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高端服务业是指依托创新技术或理念,能够显著提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并催化服务产业变革和引领服务产业发展方向的服务业。它的最基本功能是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具有不同于其他服务业的特性。下表为2020年北京、陕西和江西GDP、第三产业及高端服务业发展状况。据此完成1—3题。
地区 GDP (亿元) 人均GDP (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高端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北京 36102.6 164889 30278.6 83.9 22095.9 61.2
陕西 26181.9 65867 12551.7 47.9 4495.4 17.2
江西 25691.5 56871 12365.1 48.1 4838.6 18.8
1.北京高端服务业增加值持续较高,得益于北京
①人口数量较多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政策大力支持 ④交通运输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陕西和江西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偏低的主要症结是
A.距离东部较远 B.数字经济落后
C.交通网络稀疏 D.劳动人口短缺
3.针对陕西和江西的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偏低问题,两省应采取的共性措施是
A.增加对外开放合作通道 B.加速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C.尽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D.不断增强产业外溢效应
荷兰国土面积约1/4低于海平面,城市化程度高,土地资源紧张。其港口城市鹿特丹市计划在市中心附近的废弃码头建设浮动社区,以应对住房短缺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挑战。项目采用模块化浮动平台,配备生态净化系统,并与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为主的城市绿色交通网络衔接,据此完成4—6题。
4.鹿特丹市选择在该废弃码头建设浮动社区的原因
①利用闲置水域,缓解土地资源紧张 ②完善交通网络,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社区理念先进,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④邻近城市中心,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与传统的填海造陆相比,浮动社区模式的核心优势是
A.施工技术成熟,建设成本低 B.浮动平台,对海洋生态影响小
C.免受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威胁 D.土地稳固,可进行高强度开发
6.鹿特丹浮动社区模式对以下区域借鉴意义最大的是
A.恒河三角洲 B.格陵兰岛沿海低地
C.亚马孙河河口 D.北美洲五大湖沿岸
昆明准静止锋是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一般而言,昆明准静止锋比较温和。但是,一旦对流条件好,准静止锋也能产生暴雨天气。某学者根据实际预报经验,按所处位置不同将准静止锋分为4种类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准静止锋中冷气团势力最强大的是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8.导致Ⅳ型到Ⅰ型准静止锋走向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台风影响增强 B.冷气团势力减弱
C.副高影响增强 D.西侧地形阻挡
某科研小组对山东某地的独特地貌进行考察,发现该地貌以寒武纪海相沉积地层为基础,峰顶部平坦开阔,峰顶四周峭壁如削,之下坡度逐渐平缓;峰顶主要由垂直节理发育的石灰岩构成,其下部由多层页岩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9.组成该地貌的岩石
A.具有层理构造 B.一定含有丰富煤炭
C.具有片理构造 D.存在气孔流纹构造
1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地貌峰顶岩石经变质作用可转化为
A.大理岩 B.砂岩 C.花岗岩 D.板岩
11.该地貌形态形成的关键是
①流水沉积 ②基岩差异性风化 ③坍塌 ④地壳差异性升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植被随海拔变化会有一定的差异,山地雨林是分布在热带山区类似于雨林的景观,植被季节变化小。而季雨林植被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常绿季雨林和落叶季雨林。下图为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岭植被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12—15题。
12.尖峰岭1200米以下范围内,影响植被垂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13.推测图中甲海拔范围的植被类型为
A.稀树草原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4.与落叶季雨林带相比,山地雨林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光照更加充足
C.夏季降水更多 D.冬季湿度更大
15.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山地雨林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坡度 D.岩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人口红利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出生率的降低,我国人口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2020年之后,“人口红利”消减,逐步变为“人口负债”。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占总人口22%。据预测,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4.85亿,占比接近40%(下图)。
