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期中练习卷考试范围:第1章-第2章;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端午假期期间,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能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口鲜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A. 嗅觉 B. 听觉 C. 视觉 D. 味觉2.下列物体中,重力大小最接近10N的是()A. 一头牛 B. 一名中学生 C. 一件棉衣 D. 一盒火柴3.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 汽车 B. 地面 C. 绳子 D. 双脚4.从科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 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B. 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快C. 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D. 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5.某日上午,某地区上空出现了罕见的日晕。日晕又叫圆虹,是指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大圆环,非常漂亮,人们纷纷拍照留影。彩色圆环的形成原理是()A. 小孔成像 B. 光的直线传播 C. 光的反射 D. 光的色散6.用扳手拧螺钉,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扳手的中部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与受力面积有关7.在海上或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A. 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 B. 光在云层上发生反射C. 光沿直线传播 D. 光在海面上或沙漠里发生反射8.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9.下列有关耳朵的保护措施及其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可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B. 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并减小音量,可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C. 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D. 上呼吸道感染后应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10.如图所示为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A. B.C. D.11.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头盔外壳坚硬,可减小惯性,减小撞击受到的力B. 头盔内衬松软,可增大与头部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C. 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突然启动时,由于惯性导致受伤D.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人体的惯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C. 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13.如图所示为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此时的实际时间是()A. 8:20 B. 7:20 C. 8:40 D. 3:4014.如图所示为某一束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动,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向右平移 B. 平面镜按逆时针方向转动C. 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D. 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15.如图所示,一块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下列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B. 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C.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D.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6.0分)16.如图所示为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______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的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饱满的谷物由于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17.某公司推出了一款“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使用时眼睛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即可实现阅读电子书、观看视频等,它的发明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由于靠眼睛太近,长期使用这款“眼镜”易导致______(填“近视”或“远视”),患这种眼病的人需要配戴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18.某同学坐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漂,鱼在云上游”。则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看到的鱼比实际的鱼,距水面的距离 (填“远”或“近”);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则天上的白云在向 (填“东”或“西”)移动;看到的水中鱼和水中云,是鱼和云所成的像,关于这两个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鱼是实像,云是虚像19.小红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个鼓时,鼓发出声音的______(填“音色”“响度”或“音调”,下同)会改变;小红有时弹钢琴,有时又拉小提琴,可以依据______的不同来辨别不同的琴声。20.如图甲所示为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放在水平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填“变化”或“不变”)。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重力的方向是______的。21.如图所示,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______,便于注射;小明用吸管模拟注射器吸水过程,如图所示的杯子里装有一些水,小明用吸管吸水时,如果每一口吸入水的质量相同,那么每吸一口,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每吸一口,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将______。22.如图所示为一位渔民手握鱼叉立于船头准备捕鱼,他手上鱼叉的尖端O点到水面的距离为1m。(1)鱼叉的尖端O点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______m。(2)渔民看到鱼的位置如图所示,现有OA、OB、OC三条刺鱼路线,渔民应选择______(填字母)路线才有机会刺中水中的鱼。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0分)23.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看见”声音。他轻轻地用手拨动音箱上的气球薄膜,光屏上的光斑随之“晃动”。用手机连接蓝牙音箱,当音箱没有播放音乐时,光斑是静止的;当音箱播放音乐时,光斑“晃动”起来。随着音量的变化,光屏上出现了变化的图案,减小音量,图案随之变小,当音量减小至零时,光斑再次静止(如图乙所示)。(1)光斑的“晃动”直观地展示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2)随音量变化的图案,可以作为探究“响度与______的关系”的证据。2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①外形相同且________(填“已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②,移动蜡烛②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①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3)将图甲中的蜡烛①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________(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25.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每秒________m。(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 s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 s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宽为________m。26.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一个固体压强计(如图所示),探头盒为无盖塑料饭盒改造而成,顶部覆盖弹性硅胶膜,侧面掏孔后与橡皮管相通,橡皮管的另一头连接U形管。(1)此固体压强计与实验室用的金属盒压强计的工作原理相同,探头盒的顶部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______。(2)将探头盒放置在水平桌面或斜面上,以长方体形状的盒装牛奶作重物,改变放在探头盒上的盒装牛奶的数量、放置方式,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实验次序 放置方式 牛奶数量/盒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格探头盒 牛奶盒1 水平桌面 平放 1 62 水平桌面 平放 叠加2盒 123 水平桌面 侧放 1 84 水平桌面 竖放 1 105 斜面上 ______ 1 8①实验组______(填序号)的现象说明: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②小科完成的第5组实验,证明了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固体受到的重力无关,与其产生的压力有关。请将记录单中的第5组牛奶盒的放置方式补充完整:______。27.如图所示为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把轻质小车放在_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左右两盘砝码的质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转动一个小角度,此时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______,松手后小车的运动状态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28.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照相机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简易照相机、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1)制作模型前,通过“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知道像距v应该满足,胶片上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_。(2)小组同学利用A4卡纸、半透明纸和凸透镜制作出简易照相机模型,组内同学进行测试,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时,有时会模糊,请你指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是______。(3)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表所示为某小组设计的量规,请将表格补充完整。评价标准 优秀 合格 待改进功能完善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能成像 结构较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不能成像(4)小组同学根据“功能完善”评价指标,认为照相机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组内同学提出了改进建议:______。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9.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无人配送车(一共有四个车轮),其空载时质量为600kg。已知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100cm2,配送车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阻力始终为车辆总重力的0.1倍。若g取10N/kg,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送车车轮与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这样做可以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摩擦。(2)求配送车空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3)求配送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4)某次配送车装上货物后,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求货物的质量。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0.电脑阅卷的原理是试卷上的信息被光标阅读机读取,再通过计算机获得相关数据进行处理。(1)如图甲所示,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到达答题卡时,红外线在涂黑区域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2)红外线穿过未涂黑区域时,被计算机记为“1”;而遇到涂黑区域时,被计算机记为“0”。若某次计算机记录的信息为“1011”,请在图乙中将相应的区域涂黑。(3)填涂答案时,眼睛距离试卷太近易造成视觉疲劳,时间久了会导致视力下降。图丙中表示近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应配戴________镜进行矫正。第1页,共9页答案1. B 2. C 3. B 4. C 5. D 6. C 7. A8. C 9. C 10. D 11. B 12. A 13. D 14. C15. D16. 重 运动状态 质量17. 近视 凹透镜18. 相同近东B19. 响度 音色20. 不变 竖直向下21. 压强 变大 不变22. (1)1 (2)OB23. (1)振动 (2)振幅24. (1)位置( 2)未点燃大小相同( 3)不变(4)仍然25. (1)如图(2)339(3)在空气温度低时进行试验(4)136.826. (1)大( 2)①1、3、4 ②竖放27. (1)光滑相等( 2)直线会28. (1)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能调节像距( 3)①能调节像距,成像清晰②不能调节像距,成像清晰③不能调节像距,成像模糊( 4)做一个可伸缩的镜头来调节像距(合理均可)29. (1)减小( 2)600N。( 3)。 (4)1000kg。30. (1)漫(2)如图(3)B 凹透第1页,共2页扫描方向ABCD个速度/(ms1)24924590318-20-100102030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期中练习卷.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