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水资源及其利用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水资源及其利用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水资源及其利用 重点题型梳理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01 水资源现状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直接排放
C.活性炭净水主要是利用其吸附性 D.水沸腾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1-22025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1周年,该工程为河南多地提供用水保障。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 B.工业废水可直接用于灌溉农田
C.清澈透明的泉水一定是软水 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1-3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实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环境
C.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D.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蒸馏
0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滹河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以得到纯水
C.为了保护水资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2-22021世界水日的主题: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灌溉改为喷灌、滴灌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大河
C.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收集、开发利用雨水
2-3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B.天然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
C.公园绿植采用喷灌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D.海水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可得到淡水
03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3-12025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列做法符合该宣传主题的是
A.合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B.农业上提倡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D.工业上大量抽取地下水
3-22025年5月11日至17日,长沙市开展了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旨在动员广大市民共同关注水资源,营造全社会的节水氛围。以下认识或做法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A.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多,不需要珍惜水资源 B.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浸灌
C.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D.工厂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湘江
3-3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资源,共筑美妙将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04 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与过程
4-1某实验小组收集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得到蒸馏水。净水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B.经过操作①后得到的水依然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
C.物质C不可能是活性炭
D.操作③的名称为蒸馏
4-2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③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过滤 C.吸附杂质 D.蒸馏
4-3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I.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结合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为 (写一种)。
(2)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若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3)操作c为通氯气,氯气的作用是 ;该过程属于 (“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4)某地区对饮用的天然矿泉水进行测定,其测定结果如图,这里所标的“钙、镁、钾、钠”指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II.目前很多场所选择使用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机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5)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颗粒的 性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在此过程中水分子本身 (填“发生”或“没有发生”)改变。直饮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其与自来水管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微生物等)便能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05 过滤操作
5-1学习了水的净化后,某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自制了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硬水经过该净水器后可转化成纯净物
C.该净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
D.该净水器没有消毒杀菌的效果
5-2水的净化是生命健康的重要保证,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对河水进行了初步净化,其中的操作正确的是
A.河水未静置直接倒入 B.液面超过滤纸的边缘
C.滤纸紧贴漏斗的外壁 D.滤液浑浊应重新过滤
5-3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1)过滤这一步骤是用来除去 (填“可溶性”或“难溶性”)的固体杂质。
(2)写出图中序号①的仪器名称 。
(3)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倾倒液体时,烧杯口没有紧贴玻璃棒,可能导致的结果为 。
(4)在过滤操作过程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撵走滤纸与漏斗内壁间的气泡
B.将漏斗下端管口悬在烧杯中央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
D.将待过滤的液体先静置片刻后再进行过滤操作
06 硬水和软水及硬水软化
6-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D.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6-2水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C.某地所降雨水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有关
D.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可作为农业灌溉或景观用水
6-3如图为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模拟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延长导管可以增强水蒸气的冷凝效果
B.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天然水中,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D.A试管中有水垢是水中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加热后生成的沉淀
07 蒸馏操作
7-1下列单一操作净化水程度较高的方法是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7-2如图为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蒸馏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块的作用是冷凝
B.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C.该装置涉及到水的三种状态
D.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7-3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此装置获取淡水的原理是过滤
C.温度越高,获得淡水的速度越快
D.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不发生改变
08 水的净化综合考查
8-1水是生命之源,我县某校实践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水的净化及自制净水器”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了解水的净化