(1)预测我国未来人口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人口红利”消减带来的影响。(8分)
(2)面对到来的“人口负债”,简述我们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6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平流雾是当暖湿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是东亚近海最典型、最频发的一类海雾。在我国黄海海域,平流雾春季最为常见,具有持续时间长、浓度大、范围广的特点。逆温层,表现为上层空气暖而轻、下层空气冷而重,其形成的静稳条件,是维持该类海雾的关键。下图示意春季某次黄海平流雾发生时,海上一观测站探测到的大气垂直结构,实线为等温线(单位:℃)。
(1)分析该大气层结构特征对平流雾长时间维持的影响。(4分)
(2)若平流雾发生在春季某日的白天,推测沿岸陆地居民所见平流雾的移动方向,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理由。(7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青藏高原是我国很多大江大河的源头,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的美誉。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被称为最完美的地缝合线。有研究表明,下图中虚线框内近年来分水岭向北迁移速度更快,导致该处流域面积呈缩小的趋势。
(1)指出雅鲁藏布江输水、输沙量较多的季节并分析不同年份该季节输送量差异大的原因。(5分)
(2)判断虚线框内分水岭北移会导致雅鲁藏布江源头发生的现象并说明该现象的发生条件。(7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南部某河谷(29°N,94°E)发现了一种地外生物“密丛卧芹”,其根系能分泌特殊物质固化土壤微粒,形成蜂窝状透气结构。该生物昼伏夜出,叶片白天闭合以减少蒸腾,夜晚展开吸收大气中的带电粒子转化为生物能。观测显示,其分布区月均温稳定在-5℃至1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与当地高山草甸植被呈显著负相关。它的植株致密而坚硬,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每年仅增长约1.5cm。下图为该河谷“密丛卧芹”分布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该河谷能够生长“密丛卧芹”的条件。(8分)
(2)结合大气受热过程,解释“密丛卧芹”叶片周期性开合的原因。(4分)
(3)有学者主张扩大“密丛卧芹”种植以防治高原土地退化,请说明原因。(6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C C B A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D A D 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未来人口变化特点:人口总量增速放缓(或负增长),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口占比大幅上升,且高龄化显著。(4分)
“人口红利”消减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减少,推高用工成本,抑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社会抚养比上升,加重财政负担,削弱经济增长动力。养者服务需求激增,供需矛盾突出;倒逼产业升级,但短期加剧就业结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
(2)完善生育政策(补贴、假期),提升生育率,补充未来劳动力;延迟退休,挖抠老年人力资源;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构建多元养老体系,优化社保基金管理;推动产业升级(智能制造),降低劳动力依赖;发展老年产业,挖掘银发经济机遇。(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17.(1)逆温层稳定,抑制空气对流,使雾不易扩散;逆温层下方湿度大,为雾的形成提供条件。(每点2分,共4分)
(2)向陆地移动。(1分)理由: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动平流雾向陆地移动。(每点2分,共6分)
18.(1)夏季。(1分)原因:雅鲁藏布江的水源主要来自夏季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西南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导致水量变化大,不同年份该季节输水输沙能力差异大。(每点2分,共4分)
(2)河流袭夺。(1分)条件:分水岭两侧河流溯源侵蚀速度、强度差距大;分水岭附近地势起伏小,相对平阔;分水岭两侧河流的源头相距较近。(每点2分,共6分)
19.(1)河谷地势相对低洼,削弱高原寒风侵袭,形成局地较稳定的小气候;贫瘠土壤(有机质<1%)被根系蜂窝结构改良,既保证透气性,又防止水土流失;河谷地形阻隔了草甸植物的扩张,使其独占特殊生态位,其对贫瘠土壤和特殊能量来源的适应性,进一步减少与其他植物的资源竞争;河谷地表径流与地下水补给稳定,避免干旱胁迫;冬季低温期,蜂窝状土填结构减缓冻融循环速度,保护根系免受冻拔破坏,维持群落稳定。(每点2分,答出四点给8分)
(2)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叶片闭合可减少蒸腾耗水,避免叶片光损伤;夜晚地面长波辐射冷却加剧,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带电粒子沉降量增大,夜间叶片展开可吸收带电粒子转化为生物能。(每点2分,共4分)
(3)密丛卧芹根系分泌黏性物质,形成蜂窝状结构,显著增强土壤抗风蚀、水蚀能力,根系的固土作用可抑制冻融侵蚀;蜂窝结构可延缓冻土融化的速度,减少冻融循环引发的土壤裂隙扩张,进一步抑制地面沉降;密丛卧芹可替代高原地区的胞弱植被,重建地表覆盖层,改变高原地区进一步退化的恶性循环,替代退化草甸重建脆弱区生态;具有碳汇功能。(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