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的进展,我国有望成为首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三号”即将探测的天体( )
A.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 B.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
C.不发光,沿近圆形轨道运动 D.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2.“天问三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火星轨道后( )
①脱离了地月系②脱离了太阳系③始终在银河系④进入了河外星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集中式光伏电站是集中建立的大型光伏电站,所获的电力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装机规模较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下表示意我国三省区光伏发电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装机总量(万千瓦时) 集中式(万千瓦时) 分布式(万千瓦时)
新疆 1295 1278 17
西藏 138 136 2
甘肃 1228 1143 85
3.新疆、甘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较高的主要优势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高度 D.地形地势
4.西藏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较弱 B.气温较低 C.人口较稀疏 D.日照时长短
读“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太平洋 B.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喜马拉雅山脉
6.下列矿产资源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寻找的是( )
A.铜矿 B.石油 C.煤矿 D.铁矿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太古宙
8.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 )
A.鱼类开始出现 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9.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
①蕨类植物繁盛 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③地壳运动剧烈 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某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剖面图”,①②③为该河流三个地点及其河道横截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右图中的地貌景观,最可能发育在左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都不可能
11.图示河流①~③三个河段的沉积物,其颗粒大小的变化状况是( )
A.由细到粗 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
永和的晋陕大峡谷,属于壮观的“嵌入式蛇曲”景观,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蛇曲”——一般的蛇曲都形成在平原上,“嵌入式蛇曲”则是嵌入到了地下的岩石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晋陕大峡谷“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
A.平原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B.地壳持续抬升—平原河流流水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地壳稳定—峡谷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垂直下切
D.峡谷地带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作用下泥沙堆积
13.图中河段( )
A.A处河岸比B处陡峭
B.A处河水流速快于B处
C.B处被侵蚀的泥沙从河床底部流向A处堆积
D.B处易形成水下堆积体
阿拉善苏宏图黑戈壁地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北缘,海拔为900~1200米,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区内多新月形沙丘、风蚀戈壁、灌丛沙丘等。下图示意区内某地灌丛沙丘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形成苏宏图黑戈壁地区新月形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
15.苏宏图黑戈壁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新月形沙丘形态最可能是( )
A. B. C. D.
16.若苏宏图黑戈壁地区的戈壁滩附近灌丛沙丘数量增多,则当地( )
A.气候趋于干旱 B.主导风向转为东南风
C.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D.土地退化状况可能改善
二、综合题
17.下面图1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1中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分别是 和 。
(2)下列关于图1中甲处化石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描述符合的是 (填序号双选)。
①可能是鱼类化石②被子植物繁盛③可能是鸟类化石④阿尔卑斯山脉形成⑤是重要的成煤期
(3)图1中①、②、③岩层中最年轻的是 岩层,最老的是 岩层(填数字)。
(4)指出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 和
(5)结合图2,指出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18.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 ,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 和 。
(2)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 岸,原因是 。
(3)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 。并简述布局的原因是 。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而断面最下面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上图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该地主要受 风(填风向)影响,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图中字母是:A ,B ,C 。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有可能曾是( )
A.荒漠 B.草原 C.森林 D.河流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 ,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
(5)黄土高原区域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人为原因有 :你认为治理黄土高原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A 6.B
7.C 8.D 9.B
10.A 11.B
12.A 13.C
14.C 15.B 16.D
17.(1) 古生代 中生代
(2)①⑤
(3) ③ ①
(4) 古生代末期 中生代末期
(5)全球平均降水不断增多,气候变得湿润;全球平均气温下降,气候变冷
18.(1) 乙 溯源侵蚀 下蚀
(2) 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表现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 C 地形平坦,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水资源丰富;水运条件优越。
19.(1) 西北 戈壁 沙漠 黄土
(2)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3)D
(4) 风力堆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5) 水土流失 土质疏松,降水多暴雨,缺乏植被保护 破坏森林、不合理开垦、开矿 植树造林 打坝淤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