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达标检测二(第十四章全等三角形)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ABC≌△CDA,其中A与C是对应点,B与D是对应顶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弥(A)∠B=∠D(BAB=CD(C)AB=BC(D)AD∥BC2.下列条件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三边(B)已知两角及其夹边(第1题)(C)已知两边及其夹角(D)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3.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AAB-DE(B)AC-DF橙(C)∠A=∠D(D)BF=EC1封(第3题)(第4题)拟4.如图,已知AE=AD,AB=AC,EC=DB,有下列结论:①∠C=∠B;②∠D=∠E;③∠EAD=∠BAC;④∠B=∠E.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AE⊥BC,CF⊥AD,E,F为垂足,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1(A)2对:(B)3对(C)4对(D)1对(第5题)线6.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且面积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在天津考生获取答案其中,能得到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一005一7.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角平分线,DE⊥AB于点E,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D+DE-BC(B)DE平分∠ADB(CyDA平分∠EDC(D)DE+AC>ADD(第7题)(第8题)8.如图,已知在△PAB中,∠A=∠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2°,则∠P的度数为().(A)44°(B)66(C)96°(D)92°9.如图,点A在DE上,AB交CD于点F,且AC=CE,∠1=∠2=∠3,则DE的长等于().(A)AC(B)BC(C)AB++AC(D)AB(第9题)(第10题)10.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在△ABC中,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至点E,使DE=AD,连接BE.请根据小明的方法进行思考,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A)6(B)6≤AD≤8(C)1(D)1≤AD≤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作“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晓明同学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BD≌△CBD;②AO=CO=2AC,③ACL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个(第11题)(第12题)12.如图,已知△ABC≌△ADE,∠B=63°,∠C=27°,则∠DAE的大小为一00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