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水的组成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水的组成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 水的组成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小
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点燃后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很纯
2.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气验纯 B.溶解固体
C.添加酒精 D.处理废弃药品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实验证明了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两管产生的气体
C.经检验a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D.往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5.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量子点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常见的量子点材料ZnS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6.实验室可以用来制氧气的反应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体积比是2:1
8.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9.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铜、冰水混合物 B.混合物:洁净的海水、干净的空气
C.化合物:氯酸钾、甲烷 D.氧化物:四氧化三铁、过氧化氢
10.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干冰 B.煤、酒精
C.稀盐酸、矿泉水 D.石灰水、氧化铝
二、填空与简答
11.现有下列物质:①、新鲜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液氧⑤、五氧化二磷。请将上述物质的类别填在下列横线上(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
(3)属于单质的是 。
(4)属于氧化物的是 。
12.电解水实验

(1)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2)现象: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3)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名称是: ;
(4)实验中所电解的并不是纯水,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作用是: 。
(5)该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
(6)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水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两者从微观上的区别是 。
1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电解水时,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图①中甲连接电源 极,产生气体对图②中 气体(选填“A”或“B”)。
(3)已知相同条件下试管乙中气体密度是试管甲气体的16倍,即ρ甲:ρ乙=1:16。试推算甲乙两试管中气体质量比 ?(要有推算过程)
14.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 。
(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4)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则在实验中试管a、b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 2: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C C B A A D
1.D
【详解】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正确;
B、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
C、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产物无污染,正确;
D、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错误;
故选:D。
2.A
【详解】A、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手堵住试管口,移到酒精灯火焰上点燃,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不纯,若听到很小的声音,说明很纯,该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B、量筒的作用是测量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溶解固体或作反应容器,该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该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D、废弃药品不能直接倒入水池,应倒入废液缸,处理后排放,该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A、该实验中,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不用来描述微观粒子构成,错误;
B、b管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a管内气体是氢气能燃烧,用燃着的小木条点燃,错误;
C、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a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错误;
D、水的导电性较弱,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正确;
故选D 。
5.C
【详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ZnS由锌、硫两种元素组成,不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ZnS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是至少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ZnS是由锌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D、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而ZnS只是一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6.C
【详解】A、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不正确;
B、KClO3是由氧元素、氯元素和钾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不正确;
C、H2O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CuSO4是由氧元素、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由图示可知每个水分子都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由两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则其体积比为2:1,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个数比等于其体积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
D、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9.A
【详解】A、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不正确;
B、洁净的海水中含有水和多种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干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氯酸钾和甲烷均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
D、四氧化三铁和过氧化氢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A。
10.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酒精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是由氯化氢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矿泉水是由水和多种矿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氧化铝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1)①
(2)②③⑤
(3)④
(4)②⑤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①、新鲜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
②、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
③、高锰酸钾由钾、锰、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④、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⑤、五氧化二磷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
【详解】(1)综上分析,属于混合物的是①;
(2)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③⑤;
(3)属于单质的是④;
(4)属于氧化物的是②⑤。
12.(1) H2OH2+ O2 分解
(2)1:2
(3)氧气
(4)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5)氢元素和氧元素
(6)前者水分子没变,后者水分子变了,(回答问题的角度必须是微观)
【详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H2+ O2;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所以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2)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氢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
(3)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所以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名称是氧气。
(4)实验中所电解的并不是纯水,因为纯净的水几乎不导电,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5)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6)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水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前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后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两者从微观上的区别是前者水分子没变,后者水分子变了。
13.(1)增强导电性
(2) 负 A
(3)==×=×=
【详解】(1)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水时,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故填:增强导电性。
(2)图①中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为氢气,甲连接电源负极;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氢气对图②中A。故填:负;A。
(3)见答案。
14.(1)水氢气+氧气
(2)将带火星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3)D
(4)大于
【详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
(2)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试管b收集到的是氧气。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故填将带火星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3)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改变,生成了新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不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D。
(4)因为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即溶于水的氧气多于溶于水的氢气,则在实验中试管a、b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应该略大于2:1。故填大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