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环翠区九年级第一次月考(10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8分)
(1)自然之美烘托心情:《行香子》中有“树绕村庄,①________________”;《湖心亭看雪》中有“②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情感之美激荡心灵:“③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知汝远来应有意,④________________”,道尽英雄失路的沉痛凄凉。
(3)理趣之美启迪思想:刘禹锡扬州遇知己,高唱“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道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苏轼月夜忆子由,发出“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的感慨,告诉我们人生不是十全十美的。
班长安排小文演讲,下面是小文同学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的部分内容,阅读后答题。(9分)
息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人说: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b“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c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I领域创新的领跑者……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要zī zī( )不倦地汲( )取新知、磨炼技能,从失败中学习,从成功中总结;还要A脚踏实地、B埋头苦干;要C持之以恒、D一意孤行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2.小文对演讲稿里部分字词拿不准,请你帮助判断。
(1)加点字怎么读,拼音处的汉字怎么写 (2分)
①汲( )取 ②zī zī( )不倦
(2)下面四个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个是( )(3分)
A.脚踏实地 B.埋头苦干 C.持之以恒 D.一意孤行
3. 小文查阅到引号的主要作用有: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着重强调;④表示具有特殊含义。请你帮助判断文段中几处引号的作用。(填写序号)(3分)
a.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b.“卧薪尝胆”“悬梁刺股”( )
c.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 )
4.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
5.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标点使用正确)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祝小雅在新的一年里学会有效思考!(该句没有语病)
C.体育公园新增了多套智能体育器械,吸引市民前仆后继去健身。(成语使用错误)
D.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6.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文字,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论证要合理,还要求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②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
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
③论证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用。
④合理的论证,要求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
⑤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A.⑤③④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⑤①②③④
名著阅读(6分)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完成题目。(3分)
【片段一】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漫灭了。
【片段二】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林冲要确认“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是“怕”草料场被烧毁;杨志不敢在黄泥冈“停脚”,是“怕”生辰纲被劫。
7.有人说,林冲和杨志的“怕”,本质上是一致的。你同意吗?请结合具体情节陈述理由。
读书交流会设置了“我喜爱的作家作品”交流环节,你准备交流的题目是“‘人民的诗人’——艾青”。请结合《艾青诗选》说说你定这个题目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与鉴赏(3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共6分)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故去十年。
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回忆过去,紧扣诗题,“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 颈联“梦回”虚写梦境,与“身老”的现实对照,更显苍凉悲壮。
D.尾联使用反问的于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倾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10.本诗情感复杂,请结合内容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山①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②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A),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B)。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③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④,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⑤,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⑥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C)。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书也。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节选自《岘山亭记》(有删改)
