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5年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文字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5年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文字素材)

资源简介

2025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第12章 微生物与人的生活
1、在生物圈中,一般把 个体微小 、 结构简单 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细菌全部是 单细胞 生物,细菌的细胞由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质 等部分构成,但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内。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 极快 ,主要进行 分裂 生殖。
真菌包括单细胞的 酵母菌 、多细胞的 霉菌 和大型多细胞的真菌(如 蘑菇 ),它们的细胞内都有真正的 细胞核 ,所以称为真菌。绝大多数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孢子生殖 。
4、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酵母菌能以 出芽 方式迅速增殖。缺氧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而产生 酒精 和少量 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称为酒精发酵。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为水和大量 二氧化碳 ,可利用此过程蒸馒头、烤面包。
5、病毒没有 细胞 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病毒都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 蛋白质 组成的外壳,包含 遗传物质 的内核。
6、依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
7、酸奶、四川泡菜主要是利用 乳酸菌 ,在温度适宜、 无氧 的条件下发酵制作的。
8、制醋主要是利用了 醋酸菌 把粮食发酵而成
9、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地位、作用、举例:
营养方式 地位 作用 例子
自养 生产者 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 无机物 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 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
异养 腐生 分解者 (最多) 将复杂的 有机物 分解成简单的 无机物 ,供绿色植物再利用,从而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主要作用) ①细菌:枯草杆菌、乳酸菌 ②真菌:霉菌、蘑菇
寄生 消费者 生活在其他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上获得必须的 物质和能量 ,这种营养方式叫寄生 ①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 ②真菌:引起脚癣、 灰指甲的真菌 ③所有病毒
第13章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3、传染病的3个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经某种传播方式进入健康人体内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传染病缺乏免疫能力而容易患病的自然人群。
4、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治疗、深埋或烧毁得病的动物;
②切断传播途径:如消毒处理、食物、空气水、饭前洗手、戴口罩等;
③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锻炼等。
5、常见传染病:
消化道疾病:蛔虫病(由蛔虫引起)、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呼吸道疾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非典型肺炎。
6、人体免疫
①类型: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
类型 概念 特点 例子
非特异性免疫 针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的免疫 无特异性,生来就有、能遗传 皮肤保护、唾液中溶菌酶杀菌和 白细胞吞噬病菌
特异性免疫 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抗原)起作用的免疫 具特异性,后天形成、不能遗传 移植器官、计划免疫(疫苗)
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②区分:抗体和抗原
抗原:病毒(疫苗是无毒性的抗原)。
抗体:抗原入侵后,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存在于血清中。
免疫功能: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治疾病的发生;清除死亡、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艾滋病传播途经:性接触、血源传播、母婴传播。
第14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
1、健康的含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道德修养、生殖质量)。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拒绝吸烟、酗酒及吸毒。
睡眠是所有休息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青少年每天8—9小时睡眠。处方药:Rx;非处方药:OTC。慎用抗生素。扑尔敏——抗过敏。
当今社会三大公害:吸烟、酗酒、吸毒。
吸烟的烟雾有害成分: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毒品:鸦片、大麻、可卡因。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还会降低免疫功能。
3、创建健康的环境:良好的居室环境、良好的水环境。不用含磷的洗涤用品。
第15章 生物的生殖发育
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睾丸 ,其功能是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卵巢 ,其功能是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
卵细胞呈球形,细胞质里含丰富的 卵黄 ,是胚胎发育 初期 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后期,胎儿与母体之间通过 胎盘 和 脐带 获得养料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
人类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输卵管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子宫 。
