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第十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阶段性考试
1-4单元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班别、座位号。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棉线织布 B. 粮食酿酒 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金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用于炼钢 B. 氮气可以做焊接时保护气
C.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
3. 酒精(C2H5OH)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液。下列对酒精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易挥发 B. 无色透明
C.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D. 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 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lO3),其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元素是金属元素 B. 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
C. 图中n的值为5 D. 碘原子在反应中一般较易失去电子
5.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装固体粉末
C. 滴加液体
D. 收集氧气验满
6.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C.水是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
D.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7.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小宇同学拟定了用都江堰水净化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
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
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水
8. 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浸没在水里
B. 试管内的导管口稍露出胶塞即可,不能伸入太长
C.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
D. 需要加热时,装固体试剂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10.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1.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节约用水
B.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不变
C.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D.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12. 对于Na+和Na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3. 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其中所表示的粒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
14.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C.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1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变色等现象,则有发光变色等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则带有正电荷的微观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用化学符号和文字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_____;
(2)3个氮原子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
(4)2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
(5)4H_____;
(6)Cu_____。
17.为了深入地认识物质,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兴趣小组以“制作模型展示科学家探究物质组成与构成”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下列生活现象不能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沙子能漏到石头缝中 B. 白糖溶解后消失了
C. 酒香不怕巷子深 D. 物质热胀冷缩
(2)如图1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________态
【任务二】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3)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
(4)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_________
(5)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如图2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__________。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_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由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或“离子”)构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a.Be和He b.B和C c.C和Si d.F和N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9.小明对一种暗紫色固体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下列物质名称:B是_____D是_____E是_____F是_____;
(2)反应②常用于_____,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反应⑤的条件是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
(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
20.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会用到以下仪器,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B C 。
(2)甲同学欲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还缺少的仪器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如果选择装置F收集,实验结束时应该先 ,后 。
(3)乙同学欲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他应该选择的仪器有 。(填写仪器字母,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丙同学欲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他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5)如果用装置Ⅰ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
(6)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实验室收集甲烷的装置可选择 。
21.教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
(1)氧化铁(化学式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加入a克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________,带火星木条复燃。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内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过滤、洗涤、干燥、_______。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克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放入a克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克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现象略
[实验结论]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________和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请用化学式表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的反应_________。
[实验评论]
(4)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
[知识拓展]
(5)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 MnO2 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
D作催化剂的物质不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参考答案
1-5 BCDBB
6-10 CDACB
11-15 CCBAC
16. (1)N (2)3N
(3)2Fe2+ (4)2SO2
(5)4个氢原子 (6)铜 铜元素 一个铜原子
17.(1)A (2)固
(3)原子核 (4)原子核质量大,体积小
(5)BC
18.(1) ①. 失 ②. 金属
(2)离子 (3)c
(4)Ne
19.(1) ①. 氧气 ②. 锰酸钾 ③. 氯酸钾 ④. 过氧化氢
(2) ①. 实验室制取氧气 ②. 化合反应
(3) ①. 点燃 ②.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5)
20. 长颈漏斗 铁架台 酒精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撤导管 熄灭酒精灯 ABCE 过氧化氢水+氧气 F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b F或H
21.①. 产生大量气泡 ②. 称量 ③. 化学性质 ④. 质量 ⑤. ⑥. 探究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催化剂效果哪个好 ⑦.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