如图是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后,绘制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混凝剂,目的是 。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消毒,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活动二净水器净水
(3)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用品:饮料瓶、活性炭、棉花、纱布、细砂、小石子、烧杯、玻璃导管、铁架台 制作方法:为了净水效果更好,按从上层到下层的放置顺序,依次将 (①活性炭、②棉花、③细砂、④小石子,填序号),放入饮料瓶内,且每层用品之间用纱布隔开。 交流讨论:通过该净水器获得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活动三污水处理
(4)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是将生产生活等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水,生产再生水的主要流程如图:
①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后,还需向其中加入混凝剂,格栅的作用是 ;(填常用净水操作名称)
②二级处理时,需要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8-2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胜利举办得益于人工造雪技术的使用,这次冬奥会的造雪,水的利用不会对生态有影响,并且这些雪和水的转化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等冬奥会结束,冰雪消融,这些水将会回到事先准备的蓄水系统,被重新利用到其他领域,不断的循环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天然循环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 。
(2)水通过造雪机变成雪的过程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
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分子数目 D.分子大小
(3)冬奥会结束后雪变成水重新被利用,体现了节水意识,下列方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安装节水龙头 B.淘米水浇花 C.用洗衣水拖地 D.打井取用地下水
(4)造雪用的水多为硬水,若重新被利用到饮用水,生活中可通过 使其软化,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可加入 。
(5)等冬奥会结束雪融化得到的水被重新利用,需要经过一系列净水操作,下图为净水过程,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明矾的作用是 ;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该过程主要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过滤装置,他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 ,其作用是 ;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一处明显错误 。若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仍有浑油,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8-3暴雨过后的河水浑浊不堪,有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经过以下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一中,加入的A物质是絮凝剂,该物质的名称是 。
(2)图一中操作①②③对应图二中的装置分别是 (填序号),其中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所用试剂的名称为 ,该过程主要是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
(3)图二中的装置(Ⅰ)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化学变化
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水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水的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往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的作用是 。
(4)图二装置(Ⅲ)中注意:玻璃棒要紧靠3层滤纸,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经过装置(Ⅲ)操作后,检验所得液体是硬水,我们加入 来检验。生活中硬水转化软水的方法是 。
(5)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消毒 D.蒸馏 E.吸附
综合练
一、选择题
1.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
D.矿泉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
2.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资源,共筑美妙将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中加入沸石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暴沸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随意排入河流
4.自来水厂净水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明矾作为絮凝剂,加速杂质的沉降
B.利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过程中,“过滤”可以除尽水中的杂质
D.上述净水过程中,还应包含“消毒”
5.饮水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饮用水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某自来水厂净水的简易流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投药”其中一种“药”是液氯用于消毒杀菌
B.上述流程中能除去臭味和色素的装置为吸附池
C.加絮凝剂的作用是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D.最终获得纯净的水,可供人类直接饮用
6.学习了水的净化后,某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自制了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硬水经过该净水器后可转化成纯净物
C.该净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 D.该净水器没有消毒杀菌的效果
7.某同学利用身边常见材料自制如图1所示净水器,并利用图2常见市售水质检测仪检测净化后水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通过自制净水器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C.自制净水器中用到的小卵石和纱布起到过滤的作用
D.若检测仪所测数值为523,则水中可能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8.如图所示为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 B.过滤池可实现硬水软化
C.活性炭只能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投药消毒只发生物理变化
二、实验题
9.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过滤时,会导致滤液浑浊的一条原因是 。
(2)图2为净化天然水的蒸馏装置,蒸馏的原理是利用天然水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试管中得到的物质为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膜法也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利用膜法净化水的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3。膜法净水的原理与 (填“图1”或“图2”)类似,其原理是利用 不同。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三、填空与简答
10.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1)过滤这一步骤是用来除去 (填“可溶性”或“难溶性”)的固体杂质。
(2)写出图中序号①的仪器名称 。
(3)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倾倒液体时,烧杯口没有紧贴玻璃棒,可能导致的结果为 。
(4)在过滤操作过程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撵走滤纸与漏斗内壁间的气泡
B.将漏斗下端管口悬在烧杯中央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
D.将待过滤的液体先静置片刻后再进行过滤操作
11.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兴文县积极推进县内水环境整治。
(1)从物质分类看,古宋河河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天然水多为硬水,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兴趣小组同学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古宋河水进行净化,流程如下。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操作Ⅱ可加入 除掉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我县水环境整治和水资源保护的有__________。
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古宋河 B.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
C.农药、化肥过度施用 D.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
12.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 (填“元素”或“单质”)。
(2)从变化的角度,其中灭菌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
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钙、钾离子
