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三实验三钠的性质实验目标通过实验验证钠的化学性质,学会钠的取用,并通过创新实验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基础知识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色固体比水,比煤油较,为97.8℃2.钠的化学性质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表现还原性。(1)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个钠与水(含酚酞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净密度比水熔点,反应热生成,使钠受力不均衡一反应,产生气体④一生成了藏NaOH)(2)与非金属单质(如O2、C12)的反应(常温:4Na+O2一2NazO(白色固体)02点燃或加热:2Na十O,△NaO,(淡黄色固体)C2:2Na+C,点槛2NaCl3.保存在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实验材料】N、蒸馏水、酚酞溶液、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坩埚、三脚架、试管若干、镊子小刀、滤纸、玻璃片等。普通高中学生实验指导·化学·必修第一册(通用版)实验过程1.钠与水的反应酚酞溶液现象原因水纳浮在水面上冠一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一圈一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钠球在水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一园一高面呈游务日瓶臭一国一钠与水反应别加人酚酞的溶液水呈红色④一反应生成的物质呈碱性实验结论:常温下,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H2:2Na十2HO2NaOH+H2个。2.钠与氧气的反应反应条件室温加热滤纸玻璃片实验步骤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剧烈燃烧,实验现象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2Na+O,△Na,O,反应4Na+O2—2NazO2Na0+0,△2Na,O,(1)钠是质地柔软、硬度小、熔点低、银白色的活泼金属;结论(2)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3)NazO2的稳定性比Na2O强反思总结1.钠着火如何处理?实验三2.结合钠的性质实验,说明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里?3.钠久置于空气中的现象及最终产物。典型例题例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缓慢地加人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图中的()金属钠医煤油煤油豆斗煤油好煤油金属钠水金属钠水ABD【解析】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故钠在水和煤油的交界处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从而可看到气泡,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巩固提升1.(2020·山东济南一中测试)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A.过氧化钠B.钠C.氧化钠D.钾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钠熔化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9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实验一胶体的制备和检验基础知识1.粒子分散分散系被分散成粒子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分散剂里形成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溶液、胶体和浊液3.气溶胶云、雾液溶胶牛奶固溶胶有色玻璃实验过程1.加热至沸腾FeCI2饱和溶液2.无光亮通路一条光亮的通路散射丁达尔效应反思总结1.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因为胶体粒子大小适中,光线照射到胶体的粒子时发生散射,散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以为是胶体在发光,所以看到光亮的通路。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太小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太大,无法发生散射。2.制备Fe(OH):胶体时,是将FC1溶液滴加到沸水中,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搅拌会使胶体聚沉。3.性质丁达尔效应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4.可通过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进行鉴别。当用光束通过NCI溶液和鸡蛋清胶体时,从侧面能够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鸡蛋清胶体。巩固提升1.C2.解析:(1)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2)①若用稀FC1溶液,则水解产生的F(OH):的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发生聚沉。③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加入稀HSO,后,Fe(OH):会发生凝聚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SO,会与Fe(OH):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溶解。答案:(1)丁达尔效应(2)①红褐色液体FCl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 太少②生成红褐色沉淀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③生成红褐色沉淀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①电解质HSO,使Fe(OH),胶体凝聚而产生沉淀②Fe(OH)十3H+Fe+3H,O实验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基础知识1.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3.(1)Naz SO+BaCl2 BaSO+2NaCl (2)2Na+SO;+Ba2++2C1--2Na++2CI-+BaSO(3)SO+Ba2+-BaSO.4.相互交换离子减小实验过程2.生成白色沉淀3.Na2 SO+BaClz =BaSO+2NaCl4.Na2 SO4-2Na++SO、BaCl2Ba2++2C1-Ba2+、C1Na+、SOBa2+、SO月Na+、CI-Ba+、SO结合成BaSO,白色沉淀普通高中学生实验指导·化学·必修第一册(通用版)反思总结1.(1)离子方程式能方便地把实际参与反应的物质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它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而化学方程式则重在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一个化学方程式只可表示一个反应。(2)离子方程式是用离子符号来写方程式,而化学方程式是用物质的化学式来写的。2.(生成难溶物质生成难电离物质满足其中之离子反应即可发生生成挥发性物质3.书写步骤简写:①写②拆③删④查巩固提升1.C2.C解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该沉淀应是AgC1沉淀,所以该化合物的阴离子是C1。故选C项。3.Ba2++SO-BaSO Cu2++20H--Cu(OH)2Ba2++20H-+Cu2++SO-BaSO,+Cu(OH)2实验三钠的性质基础知识1.银白小大小低2.(1)小低放气体剧烈反思总结1.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或湿布灭火,可用细沙盖灭。2.金属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也容易与水反应,水、氧气都不溶于煤油或石蜡油中,钠不与煤油或石蜡油反应且密度比煤油或石蜡油大,所以选择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3.钠表面迅速变暗生成NaO,接着变白并且表面有液珠生成(NazO+HO一2NaOH,NaOH潮解变为液珠),最后变为白色粉末(NaOH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z CO,粉末)。Na、Na,O、NaO2、NaOH久置于空气中最终都会变为Naz CO。巩固提升1.C解析: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说明容器内压强比外界压强大,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与原来相等,故该反应放热,且没有气体生成。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故C正确;过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并生成氧气,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边低,故A错误;钠、钾加入水中反应均放热并生成氢气,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边低,故B、D错误。2.B解析:钠较软,可用刀切割,硬度较小,A说法错误;金属钠在加热条件下,熔化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B说法正确;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不是氧化钠,C说法错误;金属钠的熔点很低,不到100℃,D说法错误。故选B项。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普通高中学生实验指导 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第一册通用版.pdf 普通高中学生实验指导 实验三 钠的性质 化学必修第一册通用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