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磁体与磁场(课件)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九年级物理下册(73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1 磁体与磁场(课件)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九年级物理下册(73页PPT)

资源简介

(共73张PPT)
1.了解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掌握磁化现象和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知道某些不显
磁性的物体也能成为磁体.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
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
4.知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知道地磁场的、 极所处的
位置.
1.磁体与磁极
(1) 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
实验 设计 取一些铁屑、图钉、订书钉、大头针、镍币、细
铜丝、铝片、牙签、回形针、木块等物体,让磁
体靠近(靠近而不是接触)这些物体.
实验 现象 铁屑、图钉、订书钉、大头针、镍币、回形针等
物体被吸引,而细铜丝、铝片、牙签、木块等物
体没有被吸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分析 磁体可以吸引铁、镍等制品,但不能吸引铝、
铜、木材等制品.
探究 归纳 磁体能吸引铁、钴、镍以及这几种金属的一些合
金和氧化物.
教材第30页“图16-1 认识磁体”
[长春中考] 能被磁体吸引的物体是( )
A
A.铁钉 B.铜线 C.金币 D.铝箔
教材中给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磁
体,通过探究辨析磁体能够吸引哪些物体.在中考中会以
此图片为背景,让学生分析磁体能够吸引哪些物体.如题
所示,铁钉能够被磁体吸引,故A符合题意,铜线、金币、
铝箔不能被磁体吸引,故B、C、D不符合题意.
(2) 磁体的性质
实验 设计 用细线把一个条形磁体从中 间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 面内自由旋转,观察磁体旋 转的现象. 取一些铁屑均匀铺
在纸上,将条形磁
体放在上面后再拿
起来.
实验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形磁体最后静止时一端指 南,一端指北,使它再慢慢 转动起来,静止时仍一端指 南,一端指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磁体两端吸引的铁
屑最多,中间吸引
的铁屑很少.
现象 分析 磁体静止时指南北方向,说 明磁体 具有指向性. 两端吸引的铁屑最
多,说明条形磁体
两端的磁性最强;
中间吸引的铁屑很
少,几乎没有,说明
中间磁性最弱.
(3)磁性、磁体与磁极
磁性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
作磁性.
磁体 定义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作磁体.
分类 按形状,可分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和针
形磁体.
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磁体(如天然磁铁矿
石)和人造磁体.
按磁性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硬磁体
(或永磁体)和软磁体.
磁极 定义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作磁极.
规定
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1.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另一个叫
北极.条形磁体的磁极位于磁体的两端(如图甲所
示).目前自然界中没有发现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也没
有发现有两个以上磁极的磁体.
2.一个磁体截成两半,每一半都有单独的极和 极,如
图乙所示.两个条形磁体的异名磁极相互接触,变成一个
整体,接触部分变成新磁体的中间位置,如图丙所示.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 设计 将两个条形磁体的磁极相互靠近,如图所示.
实验 现象
现象 分析
实验 结论 两个磁体靠近时,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
相互吸引.
3.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判断依据 判断方法
能够吸引 铁、钴、 镍等物质 的性质 将被测物体靠近没有磁性的铁、钴、镍等物质,若该物体能够吸引这些物质,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判断依据 判断方法
指向性 将被测物体用细线从中间吊起,使其能在水平
面内自由转动,若静止时该物体总是指南北方
向,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判断依据 判断方法
磁极间的 相互作用 规律 将被测物体的一端分别靠近静止小磁针的两
极,若发现有一端发生排斥现象,则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均表现为相互吸引,或根本没有相互作用,则说明该物体没有磁性.
根据“磁极磁性最强”的特点判断钢棒是否具有磁性
操作方法 判断方法
操作方法 判断方法
4.磁化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用被磁体吸引的大头针甲去靠近大
头针乙时,会发现大头针甲能吸引大头针乙.
实验分析 大头针甲原来不显磁性,被磁体
吸引后显磁性,这个过程叫磁化.
归纳总结 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只能是磁性材料)在
磁场中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交流讨论 用磁体接触或靠近铁钉,如图甲所示,靠近磁
体极的铁钉的上部是极,下部是 极;用磁体沿同一方
向反复摩擦钢条,如图乙所示,磁体的 极在钢条的表面
向右摩擦,钢条可以被磁化,且磁化后钢条的右端端
是 极.


