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2分)C 2.(2分)A 3.(2分)B4.(5分)(1)(2分)B(2)(3分)A.没有文化、粗俗、迷信,但心地善良,热心,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也有愚昧迷信的一面(1分,答出2-3点即可)。B.穿衣服忘带领结;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修改“我”的讲义;订正“我”的解剖图;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匿名信事件(1分,写出一件事即可)。C.范爱农(1分)5.(6分)(1)江春入旧年;(2)秋风萧瑟;(3)为人谋而不忠乎;(4)白雪纷纷何所似;(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6.(3分)C(二)(14分)7.(3分)C8.(5分)(1)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2分)(2)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一点也不动心,这就可以看出他远远超过常人。(3分)9.(2分)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10.(4分)①元方“入门不顾”体现了他懂礼识仪、坚持原则、维护父亲的尊严的品质(1分)。友人失约且对子骂父,元方以“无信”“无礼”驳斥后,面对友人的道歉“入门不顾”,并非无礼,而是对友人不守信、不尊重他人行为的明确态度,展现出孩童的率真与对“信”“礼”的坚守(1分,意对即可)。②何岳“拾金而还”“寄金数年略不动心”体现了他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的品质(1分)。拾得重金后主动归还,拒绝谢金;面对他人寄存多年、无音信的数百金,主动托人送还,即便自己贫困,也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财物,远超常人的定力彰显其高尚品德(1分,意对即可)。【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询问,那个人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便归还给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像是我的东西一样,(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于是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一点也不动心,这就可以看出他远远超过常人。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8分)11.(3分)D12.(2分)该同学变得更精神了,是因为适当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1分)该同学结识了新朋友,是因为团队运动能够为个体提供额外的情感支持和归属感。(1分)13.(3分)A示例:建议每次慢跑的时间为30—50分钟(1分)。B示例:运动后要用10—15分钟的时间放松(1分),以静态拉伸为主,可辅以按摩(1分)。(两则示例可调换顺序)(二)(17分)14.(3分)A.救(治)、B.拔(清)、C.吃(尝)15.(4分)加点的词语都是数量多、频率高的意思(1分),用在句子里表明母亲想了很多办法来救治这棵低头的甜瓜苗(1分),体现了她对此事的重视和急切,以及为了挽救甜瓜苗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1分),也为后文因无法救治而放弃这棵苗埋下伏笔(1分)。(意思相近即可) 16.(4分)这句话用了比喻(1分)和拟人(1分)的修辞手法。把萎靡不堪的甜瓜苗比作没有灵魂的绳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甜瓜苗的萎靡不堪和奄奄一息的样子(1分),表达了我对它的同情和无能为力(1分)。(意思相近即可) 17.(2分)承上启下(过渡)18.(4分)①点明写作对象是一棵低头的甜瓜(1分);②甜瓜低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③暗含文章主旨,人生不如意时,要如低头甜瓜一样勇往直前(1分);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1分)。 (三)(11分)19.(2分)时间顺序(1分),标志性词语:“惊蛰”,“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1分)20.(4分)运用拟人(1分)和比喻(1分)的修辞手法,把柳絮人格化,并比作白衫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1分),流露出作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1分)。21.(2分)①嗅觉: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1分)②听觉: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1分)22.(3分)A.充满生机与活力,绿得浓郁且毫无拘束(1分)。B.如“积攒一冬的绿憋不住”“没有疆域”,连石头都似要开花(1分)。C.对济南春天山间蓬勃生机的喜爱与赞叹(1分)。四、写作(50分)23.评分标准分类 分数档 评分标准一类 50-46 1.写作目的明确,选择的文体恰当,文体特征明显。 2.选材立意紧扣题意,中心明确,思考深入。 3.依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4.依据情景叙述故事,内容充实,描写生动,符合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感情真挚。 5.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鲜明,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能运用个性化语言表情达意。 6.能针对情景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论述,观点鲜明,能运用论据进行充分论证,恰当运用论证方法,逻辑清晰。二类 45-41 1.写作目的较明确,选择的文体较恰当,文体特征较明显。 2.选材立意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思考较深入。 3.依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结构较合理。 4.依据情景叙述故事,内容较充实,有一定描写,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感情真实。 5.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较鲜明,构思合理,立意较深刻。 6.能针对情景所反映问题展开论述,观点明确,能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能运用论证方法展开论证,逻辑比较清晰。三类 40-36 1.写作目的基本明确,选择的文体基本恰当,基本符合文体特征。 2.选材立意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有一定的思考。 3.语言基本通顺,结构较完整。 4.基本能依据情景叙述故事,内容较具体,基本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 5.文学创作有一定想象,构思基本合理,有所立意。 6.能就情景所反映的问题有所论述,观点基本明确。四类 35-31 1.写作目的不明确,文体混乱。 2.选材偏离情景,中心欠明确。 3.语言欠通顺,结构欠完整。 4.叙述故事偏离情景,内容空泛,情感虚假。 5.文学创作想象不合理,立意模糊。 6.论述偏离情景,观点不明,条理混乱。五类 30分以下 有以下情况之一: 1.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 2.文理不通,结构混乱。 3.文不成篇,且字数不足300字。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七年语文-、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o)伫蓄(zhd)徘徊(huái)花团锦簇(chù)B.棱镜(11ng)匿笑(ni)澄清(chéng)人声顶沸(dǐng)C.朗润(rùn)静谧(m1)倜傥(t)花枝招展(zhi)D.哄托(hong)祷告(dǎo)蝉蜕(dui)喜出望外(wang)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个被信仰心底的人,性情是的。与此相反,在经常发脾气的人身上,非但不会看到他的信仰,连教养也无从谈起。脾气背后连着情绪。说到底,管控情绪的,是你读过的书,是你受过的教育,是你有过的经历,以及,曾被谁熏陶或过。底蕴越深厚的人,越不易看到波澜。A.照彻温和因为耳濡目染B.照彻温顺所以耳濡目染C照亮温顺所以潜移默化D.照亮温和因为潜移默化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人们对于饺子的偏爱,大约不仅仅是饺子状如元宝,取吉祥意思,可能是更看重一家人团团围坐、笑语喧哗捏饺子的热闹场景吧。这是人世间最值得流连的温暖光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怎么说都不为过。多年以后,当我远离故乡,在作品里一遍又一遍写下包饺子情景的时候,我得承认,这大约也是对满怀乡愁的一种治愈和抚慰吧。0A.“元宝光阴”都是名词;“热闹x“承认”都是动词。B.“饺子状如元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中,逗号使用错误,应改为顿号。D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应将“大约”删去。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B.《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观沧海》是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C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表达得体。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原名《I旧事重提》。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2)阅读《朝花夕拾》相关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人物性格特征相关情节(写出一件事即可)“常喜欢切切察察”;有许多“规矩和道理”,特别长妈妈是过年,从压岁钱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等;为鲁迅买《山海经》.。生活不拘小节,待人诚藤野先生恳,热情,治学严谨,B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民族偏见。七年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语文答案校对doc.docx 扫描件_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