青春期的特点:身高和体重 突增、 脑和内脏 的功能趋于完善 、 性发育和性成熟 (最显著) 。
第一性征是指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 。进入青春期,男女出现的除生殖器官外的其他性别差异,
叫做 第二性征 。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女性第二性
征主要表现为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 。
女孩每月一次的 子宫 出血现象,叫做 月经 。男孩有时在睡梦中会出现 精液 排出的现象,叫做 遗精 。
不完全 变态发育经过 受精卵 、 若虫 、 成虫 三个时期。如 蝗虫 、蟋蟀 、 蜻蜓 等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8、 完全 变态发育经过 卵 、 幼虫 、 蛹 、 成虫 四个发育时期。如 家蚕 、 蜜蜂 、 蝴蝶 、 蚊 、 蝇 、 金龟子 等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
9、青蛙的生殖方式是 卵生 ,受精方式是 体外(水中)受精 ,发育方式是 变态发育 。
10、 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可孵化成雏鸟的部分是 胚盘 ,为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卵黄 和 卵白 。
11、鸟类的受精方式是 体内受精 。雌鸟或人工孵化箱提供给受精卵继续发育的条件是 温度 。
12、有性生殖是指由亲体产生的 两性生殖细胞 结合成 受精卵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大多数植物和动物都能进行有性生殖, 如植物通过 种子 繁殖就属于有性生殖。
13、无性生殖指不经过 两性生殖细胞 的结合,由母体 直接产生 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特点是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 遗传性状 ,但无性生殖后代的 生活力 有下降的趋势。
14、细菌的 分裂 生殖、酵母菌的 出芽 生殖和霉菌的 孢子 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
15、营养生殖指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 营养器官 繁殖新个体的方式。营养生殖的优点是有利于 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 加快繁殖速度 。人工营养生殖的常用方法有: 扦插、 嫁接 、压条 。
16、植物的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体的每一个 活细胞 ,在适当的 离体 条件下,都具有 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 的潜在能力。
第16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性状是指人体的 形态特征 和 生理特性 。如眼睑、耳垂等。
相对性状是指 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遗传是指 性状 从 亲代 传递给 子代 的现象。
变异是指 亲子 之间以及 子代个体 之间的 性状表现 存在 差异 的现象。
在细胞核中存在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 染色体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 蛋白质 ,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 DNA 分子。
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 一 个DNA分子。一 个DNA分子上包含 多个 基因。
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 基本遗传单位 ,是DNA分子上 有遗传效应 的片段。
一种生物的 全部不同基因 所组成的 一套基因 ,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 成对 存在,有 23 对 ;在成对的染色体中,一条来自 父亲 ,一条来自母亲 。体细胞中的基因也是 成对 存在的, 成对的基因 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只有23条,生殖细胞中的基因也是 成单 存在的。
10、基因的功能是指导 蛋白质的合成 来表达 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从而控制生物个体 的 性状表现 。
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叫 等位基因 ,如A和a。A称为 显性基因 ,它控制的 性状称为 显性性状 ;a称为 隐性基因 ,它控制的性状称为 隐性性状 。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 基因组成 ,如AA、Aa和aa等,叫做这个个体的 基因型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 性状表现 ,如有耳垂、无耳垂等,叫做这个个体的 表现型 。
13、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 配子(生殖细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 遗传物质 的 唯一媒介,基因可以随 配子 代代相传。
14.人体的染色体有两种,其中前面22对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叫 常染色体 ,有一对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 性染色体 ,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XY ,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XX 。因为男性会产生两种精子,分别是 X精子 和 Y精子 ,而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 X卵细胞 ,所以,生男生女取决于 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 。
16、表现型是 基因型 和 环境条件 共同作用的结果。
17、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 可遗传的变异,它是由于 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产生的。仅仅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所引起的变异叫做 不遗传的变异 ,它只是 表现型 发生改变,而 遗传物质 没有发生改变。
18、遗传病是由 遗传物质 改变而引起的,致病基因可通过 配子 在家族中传递,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例。其严重危害 人类健康 和 降低人口素质 。
19、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血亲近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 相同致病基因 的可能性大,可能 同时 传递给子女,增加了患 遗传病 的风险。
20、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措施: 遗传咨询 与有效的 产前诊断 、 选择性流产 相配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