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宇宙演化 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宇宙演化 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1.能说出 “宇宙大爆炸” 学说的核心观点,能列举宇宙膨
胀、微波背景辐射等物理证据,认识科学理论的实证性.
2.用 “引力作用”“核聚变” 等物理概念描述宇宙从
基本粒子到星系的演化过程,理解能量与相互作用在物
质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3.能画出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的层级关系图,
建立宏观空间尺度概念.
1.宇宙大爆炸学说
(1)核心观点
20世纪中叶,物理学家提出 “宇宙大爆炸” 学说,认为宇
宙诞生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剧烈爆炸.爆炸瞬间,宇宙处
于高温、高密度状态,随后不断膨胀降温,逐渐演化出
恒星、行星等天体,形成如今的宇宙.
(2)关键证据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空间中均匀分布着微弱电磁辐
射,与大爆炸的“余辉”相吻合;欧洲航天局根据“普朗克”
太空探测器传回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与大爆
炸学说理论预测结果高度吻合.
.宇宙膨胀
天文学家观测发现星系间距离不断增大,
.轻元素丰度
宇宙大爆炸学说中,大爆炸刚发生后的高温高压条件能
够使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氢、氦等轻元素,而宇宙中氢、
氦等轻元素的丰度,与大爆炸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就像吹气球时气球上的点彼此远离,证明宇宙在持续扩
张,为宇宙大爆炸学说提供了直观证据.
特别提醒
宇宙大爆炸不是 “炸弹在空间中爆炸”,而是空间本身从
高温高密度状态开始膨胀,空间和时间随爆炸同时诞生.
2.其他宇宙诞生的假设和理论
科学界仍存在不同理论,如宇宙恒稳态理论认为宇宙始
终稳定、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循环宇宙理论提出
宇宙经历“膨胀—收缩”的周期性演化.这些理论体现了科
学探索的开放性.
典例1 科学家用接收通信卫星信号的天线接收到了来自
宇宙的微波段电磁辐射.这一辐射相当于热力学温度 的
热辐射,微波背景辐射为____________理论提供了有力
的证据.
宇宙大爆炸
1.极早期阶段
大爆炸后极短时间内,温度高达万亿摄氏度,宇宙由夸
克、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它们在高温下高速运动、碰
撞,这是物质演化的起点.
2.温度下降与元素形成
随着宇宙急速膨胀,温度快速下降:
(1)约3分钟内,温度降至十亿摄氏度,夸克结合成质
子和中子,进而形成氢元素(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2)引力使物质逐渐聚集,形成不均匀的星云,星云在
引力坍缩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恒星.
3.恒星演化
恒星的“一生”漫长而精彩,以大质量恒星为例:
(1)主序星阶段:核心通过氢核聚变释放能量,维持稳
定发光,现在的太阳就处于主序星阶段.
(2)红巨星阶段:氢燃料耗尽后恒星会利用氦燃料进行
核聚变,炽热的核心会使恒星大幅膨胀,达到其在主序
星阶段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大小,亮度增加.
(3)超新星爆发:某些恒星演化过程接近末期时会核心
坍缩引发剧烈爆炸,释放巨大能量,亮度可超过整个星
系,并持续几周至几个月.
(4)残骸阶段:超新星爆发后可能形成中子星或黑洞.
典例2 恒星演化中,产生重元素的主要阶段是( )
C
A.主序星阶段 B.红巨星阶段
C.超新星爆发 D.星云阶段
[解析] 超新星爆发时核聚变剧烈,产生并抛射重元素.
1.整体尺度
宇宙可观测直径约930亿光年(是长度单位,而非时间单
位)(1光年 米),包含约千亿个类似银河
系的星系.
2.层级结构
(1)地月系:地球 月球,是最小的一层,质量仅占太
阳系的 .
(2)太阳系:太阳八颗行星近500颗卫星 小行星等,
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绝大部分,约 .
(3)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质量约1.5万亿个太阳,
包含数千亿颗恒星.
(4)宇宙:由千亿个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组成.
3.太阳系特点
太阳形成于约50亿年前,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星.八大行星沿同一方向围绕太阳公转,还有很多卫星围
绕在行星或者小天体周围.#3.3.1
典例 3 [ 台州模拟 ] 天文学家已经探测
到数十颗宜居行星,它们都围绕着一颗恒
星转动构成一个天体系统,如图所示.则该
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C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解析] 图示是行星围绕恒星公转,组成的系统类似于太
阳系,故C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