
【答案】C
【详解】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钻木取火,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甲骨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陶瓷烧制,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0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6.(2025·广西桂林·二模)进行化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的是
A.实验时穿好实验服并戴好护目镜
B.将实验剩余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中
C.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答案】A
【详解】A、实验时穿实验服和护目镜是基本安全要求,防止化学品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选项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
B、剩余试剂不可放回原瓶,避免污染原试剂,应将实验后剩余的试剂放入指定容器内,选项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
C、闻药品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选项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液体沸腾喷出伤人,选项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
故选A。
17.(2025·广西梧州·二模)某同学需配制5%的纯碱溶液用作厨房油污清洁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纯碱 B.称纯碱
C.读体积 D.配溶液
【答案】B
【详解】A、在实验室不能用手取用试剂,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B、称量物质时应该左物右码,固体试剂放在纸上称量,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你仰视刻度,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D、溶解固体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可以在烧杯内进行,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
18.(2025·广西柳州·三模)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及规则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试剂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试剂
C.在实验室可以用手直接取用试剂 D.不在实验室内饮食、打闹和大声喧哗
【答案】D
【详解】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容易发生爆炸,不符合安全规则,不符合题意;
B、应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到指定位置,不可随意丢弃,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的药品不可以直接用手接触,可用镊子或药匙代替,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禁止饮食(防止误食有毒物质)、打闹和大声喧哗(避免干扰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规则。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25·广西柳州·三模)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用手取用固体试剂 D.向试管滴加液体
【答案】B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操作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准手心,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正确;
C、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错误;
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错误。
故选B。
20.(2025·广西南宁·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固体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塞橡胶塞
【答案】C
【详解】A、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管微微倾斜,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使液体缓缓倒入,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塞橡胶塞时,应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胶塞,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5·广西南宁·模拟预测)下列实验安全图标中表示用电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此图标是戴护目镜的标志,用于提醒在实验中要保护眼睛,A 错误。
B、该图标中有插头和闪电的形象,明确表示用电,B 正确。
C、此图标是热烫的标志,提醒要防止烫伤,C 错误。
D、这个图标是洗手的标志,提示在实验后要洗手,D 错误。
故选:B。
22.(2025·广西钦州·三模)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中,表示实验中会用到明火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A、该图标表示进行化学实验需要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表示实验中会用到或产生有害气体,或产生烟、雾,应开启排风管道或排风扇,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表示实验中会用到明火,要正确使用火源,并束好长发,系紧宽松衣物,符合题意;
D、该图标表示实验中会用到电器。禁止湿手操作,实验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2025·广西钦州·三模)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粗盐 B.读取液体体积
C.向试管中加固体 D.添加酒精
【答案】B
【详解】A、取用粗盐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瓶塞沾上杂质污染试剂,操作错误;
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加固体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或药匙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让固体滑到试管底部,防止固体打破试管,操作错误;
D、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操作错误。
故选B。
24.(2025·广西贵港·一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取用粉末状试剂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中液体太多,故A操作错误;
B、取用粉末状固体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小心送到试管底部,故B操作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操作错误;
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外一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故D操作错误。
故选B。
25.(2025·广西南宁·一模)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固体药品
C.滴加液体药品 D.闻药品气味
【答案】D
【详解】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加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或药匙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起试管,让药品滑到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图中操作错误;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D、闻药品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0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5年3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化学发展史 5年1考 选择题 2025年2分 2022年6分 2021年2分 化学发展史
绿色化学 5年2考 选择题 绿色化学
考点0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年3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年3考 选择题 2025年2分 2022年12分 2021年16分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考点03 走进化学实验室(5年5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走进化学实验室 5年5考 选择题 2025年4分 2024年2分 2023年2分 2022年10分 2021年10分 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固体试剂的取用、 物质的加热、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液体试剂的取用、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试剂的保存
考点0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2025·广西·中考真题)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因研究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徐光宪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
2.(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我国倡导垃圾分类投放。铝质饮料罐应投入的垃圾桶是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
3.(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B.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C.使用可降解型塑料 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4.(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垃圾分类, 人人有责”。用过的塑料饮料瓶应放入有下列标识的垃圾桶的是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物
C.厨余垃圾 D.其它垃圾
5.(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建设美丽家园,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大量燃放烟花 B.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放
C.垃圾分类处理 D.生活中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考点0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6.(2025·广西·中考真题)从香蕉皮到荧光碳量子点(纳米级碳颗粒)的制取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切碎香蕉皮 B.皮烘烤成炭 C.炭研磨成粉 D.炭粉加水搅拌
7.(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死灰复燃 D.蜡炬成灰
8.(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陶艺制作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塑形 B.晾胚 C.刻花 D.烧胚
9.(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木条折断 C.木炭燃烧 D.竹帽编织
10.(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湿衣晾干 C.蜡烛燃烧 D.汽油挥发
11.(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酒精挥发
12.(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丹桂飘香 C.玻璃破碎 D.火上浇油
13.(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食物腐败 C.湿衣晒干 D.纸张燃烧
14.(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干冰升华 C.酒精燃烧 D.木材粉碎
15.(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列庆祝“三月三”的活动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跳竹竿舞 B.抛绣球 C.篝火晚会 D.唱山歌
16.(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放鞭炮 B.干冰升华 C.大米酿酒 D.食物腐败
17.(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消化食物 B.火柴折断 C.水蒸发 D.铁丝受热熔化
18.(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捶打黄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湿法炼铜
19.(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20.(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木棍折断 C.汽油挥发 D.铁锅生锈
考点03 走进化学实验室
21.(2025·广西·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试剂 B.读取液体体积
C.添加酒精 D.闻气味
22.(2025·广西·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仪器配制溶液,该仪器的名称是
A.试管 B.烧杯 C.锥形瓶 D.胶头滴管
23.(2024·广西·中考真题)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的是
A.在实验室嬉戏打闹,吃零食
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
C.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送医治疗
24.(2023·广西·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粉末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读取液体的体积 D.滴加液体
25.(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取NaCl
C.量取水 D.溶解
26.(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A.加氧化铜 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 D.熄灭酒精灯
27.(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试管是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如图中使用试管进行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8.(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查阅资料可知:酸性溶液对橡胶有腐蚀作用,碱性溶液对磨砂玻璃有腐蚀作用。下列溶液存放正确的是