C.可溶性大分子化合物
13.“生命吸管”是军事上的重要发明,它可以解决士兵在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主要原理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双层纺织网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颗粒较大的 (选填“难溶性”或“可溶性”)杂质;
(2)活性炭层所起到的作用是 作用;
(3)将硬水通过图乙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则一个可以交换出 个;
(4)通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
01 水资源现状
1-1 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丰富,但淡水资源相对匮乏,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有限,该选项错误;
B、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未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该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所以活性炭净水主要是利用其吸附性,该选项正确;
D、水沸腾冲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水的体积膨胀,而不是分子本身变大,该选项错误。
故选C。
1-2 A、自然界中大部分水是海水(约97.5%),淡水仅占约2.5%,且多为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可直接利用的淡水极少,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直接用于灌溉农田,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C、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清除透明的泉水不一定是软水,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故选D。
1-3 A. 水资源是有限的,在自然界中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此选项错误;
B. 实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环境,此选项正确;
C.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会污染环境,此选项错误;
D.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不包括蒸馏,此选项错误。
故选B。
0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1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短缺,并非取之不尽,A 错误;
B、滹河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B 错误;
C、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C 正确;
D、过滤不能除去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加热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D 错误。
故选C。
2-2 A、农业灌溉改为喷灌、滴灌,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喷灌和滴灌能够更精准地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大大减少了水的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符合该主题,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大河,会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态平衡,同时也会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不符合该主题,符合题意;
C、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该主题,不符合题意;
D、通过收集雨水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储存,可以将其用于灌溉、冲厕、洗车等非饮用水用途,从而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该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 A、工业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C、公园绿植采用喷灌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海水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淡水,符合题意。
故选D。
03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3-1 A、合理开发海水资源(如海水淡化)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符合“水利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水安全”的要求。结论:符合主题。
B、大水漫灌是一种粗放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并可能引起土壤盐碱化,降低水资源利用效率,违背了高效节水的原则,不符合主题。结论:不符合主题。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破坏水质,危害水环境安全,与“保障水安全”直接冲突,因为水安全要求水质清洁、无污染。结论:不符合主题。
D、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造成水资源枯竭,是不可持续的行为,违背了“水利高质量发展”中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理念。结论:不符合主题。
故选A。
3-2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且分布不均。淡水资源稀缺,必须珍惜。错误。
B、大水浸灌效率低,易导致水蒸发、流失或深层渗漏,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节水灌溉应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错误。
C、节水器具(如节水洗衣机)通过优化设计减少用水量,直接提高用水效率,支持家庭节水。正确。
D、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污染物,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破坏水质,减少可用水资源,并危害环境。废水应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以实现资源节约。错误。
故选C。
3-3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其中海水占97%以上,含盐量高(平均约3.5%),而淡水仅占约2.5%。正确。
B、淡水资源有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约2.5%,且大部分为冰川、深层地下水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形式,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湖泊)更少。加上人口增长、污染和气候变化,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错误。
C、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排入水体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气,使水质恶化,称为“富营养化”。正确。
D、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而喷灌、滴灌能精准控制水量,减少蒸发和流失,提高用水效率。正确。
故选B。
04 自来水厂的净水方法与过程
4-1 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说法正确;
B、操作①是分离固液的过滤操作,若经过滤后得到的水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说法正确;
C、操作②中利用物质C的吸附性去除异味和一些可溶性杂质,则C可能是活性炭,说法错误;
D、液体D变蒸馏水,则操作③的名称为蒸馏,说法正确。
故选C。
4-2 步骤③是用紫外灯管照射,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杀菌消毒,则步骤③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故选:A。
4-3 (1)明矾可以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加水沉降,便于后续的过滤。故填明矾;
(2)a为将固液分离的操作,故为过滤;
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部分浑浊液沿滤纸与漏斗的缝隙流入到烧杯内,也可能是承接液体的烧杯不干净,污染了滤液;
(3)通氯气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杀菌,杀死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该过程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所标的“钙、镁、钾、钠”指的是元素。
故选C;
(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化水,故填吸附;
在此过程中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故填没有发生;
直饮水中除水外,还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05 过滤操作
5-1 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蓬松棉可以滤去活性炭,纱布的作用是支撑、将各部分隔离开,则硬水经过该净水器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该净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蓬松棉可以滤去活性炭,纱布的作用是支撑、将各部分隔离开,故该净水器没有消毒杀菌的效果,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 A、通常应先将河水静置,使较大颗粒沉淀后再取上层清液进行过滤,这样可以加快过滤速率,不符合题意;
