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试题 地理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试题 地理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如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昼渐长,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
A.甲至乙 B.乙至丙 C.丙至丁 D.丁至戊
2.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下题。
3.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
A.西半球赤道上
B.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C.东半球赤道上
D.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4.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该地春分日北京时间6:20日出。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H是( )
A.70° B.75° C.80° D.85°
6.该地( )
A.位于杭州市的东南方向 B.夏至日17点物体影子朝东南
C.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北京 D.年内太阳高度最大值为76.5°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广泛分布着红色砂砾岩层。下面左图为武夷山丹霞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左图景观中的岩石属于右图中( )
A.A B.B C.C D.D
8.左图中地貌( )
A.峰林与溶洞发育 B.因流水侵蚀形成
C.由右图中②作用形成 D.山体地质构造为背斜
9.右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以南岭为例,要求考生判别相关地理要素特征和差异,以此推知其他重要地理界线的突出作用。 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 )
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 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 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热穹顶”指的是天空中热高气压区域停滞不动,并不断吸收热空气,排斥冷空气,使气温不断升高的现象。受“热穹顶”的影响,2021年6月,美国西北部与加拿大西南部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49℃的高温。下图示意“热穹顶”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热穹顶”的形成过程是(  )
①空气压缩 ②空气受热抬升
③气流下沉 ④冷空气受排斥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13.“热穹顶”会造成加拿大西南部(  )
A.天气晴朗,空气质量较好
B.空气干燥,诱发森林火灾
C.日温差大,农作物生长快
D.生活生产过程中耗电减少
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形成“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一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地形在D处“锢囚低涡”形成中的作用(  )
A.影响北上气流强度,改变气流移动路径
B.仅改变了南下气流强度
C.减弱南下气流强度,改变气流移动路径
D.仅改变了气流移动路径
15.“锢囚低涡”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主要由于(  )
①中心气压低 ②控制时间长
③冷空气势力弱 ④影响范围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  )
A.气压显著降低 B.风速明显增大
C.太阳辐射增强 D.昼夜温差减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
17.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AE的代表 (晨线、昏线),B点的时间是 月 日 点。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点的昼长是 小时。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壳抬升伴随着流水下切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某区域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大面积被黄土覆盖,沿沟谷出露丹霞地貌造景岩层,形成壮观的丹霞沟谷,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天井式,地缝式,巷道式。研究发现,该区域丹霞沟谷由残留壶穴(壶穴指因河水急流中常有涡流伴生,当河水挟带的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石块钻挖河床形成的圆形孔洞)贯通而成。下图示意该区域丹霞沟谷形态及类型。
(1)根据侵蚀强度,比较图中B、C两地丹霞沟谷受侵蚀时间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2)分析由壶穴到沟谷的地貌发育过程。
(3)与支沟相比,推测主沟沿线丹霞沟谷的形态差异。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
19.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
(2)图中的两条锋线,锋线以北是____气团,锋线以南是____气团。
(3)甲、乙、丙、丁四处最有可能是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
(4)乙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是:锋面过境时____,锋面过境后____。
(5)C、D两处,____是低气压中心,在这种天气系统的控制下,其天气是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C 6.B 7.C 8.B
9.C 10.C 11.A 12.A 
13.B  14.C 15.B 16.C 
17.(1)昏线;12;21;22;
(2)冬至日;(23°26′S,60°E);
(3)A;B>D>C>A;C>B>D>A;8
18.(1)C地受侵蚀时间比B地早。
理由:丹霞沟谷越开敞,说明遭受侵蚀的时间越长,越早开始侵蚀;C地丹霞沟谷较开敞,受侵蚀时间较早;
(2)随着地壳抬升,流水沿壶穴下切,壶穴加深、加宽,壶穴规模扩大;裂隙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流水的(纵向)侵蚀逐步使各个壶穴贯通,形成沟谷;
(3)(落差较小,以侧蚀为主,)宽度更大;(形成较早,遭侵蚀时间较久,)相对高度较低。
19.(1) A A地的等压线比B地密集
(2) 冷 暖
(3) 甲 丁
(4) 大风、阴天、雨雪、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