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玉林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玉林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B.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C.高效光解水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由C(s,石墨)=C(s,金刚石)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2.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NaCl CaCO3 Cu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BaSO4 H3PO4 Al(OH)3
非电解质 蔗糖 NH3 酒精 H2O
A.A B.B C.C D.D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几滴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C.常温,pH=11的溶液中:、、、
D.含有的溶液:、、、
4.在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与过量充分反应可生成数目为2
B.常温下,1L 0.1的溶液中数目小于0.1
C.0.1 HClO溶液含有的数目为小于0.1
D.1mol 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总数目为3
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2B(g) 2C(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I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B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之后处于不平衡状态
C.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D.图Ⅳ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p17.对可逆反应,有关反应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C.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8.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酸性: B.测定氢气的生成速率(mL/s)
C.制备并收集NO气体 D.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A.A B.B C.C D.D
9.25℃时,pH=3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I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
B.a点溶液的导电性比b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b点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a点溶液
D.将a、b两点所示溶液加热至30℃,的值变小
10.对于反应 ,在温度为、时,平衡体系中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 B.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B D.反应速率:A>C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的水解:
B.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
C.过氧化钠溶于水:
D.明矾可作为净水剂:(胶体)
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适当过量的氧气,以提高的转化率
B.打开可乐瓶盖,有大量气泡产生
C.热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
D.加入可以加快的分解速率
1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ΔH>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增大,pH减小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增大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钠,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D.向水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降低
14.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
B.溶液:
C.pH=5的溶液:
D.溶液:
二、解答题
15.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
(1)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向氨水中加入固体时,平衡向 移动(填“左”或“右”或“不”,下同),的浓度(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 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是 。
Ⅱ.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HClO HCN
电离平衡常数() ;
(2)、、HClO、HCN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3)相同浓度的、、、、中,结合能力最强的是 。
(4)将少量的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体积相同、pH相同的①;②HCl;③三种酸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填序号)。
(6)相同浓度的①;②;③NaCN;④NaClO,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写序号) 。
16.Ⅰ.实验题:50mL 0.50盐酸与50mL 0.55 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实验中改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Ⅱ.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酸碱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用0.1000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溶液,,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3)该滴定实验应选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
(4)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 。
(5)甲同学在滴定开始和结束时,观察到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本次滴定所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 。
(6)乙学生按照滴定步骤进行了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0.1000 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依据上表数据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4位有效数字)。
(7)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没有气泡
B.振荡时锥形瓶有部分液体溅出
C.滴定前盛放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D.读取标准液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17.近年来,碳中和、碳达峰成为热点。以、为原料生产甲醇是一种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途径。
途径一:涉及的反应有
Ⅰ.
Ⅱ.
Ⅲ.
(1)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根据反应Ⅰ-Ⅲ,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关于反应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恒容下达平衡状态时,再充入少量氦气,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B.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C.当反应达平衡状态时,
D.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发生反应,NO和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保持温度为T/℃
时间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NO物质的量/mol 2.0 1.4 1.0 0.70 0.50 0.40 0.40
物质的量/mol 0 0.3 0.50 0.65 0.75 0.80 0.80
①0~5min内,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 ,最终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a= ,该温度T℃下的平衡常数K= 。
②保持温度T℃不变,向该2L密闭容器中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2mol,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
(4)已知 ,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下能自发进行。
18.富硼渣中含有镁硼酸盐()、镁硅酸盐()及少量、FeO等杂质。由富硼渣湿法制备硫酸镁晶体和硼酸()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
开始沉淀时 1.9 3.4 7.0 9.1
完全沉淀时 3.2 4.7 9.0 11.1
(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
(2)酸浸时发生反应:,。
①酸浸时,富硼渣中所含和FeO也同时溶解,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②已知硼酸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为:。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硼酸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b.硼酸是一元弱酸
c.向固体中滴加饱和硼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3)检验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取少量浸出液,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含有。
(4)除去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用MgO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为 ,使杂质离子转化为 (填化学式)沉淀,过滤。
(5)获取晶体。ⅰ.浓缩滤液,使和接近饱和;ⅱ.控制温度使两种晶体分别从溶液中结晶。结合图溶解度曲线,简述ⅱ的方法:将浓缩液加入到高压釜(高压环境可保证在高温条件下水为液态)中, (将方法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B
6.D
7.C
8.A
9.B
10.A
11.C
12.D
13.C
14.A
15.(1) 右 减小 左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HClO>HCN
(3)
(4)CO2+ClO-+H2O=HClO+
(5)①>②=③
(6)②>③>④>①
16.(1)环形玻璃搅拌器
(2)偏小
(3)酸
(4) 否 滴入最后半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26.10mL
(6)0.2610
(7)BD
17.(1)CO2(g)+3H2(g)= CH3OH (g)+ H2O (g) ΔH=(ΔH 1+2ΔH 2—ΔH3)
(2)AB
(3) 0.03 mol/(L·min) 80% 4 >
(4)低温
18.(1)研磨、加热
(2) Al2O3+6H+=2Al3++3H2O FeO+2H+=Fe2++H2O ab
(3)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4) 略大于4.7 Al(OH)3、Fe(OH)3
(5)先升温结晶,得到硫酸镁晶体,分离后,再将母液降温结晶,分离得到硼酸晶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