B、液面超过滤纸的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滤纸应紧贴漏斗的内壁,不是外壁,不符合题意;
D、过滤后滤液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需进行重新过滤,符合题意。
故选D。
5-3 (1)过滤是把难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故填:难溶性;
(2)由图可知,仪器①为漏斗;
(3)过滤时,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液体溅出;
若倾倒液体时,烧杯口没有紧贴玻璃棒,会使部分液体直接冲击滤纸或漏斗边缘,导致液体溅出烧杯外部;
(4)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撵走滤纸与漏斗内壁间的气泡,可以加快过滤速率,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不能将漏斗下端管口悬在烧杯中央,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防止液体溅出,错误;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错误;
D、可将待过滤的液体先静置片刻再进行过滤操作,提高过滤速率,正确。
故选AD。
06 硬水和软水及硬水软化
6-1 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如碳酸氢钙、硫酸镁)的水,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矿物质溶解。正确。
B、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通常包括沉淀(去除大颗粒杂质)、过滤(去除小颗粒)、吸附(如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和消毒(如加氯杀灭细菌)。蒸馏是一种通过加热蒸发和冷凝来净化水的方法,但成本高、耗能大,自来水厂一般不采用。错误。
C、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因为许多物质(如盐、糖)都能溶解在水中。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正确。
D、纯水导电性差,因为水分子不易电离出离子。加入氢氧化钠(NaOH)后,它会溶解并电离出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 ),增加水中离子浓度,从而增强导电性。正确。
故选B。
6-2 A、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在锅炉中加热时,这些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等反应,生成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水垢会降低热传导效率,导致锅炉局部过热,可能引发爆炸,说法正确;
B、蒸馏水是通过蒸馏除去几乎所有杂质,包括矿物质的纯水,人体需要从水中获取少量矿物质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长期饮用蒸馏水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不利于健康,说法错误;
C、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主要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如硫酸、硝酸)所致,说法正确;
D、污水处理通常包括物理方法(如沉淀、过滤)、化学方法(如加氯消毒)和生物方法(如微生物分解),分级处理后,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如去除有害物质),可用于农业灌溉或景观用水,说法正确。
故选B。
6-3 A、延长导管,能使水蒸气在导管中停留时间更长,与外界环境热交换更充分,热量散失更多,从而增强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该选项说法正确;
B、煮沸水时,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会转化为沉淀(水垢)析出,减少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从而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和软水都含有多种物质,均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错误;
D、天然水中含有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加热时这些化合物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附着在 A 试管内壁形成水垢,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07 蒸馏操作
7-1 A、沉降可以去除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固体杂质,但无法去除溶解的物质或细小颗粒,A不符合题意;
B、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但无法去除溶解的物质或微生物,B不符合题意;
C、吸附可以去除水中的部分溶解性杂质,但无法去除所有溶解的无机物或微生物,C不符合题意;
D、蒸馏能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类型的杂质,包括溶解物和悬浮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D符合题意。
故选D。
7-2 A、冰块的作用是冷凝,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冰块是固态水,水是液态水,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水,故该装置涉及到水的三种状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馏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3 A、该装置中,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滴到水杯中,得到淡水,故水杯中的水是淡水,不符合题意;
B、该过程中,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得到淡水,是利用蒸馏的方法,不是过滤,符合题意;
C、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获得淡水的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
D、该过程中,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
08 水的净化综合考查
8-1 (1)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混凝剂,其目的是使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该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3)为了净水效果更好,按从下层到上层的放置顺序,依次将④小石子、③细砂、①活性炭②棉花,放入饮料瓶内,且每层用品之间用纱布隔开,所以答案为④③①②;通过该净水器获得的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属于混合物;
(4)①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后,格栅的作用是过滤,除去大颗粒不溶性固体,然后再加入混凝剂;
②二级处理时,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8-2 (1)水的天然循环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2)水通过造雪机变成雪,是水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数目、大小都没有改变。故选B。
(3)A、安装节水龙头,属于节约用水;B、淘米水浇花,属于节约用水;C、用洗衣水拖地,属于节约用水;D、打井取用地下水,不属于节约用水;故选D。
(4)加热煮沸可使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沬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故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5)①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该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过滤中要用玻璃棒引流,图2中没有玻璃棒,故还应补充的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由过滤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图示可知,该图存在的明显错误是: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都可能使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 从而使滤液浑浊;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能使滤液浑浊;故选ac。
8-3 (1)图一中,加入的A物质是絮凝剂,该物质的名称是明矾,作用是使水中悬浮物沉降。故答案为:明矾;使水中悬浮物沉降。
(2)图一中操作①②③对应图二中的装置分别是(Ⅲ)、(Ⅱ)、 (Ⅰ),其中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所用试剂的名称为活性炭,该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 (Ⅲ)、(Ⅱ)、 (Ⅰ);活性炭;物理。
(3)A.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正确;
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该选项正确;
C.水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该选项正确;
D.水的状态发生改变,该选项不正确。
往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故答案为: BC;防止暴沸。
(4)图二装置(II) 中注意:玻璃棒要紧靠3层滤纸,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过滤时,玻璃棒将滤纸捅破;区分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搅拌,泡沫少的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经过装置(I)操作后,检验所得液体是硬水,加肥皂水检验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浮渣;生活中转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故答案为:防止过滤时,玻璃棒将滤纸捅破;肥皂水;煮沸。
