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自主检测卷(提升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自主检测卷(提升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自主检测卷(提升卷)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温度是指物体的 ,通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2.冰变成水后,体积会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比食盐 。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 的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
5.研究“溶解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时,每组实验只能改变 个条件,如研究“水的温度能不能影响食盐溶解的快慢”时,只能改变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100℃。 ( )
2.当温度降到4 ℃以下时,水会呈现“热缩冷胀”的性质。 ( )
3.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 )
4.在“水结冰”的实验中,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降低温度。 ( )
5.白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 )
6.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 )
7.因为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糖。 ( )
8.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
9.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
10.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水蒸气没有固定体积。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 )
A.有 B.没有 C.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2.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叫( )。
A.熔化 B.凝固 C.冷却
3.在冬天的早晨,我们总是能看到很多雾,这些雾是( )的水。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4.下列方法不能使水的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给水加热 B.用风吹 C.使空气湿润
5.我们通过实验知道,50毫升的水大约能够溶解( )克食盐。
A.8 B.18 C.36
6.下列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正确的是( )。
7.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并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 ( )
A.用书本扇灭 B.用餐巾纸盖灭 C.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扑灭
8.将圆桶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盒子里,水变成了长方体,这说明( )。
A.水会蒸发 B.水会结冰 C.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9.( )不能将海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A.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
B.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
C.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加热
10.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加热得更快
C.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11.用水能分离食盐和沙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能溶解食盐 B.沙子不溶于水 C.水能结冰
12.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白砂糖
B.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白砂糖
C.以上均不可以
13.常温下,用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一只杯中装冰块,另一只杯中装自来水,第三只杯中什么也不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杯子的外壁都会出现小水珠
B.装自来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被自来水吸到杯壁上了
C.装冰块的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它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珠
14.一杯饱和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往杯中加水 B.加入食盐 C.加入小颗粒食盐
15.雪糕从冰箱里拿出后,包装袋外面会出现小水滴,这些小水滴( )。
A.可能是从袋子里渗出来的
B.可能是袋子里的冰变成的
C.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16.当我们在碎冰里加食盐并搅拌后,可以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
A.变得更高 B.变得更低 C.不变
17.夏天往地上洒一些水后就感到凉快些,是因为( )。
A.水是凉的 B.那是人的错觉
C.地面的温度下降了 D.水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18.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北极的冰块时时刻刻都在形成水蒸气
B.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中没有水蒸气
C.烧开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酒精灯时注意安全
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在桌面上
D.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20.以下关于使用酒精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
B.用内焰进行加热
C.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四、简答题(共40分)
1.在整理实验室的时候科学老师发现了一些散乱的仪器,你能把这些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连一连吗 (10分)
2.小科清晨起床后,发现紧闭的玻璃窗内侧有很多水珠,他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思考。(10分)
(1)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 (填“固”“液”或“气”)态,它们来自 (填“室内”或“室外”),是由空气中的 遇冷形成的。
(2)由此可以推断,这天清晨小明家室外的温度比室内更 。
(3)进一步可以推断,冬天的清晨,如果在紧闭的玻璃窗上有小水珠,这些水珠会出现在 (填“内侧”或“外侧”)。
3.海水晒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很多沙子,需要将它们分离,才能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分离出干净的食盐吗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们把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它们( )。
A.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B.颜色不同
C.颗粒大小不同
(2)分离盐水和沙子可以用 (填“溶解”“过滤”或“蒸发”)的办法。
(3)分离盐和水,可以用下图中的装置。请在下图括号中填写各实验仪器的名称。(4分)
(4)起均匀受热作用的仪器是( )。
A.石棉网 B.三脚架 C.蒸发皿 D.酒精灯
4.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食盐,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未溶解的食盐和浓盐水分开 浓盐水中的食盐可以重新分离出来吗 怎样分离 (6分)
烧杯里装有一种无色的液体,在液面处做上标记,把烧杯放在窗台上,几天后,液面下降,烧杯底部出现了一些白色颗粒,这是怎么回事 (4分)
三年级(上)科学单元自主检测卷(第二单元 提升卷)
一、1.冷热程度 温度计 2.变小 变大 3.不同的 弱
4.外焰 焰心 5.一 水的温度
二、1. 解析: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2.
3.×解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4.
5.×解析:溶解形成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各部位一样甜。
6.× 解析:漏斗里的液体应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从缝隙处漏下。
7.× 解析:糖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的。
8.× 解析:酒精和水能以任何比例相互溶解。
9. 解析:温度计应该放在被测的水中读数。点评: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内壁,视线要与温度计刻度液面齐平。
10.× 解析:水烧开后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点评: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本题为常考题、易错题。
三、1.A解析: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存在于空气中。
2.B解析:同一种物质,由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
3.B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是液态的水。
4.C解析: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和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蒸发速度,空气越湿润蒸发速度越慢。
5. B 解析:100毫升的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6.B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刻度液面齐平,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内壁。
7.C解析:酒精洒出并在灯外燃烧,应该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8.C解析:液体的形状可以随着容器的变化而改变。
9. B解析:加热和放在太阳底下晒,都可以加快海水中水分的蒸发,使食盐分离出来。
10. A解析:蒸发皿、烧杯等仪器受热不均匀时易碎裂,需要石棉网使它们均匀受热。
11. C解析:水能结冰与水能分离食盐和沙子无关。
12. B解析:水量和温度都会影响白砂糖溶解的量,所以当水量和温度不确定时,不能直接研究。
13. C解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形成小水珠。
14. A解析:加热饱和盐水或者往杯中加水,都可以使食盐继续溶解。点评:饱和盐水是指在当前条件(温度、水量不变)下,食盐无法再继续溶解。
15. C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包装袋,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上面。
16. B解析:加盐可以促使冰熔化,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使碎冰周围的温度更低。
17. D解析: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点评:水蒸气凝结成水时,会放出热量。
18. B解析:天空中飘浮的白云是小水滴或小冰晶,云中一定有水蒸气。
19. C解析:加热完后,蒸发皿温度较高,直接用手拿会造成烫伤。
20. B解析: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要用外焰进行加热。
四、1.
2.(1)液室内 水蒸气 解析:小水珠是液态的水,出现在玻璃窗户的内侧说明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形成的。(2)低(3)内侧 解析:冬天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形成小水珠。3.(1)A(2)过滤 (3)蒸发皿 石棉网 三脚架 酒精灯 (4)A解析:分离盐水和沙子用过滤的方法;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4.通过过滤将未溶解的盐和浓盐水分开。可以将浓盐水中的食盐重新分离出来。将浓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热将白色颗粒物烘干。这些白色颗粒就是食盐。5.液体在常温下进行了蒸发,水量减少,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析出,在烧杯底部出现白色颗粒,这就是结晶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