5.理解磁化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任何磁体靠近没有磁性的铁或钢制物体时总是相互
吸引,这说明物体被磁化成磁体时,与磁极靠近的一端
与该磁极一定是异名磁极.
(2)不是所有物体都能被磁化.只有铁、钴、镍及其合金
等磁性材料能被磁化,而铜、铝、玻璃等非磁性材料不
能被磁化.
磁化的原理
1.杂乱不显磁性:如图所示,磁性材料里面的每一个原子
都相当于一个磁性很弱的“小磁体”,都有极.一般情况
下,各个小磁体的排列方向杂乱无章,所以整个材料对外
就不显磁性.当“小磁体”同向排列时,物体就具有磁性.
2.同向显磁性:磁化就是用另一个磁体让磁性材料里的
“小磁体”按照同一个方向排列,使磁性材料显磁性的过程.
6.磁性材料
定义 能够被磁化的物质,除铁以外还有钴、镍和许多 合金,它们统称为磁性材料. 分类 硬磁材料(永磁材料) 软磁材料
特点 被磁化后能够长期保持 磁性. 被磁化后不能长期保持
磁性.
应用 可用来制造各种各样的 永磁体,还应用于磁记 录,如录音磁带和录像 磁带等. 可用来制造变压器、电
磁铁和录音头的铁芯、
收音机中的磁性天线等.
7.磁化的利与弊
(1)磁化的应用
磁带、录像带、磁卡等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物体之所以能
存储一定的信息,就是由于其上的磁性物质被有序地磁
化了(不能放入磁性环境中,否则信息会丢失),将它
们放入相应的设备中进行识读时,存储的信息就能反映
出来,这是磁化的应用.
(2)磁化的弊端
磁化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机械手表被磁化后,走时
不准;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被磁化后,色彩失真等.
磁化的逆过程——消磁
当磁化后的材料受到外来能量的影响时,如加热、冲击、
碰撞等,其磁性就会减弱或消失,这个过程就称为消磁.
如果一个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
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
小铁钉纷纷落下.所以磁体的保存要远离高温物体,而
一些不需要磁性的物体可以采用高温消磁.
典例1 为辨别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进
行探究.
(1)图甲实验中,悬挂的钢棒某一次转动后,静止时一
端指南一端指北,由此判断钢棒________(选填“一定”或
“不一定”)具有磁性.
不一定
[解析] 磁体具有指向性,悬挂的钢棒某一次转动后,静止
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符合磁体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
但一次的指向具有偶然性,所以钢棒不一定具有磁性.
(2)根据图乙所示实验现象,______(选填“能”或“不
能”)判断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不能
[解析] 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时磁体也可以吸引磁
性物质,即图乙中的钢棒无论有无磁性都会被小磁针吸
引,所以凭图乙实验不能判断钢棒是否具有磁性.
(3)图丙实验中,水平向右移动钢棒,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有变化,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钢棒一定具有
磁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解析] 磁体上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并不一样,磁体两端
(磁极)的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如果钢棒具有
磁性,则铁块在钢棒的两端受到的吸引力最大,在正中
间时受到的吸引力最小,所以钢棒从左向右移动,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化.
1. 类比法理解磁场的存在
如图所示,人拉着小车向前走,磁体小车在另一个磁体
的吸引下也向前走,人与小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看
得见的细绳发生的,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看不见的
磁场发生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
实验 设计 先在桌子上放一圈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指向,
再把一个条形磁体放到小磁针中间,观察小磁针
的指向.
实验 现象 放入条形磁体前,每个小磁针都是指向南北的,
放入条形磁体后,小磁针不再指向南北,而出现
了如图所示的现象.拿走条形磁体后,小磁针又重
新指向南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小破针的指向不同)
现象 分析
归纳 总结
实验常用小磁针是否受力来检验小磁针所在空间是否存
在磁场,但是空间某点是否存在磁场以及磁场的方向如
何,与小磁针是否存在无关,小磁针仅起显示磁场存在
的作用,不能决定磁场是否存在,撤走小磁针,磁场的
有无情况不变.这也是转换法的一个具体应用.