A. B. C. D.
29.(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入固体 B.滴加溶液
C.读取体积 D.加热溶液
30.(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称量固体
C.倾倒液体 D.点燃酒精灯
31.(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往试管送入粉末 B.加热液体药品
C.熄灭酒精灯 D.读取液体体积
32.(2021·广西·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取固体药品 D.量取液体
33.(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下列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量筒 C.锥形瓶 D.燃烧匙
34.(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加块状固体
C. 加热液体 D. 闻气味
考点0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2025·广西柳州·三模)化学发展长河中,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其中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解决了抗疟疾失效难题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屠呦呦 C.徐寿 D.张青莲
2.(2025·广西钦州·二模)最早制定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屠呦呦 C.拉瓦锡 D.道尔顿
3.(2025·广西梧州·一模)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B.直接排放工厂废气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随意焚烧塑料垃圾
4.(2025·广西贵港·一模)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阿伏伽德罗 C.道尔顿 D.拉瓦锡
5.(2025·广西贵港·一模)“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考点0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6.(2025·广西崇左·模拟预测)广西博物馆馆藏文物有青铜器、陶瓷、书画等。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青铜强度高 B.陶瓷耐腐蚀 C.书画易燃烧 D.墨迹难氧化
7.(2025·广西百色·二模)2025年春节期间,一系列精彩活动向世界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剪纸 B.刺绣 C.燃放烟花 D.舞龙
8.(2025·广西桂林·二模)向美而行,以美育人。下列美术实践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彩纸折纸与剪纸 B.用毛笔和墨练书法
C.绘制并烧制瓷板画 D.手工编织毛线挂饰
9.(2025·广西南宁·模拟预测)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陶瓷 B.海水晒盐 C.燃煤脱硫 D.塑料降解
10.(2025·广西钦州·三模)艾叶糍粑是春天的限定美味。以下制作艾叶糍粑的流程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艾叶 B.揉制面团 C.包馅搓圆 D.点火蒸煮
11.(2025·广西钦州·二模)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成就辉煌。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印版刻字 B.铸青铜鼎 C.烧制陶瓷 D.打磨石磬
12.(2025·广西梧州·一模)梧州冰泉豆浆以其独特风味,声名远扬。下列制作豆浆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选豆 B.浸泡 C.磨浆 D.煮浆
13.(2025·广西柳州·一模)学校科技艺术节上展示出学生们的作品,下列作品制作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雕花 B.葡萄酿酒 C.刺绣作品 D.素描作品
14.(2025·广西南宁·模拟预测)2024年12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申遗成功。下列春节庆祝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放烟火 B.挂灯笼 C.舞狮子 D.剪窗花
15.(2025·广西北海·一模)下列发明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钻木取火
C.甲骨刻字 D.陶瓷烧制
考点0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6.(2025·广西桂林·二模)进行化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的是
A.实验时穿好实验服并戴好护目镜
B.将实验剩余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中
C.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17.(2025·广西梧州·二模)某同学需配制5%的纯碱溶液用作厨房油污清洁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纯碱 B.称纯碱
C.读体积 D.配溶液
18.(2025·广西柳州·三模)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及规则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试剂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试剂
C.在实验室可以用手直接取用试剂 D.不在实验室内饮食、打闹和大声喧哗
19.(2025·广西柳州·三模)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用手取用固体试剂 D.向试管滴加液体
20.(2025·广西南宁·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固体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塞橡胶塞
21.(2025·广西南宁·模拟预测)下列实验安全图标中表示用电的是
A. B. C. D.
22.(2025·广西钦州·三模)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中,表示实验中会用到明火的是
A.B.C. D.
23.(2025·广西钦州·三模)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粗盐 B.读取液体体积
C.向试管中加固体 D.添加酒精
24.(2025·广西贵港·一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取用粉末状试剂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25.(2025·广西南宁·一模)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加固体药品
C.滴加液体药品 D.闻药品气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