(5)生产自来水使用的方法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蒸馏,通过蒸馏可以直接转化成纯净水。故答案为: D。
综合练
1.B
【详解】A、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很少,不是取之不尽的,应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中缺乏矿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健康不利,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破坏环境,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中除含有水分子,还含有矿物质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其中海水占97%以上,含盐量高(平均约3.5%),而淡水仅占约2.5%。正确。
B、淡水资源有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约2.5%,且大部分为冰川、深层地下水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形式,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湖泊)更少。加上人口增长、污染和气候变化,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错误。
C、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排入水体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气,使水质恶化,称为“富营养化”。正确。
D、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而喷灌、滴灌能精准控制水量,减少蒸发和流失,提高用水效率。正确。
故选B。
3.A
【详解】A、在蒸馏实验中,沸石(或碎瓷片)能使液体平稳沸腾,避免液体过热后突然剧烈沸腾(即暴沸),导致液体喷溅,造成危险。选项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和色素,所以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如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离子等,此选项错误;
C、地球上的水资源中,淡水仅占约2.5%,且大部分是冰川或深层地下水,难以直接利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其分布不均衡,需要节约用水,此选项错误;
D、废水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否则会造成水污染,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沉降,所以可利用明矾作为絮凝剂,加速杂质的沉降,故A正确;
B.活性炭内部疏松多孔的结构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C错误;
D.自来水厂净水还应包含“消毒”,加入氯气、漂白粉等杀灭水中的微生物,故D正确。
故选:C。
5.D
【详解】A、“投药”其中一种“药”是液氯,可用于消毒杀菌,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上述流程中能除去臭味和色素的装置为活性炭吸附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絮凝剂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最终获得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B
【详解】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蓬松棉可以滤去活性炭,纱布的作用是支撑、将各部分隔离开,则硬水经过该净水器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该净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蓬松棉可以滤去活性炭,纱布的作用是支撑、将各部分隔离开,故该净水器没有消毒杀菌的效果,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
B、自制净水器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净化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说法错误;
C、小卵石、纱布可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起到过滤作用,说法正确;
D、检测仪数值523在300-600区间,对应会结水垢,说明水中可能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说法正确。
故选B。
8.A
【详解】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所以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正确;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过滤池不能实现硬水的软化,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起到过滤作用,错误;
D、水的投药消毒时利用了药品的氧化性等性质使得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细菌、病毒等,其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A。
9.(1) 玻璃棒 滤纸破损等(合理即可)
(2)纯净物
(3) 图1 颗粒大小 混合物
【详解】(1)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还缺少玻璃棒;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可能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部分混合液未经过滤流下,或漏斗、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含有杂质,滤液又被污染。
(2)蒸馏的原理是利用天然水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试管中得到的物质为蒸馏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3)膜法净水的过程能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细菌、大分子、蛋白质等,与图1过滤类似,是将大小不同的颗粒分开;
由图示可知,经过膜法净化的水,含有其他的可溶物的离子,属于混合物。
10.(1)难溶性
(2)漏斗
(3) 引流 造成液体溅出
(4)AD
【详解】(1)过滤是把难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故填:难溶性;
(2)由图可知,仪器①为漏斗;
(3)过滤时,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液体溅出;
若倾倒液体时,烧杯口没有紧贴玻璃棒,会使部分液体直接冲击滤纸或漏斗边缘,导致液体溅出烧杯外部;
(4)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撵走滤纸与漏斗内壁间的气泡,可以加快过滤速率,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不能将漏斗下端管口悬在烧杯中央,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防止液体溅出,错误;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错误;
D、可将待过滤的液体先静置片刻再进行过滤操作,提高过滤速率,正确。
故选AD。
11.(1)混合物
(2)煮沸
(3) 过滤 引流 活性炭
(4)BD
【详解】(1)古宋河河水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之外,还含有其他可溶性的物质,所以古宋河河水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硬水是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放出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3)从该工艺流程图可知,操作Ⅰ可以将加入A物质的河水分离成固体沉淀物和液体B,说明该操作是分离固液不相容的操作方法,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所以操作Ⅱ可加入活性炭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填:活性炭;
(4)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会污染水资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企业排放的废水会污染水资源,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能保护水资源,而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污染水资源,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能节约水资源,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择BD。
12.(1)元素
(2)化学变化
(3)C
【详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元素。
(2)臭氧灭菌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A、水中难溶性大颗粒通过石英砂过滤器就可以除去,此选项错误;
B、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所以可溶性钙、钾离子可以通过薄膜,此选项错误;
C、可溶性大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薄膜,从而被除去,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3.(1)难溶性
(2)吸附
(3)2
(4)混合物
【详解】(1)图中双层纺织网的主要作用是过滤,除去颗粒较大的难溶性物质;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由于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而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则一个Ca2+可以交换出2个Na+;
(4)通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只是除去了其中难溶性杂质,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