1.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实验 设计 在桌子上放一个条形磁体,在条形磁体上放一块
玻璃板,将铁屑均匀撒在玻璃板上,轻轻敲击玻
璃板(减小铁屑和玻璃板间的摩擦)后,再在玻
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
实验 现象
现象 分析
现象 分析
探究 归纳
2.用铁屑显示永磁体的磁场分布
如图所示为常见的磁体通过铁屑的分布显示出的不同磁
体磁场的分布情况.
蹄形磁体的
磁场
条形磁体的
磁场
异名磁极间
的磁场
竖立的磁体
周围的磁场
3.用磁感线表示常见磁体周围的磁场
几种常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
条形磁体
(异名磁极的磁感线是一些完整的曲线,为作图方便,
有些仅仅画出了靠近两极的那两部分磁感线)
异名磁极
同名磁极
(同名磁极间的磁
感线呈排斥状)
蹄形磁体
教材第34页“图16-11(c)”
[陕西中考] 如图,请在括号中标出小磁针静
止时右侧磁极的名称,并用箭头在 点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解析] 教材中的习题考查的是根据小磁针
的指向,判断磁体的磁极分布及画磁感线. 在中考中常
会选取条形磁体、 形磁体、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等情
形,在已知小磁针的指向、磁感线的方向或磁体的磁极
这三种情况中的一种,去分析判断另外两种情况.如题图
所示,磁体外部磁感线从极出发,回到极,所以 点
标出磁感线方向向右,磁体左侧为极,能吸引小磁针的
极,则小磁针右侧是 极,如图所示.
4.磁感线的特点
疏密性 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并不相同,磁感线密集处
的磁场较强,而磁感线稀疏处的磁场较弱.
闭合性
方向性
立体性 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是立体的,而不是平
面的.
不相 交性 磁感线是不会相交的,因为磁场中任一点的磁
场方向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如果某一点有两
条磁感线相交,则该点就会有两个磁场方向,
这是不可能的.
磁场中4个方向的一致性
1.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
3.放入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4.放入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
典例2 [扬州模拟] 甲、乙为两条
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根据如图所示的
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和磁感线的分布
可知( )
B
A.甲、乙都是极 B.甲、乙都是 极
C.甲、乙是异名磁极 D.磁场由磁感线组成
[解析] 由图中磁感线的分布(呈排斥状)可知两磁极是
同名磁极,小磁针静止时其上端为 极,根据异名磁极相
互吸引可知,甲、乙两个磁极都是 极;两个磁铁周围的
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
引入了磁感线,所以磁场不是由磁感线组成的.故A、 、
D错误,B正确.
1.概念
内容 说明
地磁场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 巨大的磁体,其周 围空间存在的磁场 称为地磁场. 磁体能指南北是由于地
磁场的作用,我们用于辨
别方向的指南针也利用
了地磁场.
2.磁偏角
(1)地球这个巨大的磁体有两个
磁极,分别称为地磁南极极 和
地磁北极极 ,地磁场在地球外
部的磁感线也是从 极出发,回到
极.
(2)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地磁场
的磁极和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 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地磁 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因此小磁针所指示的南北方向并
不是地理的正南、正北方向,它们之间有一个偏差角度,
我们称之为磁偏角( 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并记录
了磁偏角现象.).
类比法认识地磁场
地球周围的磁场分布和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相似,
分析地球周围的磁场分布、地球周围小磁针的指向时,
可将其和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条形磁体周围的小
磁针指向进行类比.
3.地磁场的作用
(1)地磁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意义.例如,行
军、航海需要利用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来定向;海龟
洄游、信鸽飞翔也是依靠地磁场来定向的.
(2)地磁场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假如没有地磁场,
来自宇宙空间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将直射地球,威胁生命.
另外,在高能粒子的轰击下,地球周围的大气成分也可
能发生改变,使得生命无法生存.所以,地磁场这顶“保护
伞”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典例3 [盐城期中] 据《武经
总要》记载,如图所示,古人先将鱼形铁烧红,令铁鱼
头尾指向南北,然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依靠地磁场获
得磁性,再将其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图中是它
静止时的指向.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鱼形铁能被磁体吸引 B.指南鱼鱼头应标注“ ”
C.指南鱼周围存在磁感线 D.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弱
[解析] 鱼形铁相当于一个小磁针,能被磁体吸引;
根据指南鱼在水中的状态可知指南鱼静止时鱼头指
向北方,故应标注“”; 磁感线是假想出来的物理模
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指南鱼的腹部磁性最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