【注释】①山:指岘(xiàn)山,在今湖北襄阳市南。②叔子: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晋武帝时任都督荆州诸军事,驻襄阳。③史君中辉:欧阳修的友人史中辉,光禄寺的主管官,掌朝廷祭祀朝会事。④后轩:指岘山亭后面的阁子。⑤所至有声:所到之处都有政绩,留有好的声望。⑥元凯: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羊祜死后,继任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后平定东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中 “明年” 指第二年,与《岳阳楼记》中 “越明年,政通人和” 的 “明年” 意思相同。
B. “使与亭相称” 的 “称” 意为 “相称,符合”,和《伤仲永》中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的 “称” 同义。
C.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中 “名” 指命名,和《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谁”的意思是一样的。
D. “光禄卿” 为官职名,“熙宁元年” 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与《曹刿论战》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 的纪年法一致。
12.用 “/”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岘山原本就有亭子,世人传说是羊叔子游览休憩的地方,因后世仰慕羊叔子名声的人众多,亭子屡废屡兴。
B. 熙宁元年,史中辉以光禄卿身份来襄阳任职,第二年,他在原有亭子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翻新,并修建了壮观的回廊。
C. 襄阳百姓为纪念史中辉,将其修建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还想将此事刻在石碑上,让史中辉与羊叔子、杜元凯的名字一同流传久远,史中辉成功阻止了此事。
D. 作者认为史中辉追慕羊叔子的风范,承袭他的遗迹,从这可以推知史中辉的为人和志向,也能看出他在襄阳的政绩。
14.翻译文中划波浪线句子(2分)
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15.本文中史中辉在襄阳为官有政绩,受到百姓爱戴,这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在滁州的经历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问题。(16分)
黄河魂
聂还贵
①阳春三月,江南草长莺飞。在北方,在黄河,却是一片沉静。分明埋伏了千军万马,却荡漾不出一丝一毫的声响,静得直叫人心里发毛。
②有一天,或许是正午,或许是在傍晚,黄河开始阵痛了,黄河孕怀的春天就要分娩了。黄河阵痛是惊心动魄的,黄河之春的分娩牵挂得人夜不能寐。
③冰层下由冷到暖孕育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黄河春水,生生胀痛了音乐一般蜿蜒的河床,一浪浪的锋牙利齿,撕咬着厚厚铁坚的冰层。冰面上,明亮亮浮动一层热气,经了阳光的笔墨,像宋代山水画的皴法,像一朵朵淡淡紫烟,袅袅然在那里开合聚散。一个湿漉漉、活泼泼的春天,像一条金鱼,随时会跃出水面,以盎然生机和蓬勃刷新人间。
④轰隆——黄河破冰之声,像一闪春雷,宣告了北国春天的诞生。
⑤钢化玻璃似的冰河,被长长而鲜鲜地撕开一道裂口,一道,两道……像叶脉状,像树冠形,像根须样,像蛛网图,像分叉的曲径,像一面银质的镜子被击碎……那碎裂的冰块,或巨硕,或玲珑。你挤我,我推你,你追我,我超你,满河床地碰撞着,交叠着,响亮着,其势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蔚为壮观。
⑥火辣辣的黄河春水从冰缝里喷溅出来,像早晨的霞光一样鲜嫩炽热,温暖地照耀着每一寸天空和土地,歌唱着所有的希望和美好,打湿干燥的时间和人们焦灼的期待。
⑦冬小麦眨一眨惺忪的眼睛,白桦树舒展一下枝枝干干的筋骨,三叶草轻浅地唱起新绿的歌谣,深棕色的蚯蚓缓缓蠕动生命的复活。谁家的小马驹跑到了田野上撒欢?哪家的灰毛驴在院子里一边打滚一边欢叫?从一树枝头跳落到另一树枝头的,不是恼人的麻雀,那是忙着播音催种的布谷鸟……拉门声、开窗声、鸡鸣声、狗叫声、口哨声、鸽哨声、柳哨声、男人的咳嗽声、女人的嬉笑声、邻居间的对话声、农具碰击的金属声、学校的响铃声、孩子们的欢笑声……汇织成一曲春满人间的交响曲。
⑧之前江南的万紫千红,好像是北国黄河之春的铺垫、渲染和前奏。从黄河破冰那一刻开始,中国北方的春天就真正降临了,一场春天的好戏,拉开了宏烈的大幕……山有山性,树有树性,河有河性。黄河的河性在于生命的气势,一股扑面而来的雄浑气势。
⑨黄河之水来自雪山冰峰,天然就拥有雪莲、灵芝的高贵、圣洁与不朽,带了雪域高原特有的狂野和奔放。而九九八十一曲的险途,又使她积蓄了浑厚、包容的底蕴,千雕万塑出百折不回、吞吐风云的独特秉性和气势。那情形,一如日出带给万物以热情、感召和欢欣。
⑩日出!人间最是黄河日出,一幕万古长新的奇景大观。
河天吞吐之处,帆样的白渐呈一扇宝石红艳。俄顷,随着扇面缓缓收拢,宝石红徐徐然浓烈、深重起来,红得像红灯笼映照的中国传统年夜,红得像我们胸中一团澎湃的激情与希望,直至红成一炉冲天的焰火。
焰火的曲线和纹络状然分明、呼呼摇荡。兀然,红炉底部明灿灿地划出一道金弧,这金弧拔节而长,一寸一寸地攀升,一弯一弯地丰圆。眨眼间,一炉焰火吸纳收回,灿然生成一轮壮美无比的鲜红,轰隆隆点燃沉睡的时间和空间。
黄河霎时跃动起来,巨大身躯灵性地摆动着,奔突着,欢腾着,翔舞着……以金波黄浪为鳞,以腾腾蒸气为须,一条神龙,巨龙,金龙,从天而降,泽被天下。
我们脚下这片黄色土地,黄土地上生长的金色麦穗和向日葵,我们特征鲜明的黄色皮肤,我们与生俱来的对金黄色彩的热爱,以及我们几千年来的饱经风吹雨打的痛苦和欢乐,都与黄河这条金色的龙河有着一种天然的花与根那样的血脉相连……
九曲黄河!黄河九曲!
无论怎样曲折与蜿蜒,黄河一泓蓝澈的初衷亘古未变。回首望一眼身后永远的黄河,脚步就迈得像黄河波涛澎湃雄健。远方,不再遥远!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
16.读完文章,小语、小文交流了阅读体会,请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语:读完文章,两幅画面在我眼前徐徐展开:(1)第一幅是 ;第二幅是 。
小文:我觉得可以用(2) 和 两个词语分别概括这两幅画面的特点。
17.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你挤我,我推你,你追我,我超你,满河床地碰撞着,交叠着,响亮着,其势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蔚为壮观。”这句话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冰块奔流的情状。
B.“冬小麦眨一眨惺忪的眼睛,白桦树舒展一下枝枝干干的筋骨,三叶草轻浅地唱起新绿的歌谣,深棕色的蚯蚓缓缓蠕动生命的复活。”这句话描写的有姿有声有色,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C.第 段长短句有机组合,长句气势磅礴、节奏紧促,似狂想曲;短句句式整齐、节奏舒缓,似小夜曲。节奏分明的句式组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D.“九曲黄河!黄河九曲!”前一句强调“黄河”,后一句强调“九曲”,这种复沓句式,看似是语意简单重复,实则情感步步升华,层层浓烈。
18.有同学认为第⑦段内容与黄河无关,可以删掉。你同意吗?说说理由。(3分)
19.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深远,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三、写作(5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请以“《藏在____的爱》”,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5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